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底线思维是从政路上安步前行的不二选择

2018-02-01 10:46侯磊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从政底线做人

侯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领导方法时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对从政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至关重要,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把底线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以全局视野前瞻风险、守住底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在从政路上安步前行。

(1)

所谓底线,原指比赛场地或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到社会活动,即为不能逾越的最低界线,以及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要求或最起码保证。底线实质上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本原则、起码要求、最低限度,是事情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导致难以承受的后果。真正的底线,意味着“绝不触碰”,意味着不可更改,意味着没有“也许”与“或者”。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

所谓底线思维,就是以底线为基本导向,调控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质是要求人们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能接受这种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我们的心理定位。底线思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结合。底线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巧,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否善于把底线思维运用于实践中,既是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内在要求,又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尺。

(3)

坚持底线思维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领导干部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方方面面,每一项工作都是有底线的,都不能出半点儿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我们经常讲,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人在阵地在”,这就是底线。底线没了,干再多的事情也要归零,甚至是负数。因此,部署和推动任何工作,都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进行,都要想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有多大,坚持防患于未然,预先估计事情可能的发展趋势,预先判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防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为攻坚克难、争取最好结果做好充分准备。

(4)

坚持底线思维是领导干部在从政路上确保政治安全的不二选择。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诱惑,特别是对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诱惑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包括钱物之惑、名利之惑、美色之惑、享乐之惑等。每一种诱惑都是事业之途上的一道关口、一场考验。诸多失足落马的“老虎”“苍蝇”的惨痛教训说明,领导干部一旦缺乏底线思维,突破了底线,在廉洁从政方面做了不该做的事,就会在政治安全上出问题。而一旦政治安全出了问题,甚至被法纪追究,政治上将会一落千丈,无论过去自己功劳多大,都将被一笔勾销,“尊严”二字从此将远离自己。人生在世,有时候需要算账,但应注意算大账,不要被蝇头小利的小账遮住了双眼而误入歧途。要从政治账、自由账、精神账、给亲友的损失账等方面算清楚,一旦自己政治安全出了问题,给自己及亲人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樣才能加深对坚守底线思维重要性的认识。

(5)

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他还强调,领导干部老老实实做人,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恪守本分不逾矩。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忠诚老实、堂堂正正,公道正派、谦虚谨慎,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领导干部应该恪守的做人底线。

(6)

要守住为官的底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崇清尚廉是一以贯之的传统政治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现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无视规矩、不讲廉耻,毫无戒惧之心,最终堕入了严重违纪违法的深渊。廉贪一念问,荣辱两重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坚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切实养成在群众监督下工作、在纪律约束下履职、在法治轨道上用权的习惯,做到时时清白、事事清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切实坚守的底线。

(7)

要守住欲望的底线。欲望人皆有之,区别在于“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欲望是一切问题与罪恶的根源,欲望是无止境的,人都有“得一望十”的心理,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的不良欲望设置上限,不做欲望的奴隶。世界上所有的丑态陋行,都是过度的不良欲望惹的祸。特别是贪欲、官欲、色欲,这些比冲出笼子的老虎更可怕。贪婪是最猛烈的火,它可以毁灭一切。贪官前“腐”后继的教训告诫我们,管住自己的欲望,是确保政治安全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不断“修剪”自己见利妄为的欲望,保持内心和谐,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抵挡住“糖衣炮弹”“香风毒雾”的袭击,做到自律防线永不垮。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牢牢守住欲望的底线,才能摆脱“心魔”的纠缠,生活才会幸福,工作才会快乐,事业才会成功。

(8)

坚守底线要慎微。慎微,就是注重小节、不贪小利,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古人十分强调慎微对德行修养的意义。“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都说明了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对小节和小利不太在意,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在言行上有点儿小毛病、小问题,占点儿小便宜、谋点儿小利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小节、小利问题上的不检点,一旦成为习惯,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必须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的腐蚀作用,避免由不拘小节、贪图小利演化成失节、失道。endprint

(9)

坚持底线要慎始。慎始,就是为官伊始就要谨慎用权、管住自己,第一次面对诱惑时就能保持警醒,做到心不动、手不伸。慎始对于守住底线非常重要。“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人失去底线,往往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第一次,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对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习以为常,逐渐发展到违法乱纪,最终“悔不当初”。当然,在慎始之外,还须做到敬终。古人云: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到了新的地方、新的岗位,刚开始时对待权力往往能做到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不越雷池半步。但随着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对人事关系的熟悉,特别是在一片鲜花和赞美声中,谨慎之心就逐渐放下了,用权就开始随意起来,甚至走上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道路。这说明,在坚持原则的问题上如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底线是守不住的。

(10)

坚持底线要慎独。慎独,就是在单独工作与生活、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失共产党员的本色。一般来说,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由于存在组织、同事和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大都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太容易出格、失态,而在“八小时”之外,处于私人空间、言行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放纵自己,突破为官做人的底线。由此可见,要守住底线,就要把严格自律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能够坚持原则、谨言慎行,在业余时间与独处时也决不苟且、放纵自我,真正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養》中指出的那样:“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嗔独,不做任何坏事。”

(11)

坚守底线要防麻痹。“翻船”常在“平流”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逆境时,往往谨慎小心,因而也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出问题。人不论是身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都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做到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真正守住心灵、道德和法纪的底线。

(12)

不仅要坚守底线,还要奋力追求高线。底线思维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被动思维,而是奋发向上的积极防御性思维,通过主动的底线界定和风险把控,争取实现最好的结果。守底线不是守摊子、看地盘,而是立足底线、追求高线;不是遇到问题绕道走,而是强调工作有预案,遇到险情有准备;不是降低标准、放弃进取,而是对危机和风险因素进行管控,进而补短板、过险滩。毛泽东同志曾对积极防御作过精辟阐述,“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事实上,底线和高线是一对辩证关系,构成一个工作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底线只是最低要求,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向高线进军,使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攀上新的高峰。

(责编/傅建芬)endprint

猜你喜欢
从政底线做人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从政敬业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成功箴言
轻易不从政
图趣
俄从政年龄降至18岁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