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基质和育苗模式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作用

2018-02-01 15:04郁琳洁
时代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椰糠红掌河沙

郑 萍,郁琳洁

(1.安徽农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 阜阳 236000;2.安徽阜阳金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 阜阳 236000)

红掌原产地为南美洲热带雨林,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花期长、花色艳丽、色彩丰富、形象独特高贵等特点,是优质的切花材料,也可作为盆花放置,可有效吸收人体排出的废气,也可对装修残留的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吸收,保持空气湿润,避免人体鼻粘膜干燥。红掌在全球的销售额上列居第二,仅次于热带兰花,花卉市场对红掌有越来越大的需求量,不过目前国内的红掌种苗大多均通过进口来解决需求,故价格十分昂贵。为有效解决市场紧缺红掌种苗的问题,经过多方调查市场,引进良种进行试种栽培,在组织培养方法下培育出了种苗。在红掌组培苗的健化期间,栽培基质和施肥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目前在红掌组培苗的栽培基质上,岩棉、甘蔗渣、蛭石、泥炭、陶粒、锯末等均是常用基质,不过该类基质虽有较高的栽种效果,但由于取材不便、价格高昂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大局限性。文章通过对栽种基质、育苗模式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分析,旨在探索优质廉价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选择粉冠军组培苗,该组培苗为本单位通过幼嫩叶片和叶柄诱导再生培育而出,生长性状基本一致。试验基质选择河沙、插花泥沫、椰丝、椰糠、泥炭。供试容器包括:46cm×27cm的育苗盘,5cm×5cm的白色透明育苗杯,3cm×3.6cm的120孔穴盘,6cm×6cm的48孔穴盘,3.3cm×3.3cm的72孔穴盘。

1.2 方法

试验于2016年4月开始,于2017年10月结束,在水帘温室之中,组培苗经过常温进行20天的炼苗之后进行拆袋,首先对残留于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采用清水洗干净,根据幼苗株高、生长势和叶片的数量对其实施分级处理,然后进行10min的消毒,消毒采用0.1%浓度的百菌清或多菌灵,接着根据不同分级在准备好的基质之上栽种性状基本一致的幼苗,栽种之时注意勿将幼苗损坏,栽种完成后浇足够的定根水,并按照已制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管理。供试的基质主要有单一基质与混合基质之分,混合基质主要有两种基质或三种基质混合。基质的颗粒必须要有均匀的大小,便于基质混合,同时在使用基质前均予以高温蒸汽灭菌1h以上。育苗基质配方主要包括:①泥炭土;于泥炭+椰糠+河沙(2:2:1);③椰糠+河沙(2:1);④河沙;⑤插花泥沫;⑥椰丝;⑦椰糠。择取经炼苗处理过的红掌组培苗,组培苗生长基本一致,每种基质栽种72穴位的穴盘6盘,共3024株。栽种并浇组定根水之后进行编号标记,将之同意放在温室栽培床上,保持一致的环境条件,并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管理,包括病虫害、肥水的管理。每1个月对幼苗的株高、成活情况、叶片大小等进行观察记录,持续进行5个月的观察,根据分析结果选出最佳的栽培基质。在栽种模式的选择上,选用不同栽种容器,在每一种容器的每一个穴位之中,分别栽种1株和2株两种试验,栽种时使用经试验选出的最佳栽培基质进行,同样保证一致的环境条件,统一实施病虫害、肥水管理。每1个月记录幼苗成活率、株高及叶片大小等指标,持续进行5个月的观察,选出最佳的栽种模式。

1.3 数据收集

在随机法下进行抽样,每个处理下均抽取30株进行观察测量,在开始每1个月对苗高、叶片大小进行记录一次,苗高主要为盆面根茎到幼苗顶端的高度,叶片的大小选择成熟新叶进行测量。

2 结果

2.1 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质下生长情况

(1)首先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质下成活率各不相同。在基质试验中,栽种1个月后椰糠基质和椰丝基质均有较多死苗出现,在3个月后开始逐渐稳定,不过具有较低的成活率,栽种5个月后分别为76%和69%的成活率。插花泥沫基质在栽种半个月后幼苗基部有水渍状腐烂情况出现,并在3天内全部倒伏及烂苗,无培苗成活。河沙基质则容易出现干燥情况,在相同的条件下容易出现缺水情况,栽种2个月后成活率开始逐渐稳定,在进行5个月的观察后成活率在91%左右。椰糠+河沙的混合基质与河沙基质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水性,成活率在栽种前2个月也较高。椰糠+泥炭+河沙(2:2:1)基质与泥炭土基质成活率在前3个月均不稳定,在4个月时组间开始稳定,该两种基质较其他基质成活率更高,达到94%左右,说明红掌组培苗生长中泥炭十分有利。

(2)其次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质下苗株高也各不相同。基质试验中,第1个月组培苗株高均无明显差异,幼苗在2个月后开始快速生长,除了椰糠+河沙基质与泥炭土比较有明显差异之外,其他均无明显差异,其中椰糠+泥炭+河沙基质生长最好,达4.42cm。在3个月后以椰糠+泥炭+河沙基质和泥炭土基质效果最好,苗株高达5.3cm以上。在4个月、5个月后椰糠+泥炭+河沙基质和泥炭土基质苗株高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其他基质则显著低于该两种基质。根据成本、基质取材的便利程度上看,椰糠+泥炭+河沙基质更为适合。

(3)最后红掌组在不同栽培基质下苗叶面积也个不相同。基质试验中,除了插花泥沫外其他基质幼苗叶面积比较无明显差异,在5个月后仅椰丝基质与泥炭土之间存在差异,其他基质与泥炭土无明显差异,椰糠+泥炭+河沙基质是所有基质中叶片生长最好的组合。

2.2 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生长情况

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成活率各不同。基质试验中,48孔穴盘无论是在单株栽培或双株栽培下均有最好的成活率,其中以单株栽培效果最好,单株较双株模式的成活率高9个百分点,说明48孔穴盘单株栽培是栽培红掌育苗的最佳方式。

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株高及叶片面积也各不相同。基质试验中,单株或双株栽种方式下72孔穴盘、48孔穴盘及白色透明育苗杯与育苗盘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120孔穴盘则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单株或双株种植的效果均不理想。白色透明育苗杯是单株栽种最好的容器,而双株栽种最好的容器为72孔穴盘,72孔穴盘与120孔穴盘株高相差0.64cm。可见育苗盘中每个穴位中栽种单株或双株均可影响红掌组培苗生长。栽培容器、方式不同对红掌组培苗的叶片生长的影响与株高类似。120孔穴盘无论是单株还是双株栽培方式,在2个月后叶片出现相互遮荫情况,幼苗也有黄叶出现;48孔穴盘、120孔穴盘、白色透明育苗杯和育苗盘仅在双株栽培上有少量遮荫情况;72孔穴盘则在单株方式上有少量相互遮荫,双株方式上相互遮荫。综合红掌栽培成活率、生长影响、容器成本等各种因素考虑,72孔穴盘单株栽种方式是最好的模式。

3 结语

红掌组培苗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生长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红掌栽培基质采用单纯椰糠或椰丝基质成活率较低,同时也不利于幼苗的株高及叶片生长,在各个基质中效果最差。椰糠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但由于颗粒质地小,性状随之紧实,幼苗根部透气不佳,同时加之该基质具有较高的含盐分和pH值,不利于幼苗生长。而椰丝质地较硬,在使用椰丝包裹幼苗栽种时容易对其造成损坏,容易感染病菌,进而出现死苗情况,虽然椰丝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故不利于幼苗生长。插花泥沫由酚醛塑料发泡制成,是一种有毒物质,虽有保湿作用,但对于红掌组幼苗生长也存在毒害作用,故不能用作栽培基质。

在本次试验中河沙具有优秀的幼苗成活率及植株生长情况,且成本低、容易取材,不过河沙容易缺水、质量重,需要注意水分管理,同时幼苗容易变为裸根苗,不利于长途运输。椰糠+河沙基质虽使幼苗成活率提高,但未改善其生长质量。泥炭土是红掌组培苗生长中最有利的基质,不过泥炭土成本高,取材不便,而椰糠+泥炭+河沙则同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栽培效果,且价格低廉,易取材。

在栽培方式上无论是任何栽培容器,单株栽培的成活率均要比双株栽培的成活率高,虽然双株栽培使幼苗密度增加,对基质保湿有利,不过也使株间竞争力及群体效应增强,同时密度大也导致株间通风不良,容易引起病害和病害传染情况,需要实施精细管理。不同容器大小对株高及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容器越小对幼苗株高、叶面积的影响越大。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不仅与基质肥力密切相关,同时容器小会限制幼苗根部生长,栽培密度增加、栽培时间延长,影响也会随之增大。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规模化生产、幼苗成活率、幼苗生长质量、育苗容器和基质成本、取材难易等因素,椰糠+泥炭+河沙基质是最好栽培基质,72孔穴盘单株栽培方式是最好模式。

[1] 高雷,赵卫国,莫东发,等.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出瓶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7):164-166.

[2] 王安石,潘英文,林明光,等.不同栽培基质和育苗模式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2,(5):48-50.

[3] 张建华,邓扑.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28(6).

[4] 王桂兰,李艳梅,林小静,等.红掌组培苗移栽与养护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6,(2):32-34.

[5] 陈春满,郑贵朝,张善信,等.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8,(2):28-30.

[6] 王安石,潘英文,李正民,等.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27).

猜你喜欢
椰糠红掌河沙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商品岩棉条和椰糠条对黄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美丽的红掌
沙子危机
河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浸泡时长对椰糠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冬季怎样贮藏苗木
红掌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探究
驴拉奔驰
红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