情景学习理论与多向参与式教学

2018-01-31 18:18郑永红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摘 要:情境学习理念的推广,使得教学模式开始改变其“传递——应用”的思路,从个体孤立的学习转变为共同体中相互支持的学习。多向参与式教学,注重打造优秀的教学“实践共同体”,注重学生参与式学习方式的培养,建设和完善真情实境的训练环境,不断创新充实教学内容。

关键词:情境认知;实践共同体;参与式教学

在院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我们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随着情景学习理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实践共同体”等情境学习理念的兴起,教学活动有了新的路径选择。教师开始注重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根据社会实践问题设计内容,并实施参与式的实践性教学互动,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 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

情境学习理论,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情境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的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本质,突破了学习的“刺激——反应”“知识获得”“知识建构”等隐喻,提出了新的隐喻:学习是社会参与的过程。其理论有三个概念特别瞩目,即“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实践共同体”。

(一) 情境认知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发生与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有助于学习知识的保留。布朗等人认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与一系列工具相似,它们只能在使用中被完全理解,而且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使用者会接受工具背后的文化,并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 合法的边缘参与

参与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情境学习理论将其称为“合法的边缘参与”。在师徒关系中,“合法的”即学徒资格的确立,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边缘”描述的是一种状态,学徒是工作中的新手,他们不可能完全地参与所有的活动,而只能作为某些活动的参与者。“边缘不单纯指外围的、不重要的,而是在一个领域中多元的、多样性的、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它是一个有潜力向活动领域更深入的方向前行的位置。”

(三) 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最初由莱夫和温勒提出,他们认为实践共同体意味着学习者参与的一个活动系统,学习者因自身的某种需求,产生融入到共同体中的愿望,先以共同体边缘成员的角色獲得一定的参与身份,通过自身有意义的行为逐渐参与到共同体中,逐渐获得共同体文化,由边缘地位发展为中心地位,获得在该社会情境中合法的角色。

二、 国外情景教学理念的实践

近年来,变革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界上下已形成共识。作者曾到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考察国外的教育制度,发现这些国家极为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一) 发达国家变革教育理念已成潮流

传统的院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为纲,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讲授的时间占90%以上,学员只能被动接受。社会学、行动学、心理学等被严重忽视。目前这种导向正在发生着变革。尽管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不同,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极为重视情景教学。

(二)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实践性的课时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许多国家大学教学一般都是一半时间校内课堂讲授,一半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部门的工作实践。法国警察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中实习各50%的时间。日本、意大利等国警察学校,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各占三分之一。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在三年制本科教育中大量采用模拟教学、实验教学手段,有的学位课程还专门设计了职业能力培养的情景。部分课程的实习课(Industrial placement)安排在一学期,每周2天,共20天。工程专业要求更高,在毕业前要修满120小时的实习课才能毕业。

(三) 注重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

国外大学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营造逼真的环境。有些警察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专职的人员,假设情节和角色,有的扮演被害人、证人或犯罪嫌疑人。在查控酒后驾车的教学活动中,按照事先设计,“违章嫌疑者”都将真实饮酒或其他饮料,然后由学生进行现场测试,检测其血液酒精含量,从而做出“违章嫌疑者”是否酒后驾车结论。在训练中,还强调使用一些特殊装备,如催泪瓦斯和辣椒水等。尽管使用这些特殊装备,会增加教学组织的强度,也会增加教学风险系数,但是,一些教师坚持要求学生进行真枪实弹的训练,因为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知道特殊装备的威力和如何进行事后处置。

三、 多向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随着情景学习理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多措并举,探索基于情景学习理论的多向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一) 打造优秀的教学“实践共同体”

多向参与式课堂教学注重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注重聚合社会相关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共同体”,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理解实践共同体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要认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共同体”。个人的知识建构和身份形成都处于一定的实践共同体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应该积极参与和促进实践共同体,形成相互介入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构建共同的事业意识,形成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实践共同体也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实践共同体的概念穿越时空,打破了地域、空间的界限,不局限于校内,也不再局限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实践的共同体”。共同愿景、共同参与和共享资源,将各方实践者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攻关,事业活力无限。

要想实现课堂教育的培训目标,必须具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形成志同道合的“实践共同体”。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官选拔、聘请制度。从第一线实际部门选拔有工作经验、有专业水平的优秀人才,担任警官学院的兼职教官。对于学院的专职教师则要积极地安排其深入基层,认真学习基层的经验,及时分析和研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课堂教学搜集素材。要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特点,加强各专业教师的团队协作,开展跨专业的融合创新。endprint

(二) 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参与程度

情景学习理论的“合法的边缘参与”理念有一大亮点,就是允许学习者先从学习边缘的、琐碎的、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开始,然后逐渐地接触较为核心的事情,直到最终完全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因此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加深参与的实践过程。

多方位地加深学生的参与程度,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敢挑重担的能力,也要考查学生做小事的态度。要引导学生明白,担当大任必须先从做小事做起的道理。做“小事”“琐事”是学生进入实践共同体的一条必经之路。只有先做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杂事,学生才可能获得了“合法的”成员资格。情景学习理论强调的“实践共同体”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学习体,其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结构化的正式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甚至无形的。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日常训练水平及实际工作中的任务要求,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例如由学生自由组合,产生任务小组,自己分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欲望和热情。单项训练科目相对简单,可以由学生参与组织和实施单科模拟训练科目。训练方式主要是不断地重复相似、相同的案情,让学员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训练科目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某一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让学生达到一种“动力定型”的效果,从而掌握基本技能。

在综合性的教学训练活动中,教师也要同学生密切合作,强化红蓝对抗意识,在训练中,双方进行信息对抗、智力对抗、技术对抗和身体素质对抗等。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双方按照案件的发展线索组织对抗,围绕案情特点、情报搜集、现场勘查等进行指挥和运用谋略。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红蓝对抗经常会出现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势态,也可能对抗态势出现僵局。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围绕对抗案情变化的瞬时性、情報信息的复杂性等问题的重、难点,调控双方对抗态势,为红蓝双方提供复杂多变的对抗条件,使红蓝双方通过各自的努力,争取主动,解脱僵局,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建设和完善真情实境的训练环境

情境学习理论所指的情境是真实自然的情境。作为高等院校,功能齐备、信息化程度高的训练场馆,是不可缺少的硬件办学资源。如果没有训练场地,缺少真实感,一些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很难暴露,学生在认知上就缺乏冲击力和震撼力,印象不深。场地、器材形式多样,各有作用。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学院的训练信息技术系统应能及时同实际部门对接,如监控系统,情报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便于学生学习和训练。要科学调配训练保障资源,进一步提高训练的综合保障效益,不断提高的信息化运用水平,逐步建立现代电子训练系统,采用仿真情景、电子模拟、电子对抗等教学训练手段,使教学训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 不断创新,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和标准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模拟场景、案例库等要及时更新充实。既要有经典案例,还要有近期发生的新鲜案例。教学既要反映实际部门工作的成功实践,还要进行前瞻性地探索。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汲取近年科研创新成果。增加教学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Brown,J. S.,Collins,A.,& Duguid,P. Situated Cognition and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

32-42.

[2]陈向明.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看初学者的学习困境[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3- 4.

作者简介:郑永红,湖北省武汉市湖北警官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探究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就业与创业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堂参与式教学干预研究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