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探讨

2018-01-31 11:30戴景传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探究性思考初中数学

戴景传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施针对性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应该避免单纯的记忆和模仿,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掌握核心知识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入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可以在交流、探究、思考和实践中获取技能和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102-02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探究性教学,属于当前的新思路和模式,核心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核心内容,在应用、归纳、思考、猜想、观察、计算和实际操作中掌握必要的定理、法则、性质和数量关系,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概念分析

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诱导和引发下,需要根据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把周边的生活实际和世界当作参照对象,进而为学生提供讨论、探究、质疑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围绕关键数学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和学习,让学生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的模式参与到释疑数学活动中,使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积累来解决实践数学问题。

探究性教学的实质,其实属于模拟性较强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探究活动的核心是学,必须创设和谐民主的探究气氛,避免让学生受到过大压力,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必要信息,进而利用设想和检验的方式寻找答案。使学生具备真正进行探究的流程和机会,而不是让教師一步一步指引着来发现答案和结论。

第二,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权衡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度,这样可以在保障探究效果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并且在关键节点和结论分析中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提示。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探究问题交给学生

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主要依赖学生的自主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设计完善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大胆思考,进而在独立探究和尝试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这样的环节,加入如下问题:第一,如果地平线是一条直线,太阳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圆和直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第二,你可以分析和探究圆和直线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吗?最少有几个公共点?最多可以产生多少个公共点呢?第三,圆和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成几个类型?使用了什么具体的分类标准?第四,如何使用语言来描述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引入这样的问题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且在探究中体会到解题的乐趣,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学起于思,思考起于疑问。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可以产生创新的动机。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并且发现有效的解题思路,快速地解决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问题、练习题、例题和常见问题,进而实施改造。可以把比较常规的题目改为非常规类型,可以把结论和条件完整的例题转变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而后实施说理证明的题目。也可以转变为得出多个结论使用多种解法的题目。此外,还可以首先给出针对性结论,而后通过探究来推广结论和条件,进而转化为发展性问题。

例如,在圆O的直径上,取两个点P和Q,直径是AB,分别以AQ和AP当作直径,在AB的另外一侧画圆,请求证:圆O和阴影部分面积的比是AB∶PQ,学生在证明这个问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

第一,PQ这两个点在什么位置的时候,可以让阴影部分的实际面积等于圆O面积的一半。第二,请判断,以AB为直径的圆的周长和阴影部分的周长相等吗?如果两个周长是相等的,请进行证明,如果不相等,需要说出相关的理由。学生在经过探究之后,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教师需要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思路,给出针对性答案,同时实施学法指导和概括指导。

(三)结合实际状况,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有在遵循正确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完善当前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思想并且构建新知识。教师可以融入科学探究和引导问题。

例如,教师需要避免过多干扰学生的探索。在分析多边形内角和规律的过程中,如果直接抛出大量问题: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内角和是多少?这样的引导缺乏形象,并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难以明确主要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过度引导则会抹杀学生的思维。

因此,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让教师替代学生的探索,学生需要自主发现问题,而后得出必要结论,这是数学思想形成的必然过程。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思考路线,巧妙融入引导,设计符合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

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例如,在讲解矩形性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矩形的性质,引入几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如:第一,矩形属于轴对称图形。第二,矩形有着对角线相等的特点。第三,矩形的四个角都属于直角。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明白矩形其实就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了明确结论内容,可以利用表格模式进行科学整理和总结。

(四)实施合理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核心内容,开展双边活动,引入相关公理、定理和公式,引导学生利用探究的方式明确各个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流程。首先,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可以播放台风袭击的图片和视频,进而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台风袭击中,房子前面的大树距离地面六米处出现断裂,这个数目的顶部落在距离大树底部的八米处,请问这个大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探究进行转化,进而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其次,证明相关结论,得出数学定理。提出问题:现在有四个全等三角形纸片,可以通过拼接正方形来证明结论吗?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使用简练语言来描述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在实际探究中,尽可能地提炼核心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验证、思考和调查,进而实施探究。针对学生的成果,需要进行灵活多样的检测。可以采取上黑板做题和提问的方式,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熟悉程度,进而安排后续的探究任务和教学内容。课堂小练习属于巩固知识内容的必要环节,学生需要进行互改、互评,再回答和分析代表性问题。

三、结论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流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并且善于动脑筋,这样才能完善探究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反思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针对性反思,可以多角度和多层次分析和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发现规律。学生可能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思考模式存在疑问,教师则需要在方法、技能和知识方面给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探究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秀英.探究性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17).

[2]陈红香.一则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及其反思[J].中学教研,2005,(8).

[3]高向斌.中学数学探究课选材的四个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04,(3).

[4]聂必凯.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探究性思考初中数学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