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淡化的原因及对策

2018-02-01 15:45詹焰平
体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淡化理论课体育

詹焰平

摘 要:在现实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体育与健康的理论课传授,甚至不知道怎样进行很好地传授。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正在逐渐被淡化。作者就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淡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理论课;淡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12-0012-03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在现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华师大2011版本七、八、九年级教材,理论课占20%左右;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版本七、八、九年级教材,理论课占25%左右。这些理论课内容涉及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学方面的教育以及各体育项目的理论介绍。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指引学生更好地科学锻炼身体,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因此,体育教师要很好地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在现实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体育与健康的理论课传授,甚至不知道怎样很好地传授。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正在逐渐被淡化。作者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社会调查,就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淡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淡化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偏差

包括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其他课任教师及学生对体育课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他们普遍认为体育课就是在室外运动。下雨天,室外不能运动,体育课也就顺理成章不上了。有时下雨天,体育课就被其他任课教师用作考试、评讲试卷甚至上文化课。其实不然,按照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按照上课地点又可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室外课基本指实践课,室内课又有室内活动课和理论课。例如,在室内做游戏或者在座位上做徒手操之類的,就属于室内活动课;还有组织学生观看各类体育比赛、组织学生下中国象棋、下围棋、下军旗、打桥牌等也属于室内活动课。在教室里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知识、卫生知识、社会适应知识、具体运动技术的理论知识等,这就是体育理论课。由于存在诸多的认识偏差,再加上学校课程教学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下雨天体育课基本不上,或者上其他文化课和自习。

2.缺乏专职体育教研员,理论课教学的教研被忽视

作者所在的黄山市,辖区包括三区四县。市教科院没有专职体育教研员,我县同样也没有体育专职教研员,整个黄山市只有休宁县教研室有专职的体育教研员,休宁县的体育教学和竞赛工作是全市最好的。省教科院下发的体育方面教研文件,往往不能及时转发,有些工作只能安排在市直学校点人参加。不能举行全市的选拔评比工作。然而,体育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教研就更少了,甚至被领导从体育教学教研活动中抹杀掉。作者参加的一些体育教学观摩展示大赛,在全部的展示课中,没有一节体育理论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理论课教学教研存在被严重忽视的情况。

3.体育教师自身理论课教学水平缺失

现在高等院校对体育师范生专门进行实践课模拟教学,对体育师范生实践课上课能力进行培养,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但对体育理论课的模拟教学及考核比较随意。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十个课题也只有一个理论课课题,抽到的概率很小,这样,就会造成在编的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欠缺。体育教师不知道怎样上体育理论课,也不知道在理论课中如何进行育人。

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淡化的对策

1.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学校要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体育与健康课要开足,初中一周三节课。要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配齐各类体育设施,增添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军棋、桥牌、智力游戏等室内活动课器材,确保下雨天,体育室内活动课的正常开展。教导处要督查体育教师一学期要上3~5节体育理论课,确保教材中的理论课按质按量完成。学校要提倡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避免下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

2.配齐体育专职教研员,确保各项体育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各级教育部门要经常开展优质课、基本功大赛、说课、论文案列评选、微课评选等,也要确保体育理论课教研占有一席之地,确保理论课和实践课地位平等,甚至专门开展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大赛,让体育教师也能成为教室讲台的主人,成为校园讲台文化的亮点。要鼓励和打造一线教师成为体育专家,要鼓励体育教师做课题研究,要鼓励成立体育名师工作室,使体育教师真正做到“能文善武”。

3.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1)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教师翻开《体育与健康》课本会发现,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内容很短,就一页纸。如何在一节课上好一个课题,成为教师的一大难点。作者以2013华师大八年级教材第九章第四框题《调控情绪》为例,谈谈如何对教学内容做教学拓展。打开《调控情绪》所在章节,发现就一段不到一百字的引语,接着就三点。一是撰写心情日记,二是运动宣泄,三是转移注意力。一味按照课本上课的话,慢的估计25分钟可以上完,快的10分钟左右就能结束。因此,作者对课题内容进行了拓展。首先,看看不同版本教材是否有相同章节的内容,把不同版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作者发现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九年级教材,健康教育篇的第五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第二节为学会调控情绪。它对什么是情绪进行了介绍,并且分为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表现,随后介绍情绪的自我调整概念,并且提出两点常用方法。因此,笔者把两种版本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融合。其次,上网搜索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融合。经过网络搜索和不同版本融合,作者上课内容确定为:一是情绪的概念。二是中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三是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四是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以下是课的重点部分,有四点:①体能消耗(运动)宣泄法;②运动快乐转移法(转移注意力);③肌肉放松消除法;④撰写心情日记。在课程结束前,还对本课进行了拓展,本次课是从体育与健康方面介绍四种方法,由同学们进行讨论,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教师进行适度引导完成本次课。这样的教学内容就很丰满,学生也容易接受,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也就越大。endprint

(2)不同学科内容的交叉引用

不同的学科之间往往会有内容交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可以交叉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学科的融合。例如,笔者上《调控情绪》一课,就联系到七年级的道德与法制第二册相关内容。通过教师的提问——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有哪几种?教师给予一定提示,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介绍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程,也能帮助学生复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

(3)“育人”功能的灵活运用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育人(德育)教育。例如,作者在2015-2016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所授《运动、运动供能、体重》理论课。在介绍六大营养素之一“水”的时候,向学生展示了鄱阳湖干枯时船在湖底草皮的照片、汶川地震求援官兵给被房子压在下面群众递水的照片、丹江口水库照片。通过图片向学生传递“水的珍贵”的信息。同时又回顾了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又在进行“如何控制你的体重”知识的时候,展示了非洲儿童排队领取食物的照片,并且利用非洲儿童图片与“女学生过度节食来减肥”的视频进行对比,说明过度节食的消瘦和非洲兒童的消瘦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向学生进行“珍惜食物”“不浪费食物”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更加有内涵,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身体健康。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4)注重理论课的导课和课堂小结环节,并增设特色环节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和实践课不同,导课有着相当的艺术,好的导课能使上课内容呈现自然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作者在进行《营养、运动供能、体重》教授时,利用“儿童挑食,不良饮食行为改善计划启动”的视频导入新课,由同学们说出自己喜欢与不喜欢吃的食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度引导——偏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并且联系自己最近体检尿酸偏高,必须控制一些食物的摄取,进一步导入新课。在教授《调控情绪》时,利用“美国教练情绪失控赛场发飙”的视频导入情绪,并且利用“钉钉子的故事”“司机情绪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学生情绪失控欲轻生,老师安抚挽回一命”等材料进一步导入新课。这样的课就会自然,而且学生也很感兴趣。课堂小结可以利用PPT展示,也可以利用问题进行小结,做到形式多样。确保上课环节的完整。作者在上《调控情绪》一课,设置了六个环节:一情景导入;二新授课;三课题拓展;四课堂小结;五课外作业;六青春寄语。这样也能使我们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做到有特色、有艺术、有效果。

(5)注重多媒体设备的深度运用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问题出在体育教师身上。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功夫,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集图片、文本、声音、色彩、视频于一体,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深情融汇。呈现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具体,富有吸引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趣味和高效率。使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不再枯燥,不再乏味。

总之,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被淡化。各级教研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重视,通过各项活动向一线体育教师传达一个信息——体育教师不仅要上好实践课,也要上好理论课。体育教师要不断磨练,提高上好体育理论课的技巧,不断展示自己,做文武双全、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兰自力.电化教学法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学研究,199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凤英.学生自主授课法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淡化理论课体育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我们的“体育梦”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新基金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稳定 衔接 淡化 创新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