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在哈金小说中的运用

2018-01-31 01:09张若冰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哈金写实主义运用

摘 要:哈金是当代美国华人文坛中最受瞩目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美国获得了多个重量级的大奖,关于他作品的成就最突出的莫过于哈金的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创造主要受到了本土和外国的传统文学的影响,哈金的小说展现出来了中国本土和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说,写实手法在哈金小说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哈金的小说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写实主义在哈金小说中的运用。

关键词:哈金;写实主义;小说;运用

作者简介:张若冰,女,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3

引言:

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长篇小说,主要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主要的背景,通过叙述小人物的微观视角,运用客观写作的方式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哈金作为一个有双重背景、身份的作家,正式以写实手法为主格调,才使得他的小说中成功流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种传统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引入了强烈的西方现代思想意识。可以说,写实主义在哈金的小说中尽情的展现,哈金是写实主义成功运用的代表人物。

一、写实主义的发展和命运

1.1写实主义的概念

写实主义是一个居于主流国际社会,而产生的一种关系理论。写实主义不仅仅包括对于人性的判断,还有新的写实主义、防御性的写实主义、进攻性的写实主义和新古典的写实主义等。写实主义的发展存在了很多分支,也引起世界各國学者关于写实主义的诸多批判。写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由于写实主义展现了国际发展的本质,因此,备受所有政治家、哲学家和决策者的青睐。

1.2写实主义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写实主义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冷战开始,国际格局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写实主义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写实主义呈现着一种被动的发展趋势。写实主义在经过不断的重塑和构建中,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和理论体系,展现出来了多种写实主义的理论。但是很多现实主义学者对于这些理论的创新又产生了一定的批判。所以在这个写实主义发展情形来看,写实主义的发展,不单单是写实主义者的讨论,更是整个国际社会所需要关注的。

人性写实主义也称作为古典写实主义,是整个写实主义中最古老,也是最根本发展出来的。可以说,人性写实主义是写实主义的基本成熟的学说。人性写实主义所探究的就是人心中的恶和人生发展中所带来的自身的权利和欲望。从人性的写实主义来看,在整个国际政治驱动的情形下,支撑国家发展的就是权利意识,同时也展现的是当时社会中的人性写实主义。但是人性写实主义,并不只单单指政府更多的是看重与对于权力的控制,还有对于人性的批判。除了人性写实主义之外,还有很多现实主义值得人们的思考,比方说防御写实主义和进攻写实主义。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很多人都认为人性写实主义的层次和理论化,并不尽如人意。不断打破了层次理论的划分标准和分支,所以存在出了新古典写实主义。在整个新古典写实主义过程中,把写实的权利对于国家对外的行为,称作一种不存在的直接性的传输。通过有血有肉的决策者,才能推动整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而且新古典写实主义都认为写实主义的重要局限在于它只是简单的评估了国家权力和国家对外的行为,而并没有考虑到国家能力的制约。

1.3写实主义发展的思考

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上个世纪的一百年中,我们经历了人民的民族解放、国家的独立。从传统封建帝国社会向现在社会和国家不断转变,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是100年的腾飞和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文艺的复兴,国家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独立和解放。写实主义也是对于这种从未有过的伟大现实生活的发展,现实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探讨,写实主体是时代所赋予的艺术和价值的美。而真正的写实主义更崇尚的是真实,独立自由。总之,写实主义发展的现实发展局面也在不断的改变。

二、从哈金《等待》中探究写实主义的体现

对于一个移民作家来说,哈金的写作从移民到居异乡。无论是语言还是意识、语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一个作家来说,他写作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方向,还是有一定标准的。哈金的长篇小说也正是因为如此。哈金的《等待》被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誉为年度美国五本最佳小说。他的书籍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但是对于哈金这部作品却展现出来了不同的评价。有人称它是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的伟大作家,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西方语境下的东方意识的形态呈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等待》是一部写实主义的杰作,它包含了很多令人思考的哲学问题。哈金小说讲述了中国城乡家庭发展的婚姻纠葛,展现的人物的内心挣扎和内心中存在的困境,同时也从内心中的困境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的思考。写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哈金小说中的运用是成功的。

2.1《等待》故事介绍

《等待》整个故事的结构并不是复杂,讲述的是来自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一个中国北方的家庭中的孔林性格善良,但是却懦弱、优柔寡断。上大学时期,父母包办婚姻,让他取一个自己不太情愿的乡下女子,缺乏了自己反叛的勇气,而结了婚。实际上整个婚姻有名无实,在婚姻的纠葛中度过了18年。在这个婚姻的发展中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虽然在这个漫长等待的过程中有亲属或社会中所产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他自己性格的一种促使。到了第18年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离婚和心爱的人再结婚,现实中的无奈和频繁,让他被整个小家庭压的抬不起身来。沉重的家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谓的理想、所谓的动力、所谓的虚空,幻化为泡影。而在此时他才知道,他原先的妻子才是全心全意伺候他,为他奉献的人。

整个荒诞的爱情故事框架和背景之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于爱情的追求,同时也呈现出来的是现实中的矛盾和分裂。endprint

小说阐述了他对于婚姻,对于妻子的期待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他不满意妻子没有文化,裹小脚,不漂亮,是传统典型的农村妇女。另一方面他更渴望知性、温文尔雅、贤淑漂亮的女子。从本质上来说他的思想中禁锢着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他所说得等待,他所寻找的意中人,只是他理想中的想象,而驱动他在寻找。而他所找到的新婚妻子是他幻想的存在,等到他离了婚,等到他成了家,却发现现实就是如此的平庸司空见惯。他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的困境和痛苦不堪,本文所要展现的就是人物内心的精神痛苦和心灵挣扎。

英国小说家曾经讲过,哲学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是对于我们生活起到了诸多启示的。很多时候哲学所构成的人物本质,内在核心,展现出来的正是一写实主义。所谓的等待就是不想失去,失去的却是想要得到的。而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的困境不单单是他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性的困境,是人性的表现,通过写实展现出人性,我们也称为古典写实主义。这正是整个故事所表达的内涵和主旨,也是引发人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关于小说的创造要源于小说的背景,是存在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的时代。小说中孔林的前妻裹小脚,以及部队上的一些道德败坏的干部和个别犯罪分子到最后成为了暴发户企业家。小说用短短的2000多字,将整个长篇叙事穿插进去,迎合了西方语境中的东方主义的展现,同时也批判了中国社会中改革开放和部队中存在的阴暗面。有人曾经批判行性的小说是为了卖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主义。但对于哈金自己来说,政治只是他的一种语境,不能成为文学的主体。哈金写的只是一个背景,当然背景也很有意思,至少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而共性才是人性中的普遍存在。文章的主旨是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于整个小说的价值体现。

2.2平静、超自然的叙事态度

一般来说,写实主义的作家对于实际生活的描写更为客观、具体。从作品中可以自然而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者所处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事物之間存在相应的客观联系,作者是借人物之口,把这些联系说出来。杰出的作家很少刻意的展现出自己的个人技巧和处理方式,尤其是在布局中。哈金的作品更多的是不漏痕迹的,讲述一种方式和一种细节的处理方法。抱着严谨的态度,来展现整个剧作的创作。哈金的《等待》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经典的写实主义大师的创作手法。

《等待》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事的视角,小说的结构非常简单、清晰。小说的开端介绍了漫长的婚姻之旅,最后一年介绍了整个故事的背景。同时也用了一种写实的手法,比方说小说的开放式结局和开端,都是一种写实主义的布局。在哈金的整部小说写作过程中,极富有写实色彩和生活气息,显示的和人物形象非常贴合,形象的展现出来了人物内心的性格。无论是对于性格的塑造,还是心理的描写都展现了客观写实的特征。在整个小说的结尾时,当孔林和他的新婚妻子发生争吵时,坐在小山里思考的场景和心理活动,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思想上的争辩和人物内心的矛盾。这段都写作更具有创新性和张力,也富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哈金可以称作一种写实主义的传人,在哈金的小说中深刻地反映出来了人性的内涵。环境在小说创造中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他不喜欢花哨、卖弄的东西,在他整个小说技巧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的写法。在哈金看来,所谓的魔幻写实主义之类东西,早就被淘汰了。

三、写实主义在哈金小说中的具体运用

3.1双重文化身份的结构和重构推动了写实主义的发展

很多人质疑哈金的写实主义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批判。但同时在哈金眼里,所谓的写实主义不分国籍、文化、身份的。写实主义本身是每一个知识分子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双重背景文化的移民作家来说,用文化、生活上和精神上的不适,让他们迫切的想用一种本源和稳固的身份,来确认它们存在。事实上这种经历,让他唯一无法确定的就是他们自身。在哈金小说创作过程中,可以发现他更多的是为一些不幸的人发言,为他们的受苦受难和忍辱负重,为在底层生活的人们发言。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他们的热情在生活中不断的退去,他们的生活背景下展现出来的是哈金一个外来者对于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中存在的矛盾的阐述。哈金能既不能代表美国,也不能代表中国,哈金夹在这个缝隙中挣扎了很长时间。

3.2写实文化在哈金小说中尽情展现

哈金用大量的篇幅来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现实社会中的现实故事,他有意无意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意向的融入美国的方式。哈金努力的划清自己和美国的界线。在哈金的小说中展现的是一种贴近写实主义文学的灵魂。他的小说更短短的几个字,却为我们展现了现实中的无奈和现实生活艰辛。我们可以说哈金的作品推动了现实生活的发展。比方说哈金的《等待》在现实伦理价值探索上就继承了西方的现代文学精神,同时又展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丰富的现代叙事。显然赋予作品了不同寻常的魅力。哈金的作品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对写实文学的新贡献,但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用更广阔的批判视野来看待整个写实主义的文学。哈金的写作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他的文化更具有感性的一面,也有西方文化的汇总。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产生的摩擦,让他的写作更具元素性质。哈金遭遇了俄国写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他从俄国的伟大作家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光辉,一种悲天悯人,同情疾苦的圣洁情感。在他的内心中也在不断地寻找着这种情感,他在这种夹缝中培育出来了,新的写实中的文化。

3.3写实主义迎来充分的创作空间

哈金的创作经历可以说是新一代作家人的启示,同时也更加的扩宽了写实主义的发展。从区域上来看,无论是从中国本土、俄国还是到整个世界范围,哈金的眼界并没有受到背景的限制,而是放眼于整个社会之外,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单独的写实文化,更多的是整个国内外的写实主义文化,吸取了各种文学的素养。哈金小说之所以可以打动人,就是说明哈金的小说在解决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皆露出来的是人类生命中存在的矛盾心态。更重要的是哈金用中国的经验,来升华了人们对于普遍经验高度的理解,传达了普世永恒的哲学主题。在这背后包含的是一个作家的包容之心,在哈金面临着语言生危机和身份危机的同时,也正是展现出来了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写实主义。

四、结束语

有人称哈金的写作是古典路线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称为人性的写实主义也叫做古典写实主义。哈金的小说,充分地的展现出来了人性,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它不仅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是也融合了俄国等多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从客观上来说,他的写作上存在的差异,并不局限于时代,同时它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存。写实主义在哈金的小说中得到成功的运用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哈金的创作超越了华裔华人狭隘的生活圈子,他是用最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在书写着普通人的生活和平凡的生活,展现出来的是普通的人的人性,这一点值得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熊芳芳. 哈金小说中西方影响研究[D]. 暨南大学,2016.

[2]江少川. 一个贴近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哈金《等待》与《南京安魂曲》再探析[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6,(01):105-111.

[3]沈楠. 古典路线的回归——谈小说《等待》的现实主义品格[J]. 考试周刊,2010,(22):2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金写实主义运用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信封里的头发
伪夏日
The BoaT rocKed BuT The earTh didn’T MoVe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杨飞云与古典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