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01-31 14:42王克伟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策略

摘 要: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只有全面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终真正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实现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中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之一,能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几种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结合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谈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电视、书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合理选择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实物等现有资源,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分类、有机组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并充分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来直接获得丰富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快乐情境中,能主动有效地全面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设计任务,体现学生主体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基于此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落到實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可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用独立思考的方式。使用这些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效果,力求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思考与理解。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也就是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效的学习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 适当设疑,有效巩固教学效果

恰当设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是有效教学方式之一,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恰当设疑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提问可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益。为了使设疑提问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事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进行预设,给学生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问题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分析思考、总结探究完成这些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把解答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答。不能解答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一起解决,教师决不轻易“出手相助”,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巧妙引导,让更多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解决问题,使其积极活泼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抓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在知识的关节点或容易出错的地方精心设疑。并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要坚持科学有序的原则,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理解,发展学生思维。问题的角度和形式要新颖,注重对学生知识创新和迁移的能力进行培养。课堂提问非常必要,但不宜过多、过繁。问题要提得有深度、有质量、有启发性,更要提得适时,提到“点子”上。

四、 激发欲望,充分运用直观教具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抽象的知识要点形象化,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用具的合理使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我课前准备好了一台旧电脑,在课堂上,打开主机箱,让学生逐一观察电脑基本硬件,如硬盘、CPU等,这种做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 加强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的同时,还应如实的发挥好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积极结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积极的引导生生、师生课堂互动交流,指导学生进行即时的操作训练,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提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分小组相互交流、学习、讨论,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中去,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使课堂教学实现有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过程。本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原则,便一定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教学的最佳方法与教学模式,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并定会终身受益。我相信,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只要重视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断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大担探究、学以致用,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牛晓英.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同行[D].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

[2]姚武东.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动机激发[D].信息技术教育,2008(1).

[3]韩前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思考与研究[D].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

作者简介:王克伟,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