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在子女择偶偏好上的一致性比较及亲子关系的影响*

2018-02-02 00:37钱啸云李晓煦
心理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女婿儿媳亲子

王 燕 钱啸云 田 芊 高 隽 李晓煦

(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200433) (2上海科技馆,上海 200127)

1 引言

青年择偶不仅受到个人主观择偶偏好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父母意愿的左右(Apostolou,2008; Buunk,Park,& Duncan,2010; 郝玉章,2011)。父母会形成自己对未来女婿、未来儿媳的偏好,并在和子女的互动中表达出来,影响子女的择偶过程和结果。

1.1 父母对未来儿媳(女婿)的偏好

子女择偶对择偶双方及其家庭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从进化的角度,男女双方对后代的孕育可以使双方家庭的基因得以传递。其次,因为婚姻缔结能够带给双方家庭资源、地位利益等。因此父母会对未来女婿或儿媳的各种特质进行权衡,形成对未来儿媳(女婿)的偏好。父母对孩子未来配偶的偏好与其自身的择偶偏好并不相同(Apostolou,2017)。为了更为清晰简明地描述问题与结果,避免文字上的繁冗,文中所提到的父母偏好,即为父母对子女未来配偶的偏好。

已有文献(Apostolou,2015; Buunk,Park,& Dubbs,2008)指出,父母虽然也会考虑未来女婿、儿媳在外貌和基因上的优势,但他们更看重子女未来配偶的家庭背景优势以及宗教信仰上的一致性。此外,在对未来儿媳和女婿的态度上,父母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父母对未来儿媳在外貌吸引力和家务能力的要求更高,对未来女婿在提供经济保障上的能力要求更高(Apostolou,2017)。最后,父母之间的偏好也会有差异。母亲更关注孩子的未来伴侣是否拥有好性格,能否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关心、支持和提供保护,而父亲更关注对方是否具有能保障自身获益的特质,如提供资源、财富等(Apostolou,2007,2017)。

1.2 父母与子女的择偶分歧

父母和子女在择偶偏好上也存在分歧(Apostolou,2008; Buunk et al.,2008; Schlomer,Del-Giudice,&Ellis,2011; Trivers,1972),主要集中在外貌吸引力、家庭背景、可靠性等方面。Apostolou (2008)的一项实验中,让被试既扮演择偶主体、又扮演父母进行选择,结果发现,当作为择偶主体挑选伴侣时,被试会更多考虑外貌上的优势,而当作为父母为子女挑选伴侣时,会更多地考虑好的家庭背景、相同的宗教信仰等。Buunk等人(Buunk et al.,2008; Buunk& Solano,2010)的想象实验研究也有类似发现。

Trivers (1972)的亲本投资理论指出,父母和子女之所以在择偶偏好上产生分歧,是因为子女未来配偶的不同特质给父母和子女所带来的代价和获益是不对称的。个体主要在两方面从未来伴侣身上获益:第一,基因优势,比如健康的身体,动人的外貌,智力优势以及富有创造力等,这些具有高质量基因的伴侣能让个体生育出更健康、更成功以及更有吸引力的后代; 第二,资源上的投入,比如提供食物、金钱以及其他各种资源,这种资源既是对后代投资能力的保证,也可以惠及家庭其他成员。当然,为了让整个家庭获益,还需要未来伴侣具备好性格、慷慨、容易合作以及喜爱孩子等特质。在提高繁衍适应性方面,好资源通常在繁衍后产生作用(例如在后代身上的资源投入),好基因主要在繁衍时产生作用(Lu,Zhu,& Chang,2015)。为了确保孙辈出生之后仍得到较好的资源支持从而提高自己基因成功传递的可能性,父母认为妥协外貌等基因优势换取资源优势是最优选择,而子女的选择恰好相反(Apostolou,2015)。

1.3 亲子关系与亲子间的择偶分歧

进化心理学认为(Schlomer et al.,2011),亲子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母亲孕期,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生理资源争夺; 断奶期的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与决心; 儿童时期父母、子女以及可能的兄弟姐妹之间在精力投入和关注上的冲突; 还有就是子女适婚阶段,父母与子女在择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冲突(Apostolou,2017)。因此,父母和子女在择偶偏好上的冲突只是亲子之间的冲突之一,是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和相互妥协。但是,父母和子女在择偶偏好上的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父母和子女对各种偏好在相对优先顺序上权衡的分歧(Trivers,1972)。

亲子间择偶分歧的产生可能源自多种因素,如双方所处位置和角色不同,各自考虑的获益重点不同,以及双方不同的人生经验与阅历、经历不同的时代背景等等。但是,这些可能与亲子择偶分歧相关的因素,都将父母和子女当作相对独立的个体割裂开来,事实上,亲子之间择偶分歧的主体涉及父亲、母亲和孩子,除了考虑每个主体自身原因与择偶分歧的关系外,也应该考虑到这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同亲子间择偶分歧之间的关系。

在择偶分歧的相关文献中,目前尚未发现从家庭关系角度来探讨分歧产生的可能原因。作为家庭内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连接着父母和孩子,会对个体的终身发展产生难以磨灭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Bowlby,1969),因此,在子女配偶的选择上,亲子关系也应该扮演着一定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90后的适婚人群多数成长于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父母在择偶中的作用更是难以忽略(郝玉章,2011),核心小家庭中更为紧密的亲子互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更值得探讨。

1.4 问题提出

首先,该领域的国外文献非常有限,并且大部分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如仅靠想象(如 Apostolou,2008; Buunk et al.,2010),针对真实的父母和子女进行的调查非常有限。而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对该问题的研究。其次,由于文化的差异,国内外父母针对子女的择偶偏好很可能有所不同,不能完全依靠国外的研究来推断和解释中国家庭的表现。最后,以往研究并没有关注亲子关系在亲子择偶分歧中所扮演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对中国文化下真实家庭中的父母及子女择偶偏好进行探讨。主要聚焦以下三个问题:

父母对未来女婿和未来儿媳的主要特质偏好和差异,并进一步了解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偏好差异;在子女择偶中的亲子择偶偏向差异,分别了解父亲、母亲与孩子在择偶偏好上的分歧表现; 对亲子关系与亲子间的择偶分歧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理解双方的分歧提供可能的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课程上招募被试(18周岁以上且未婚),在征得其父母同意后自愿报名参与研究。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手机端微信或者电脑端网页单独对每个家庭发送问卷链接。每个家庭都有编号。在问卷发送过程和问卷指导语中都明确告知被试及父母须单独完成(为了保证问卷收集质量,通过技术限制同一手机或电脑只能提交一份问卷)。三人完成的问卷需由主试审核通过后(审核填写时长、信息完整度以及IP地址等),发放微信红包作为报酬。

共回收有效问卷1142份,其中父亲356份(男生父亲111份,女生父亲245份); 母亲362份(男生母亲113份,女生母亲249份); 男生188份; 女生234份。其中包括 339户完整家庭数据(男生家庭105户,女生家庭234户)。具体信息见表1。

2.2 研究工具

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采用 Apostolou (2015)的择偶偏好量表,由 88个项目构成。采用Likert 4点计分,0表示不重要,3表示非常重要,1、2介于中间。为了避免顺序效应,所有项目均为随机呈现。

第三部分是亲子关系主观评定题,父母与孩子填写的题目不相同。孩子需要对“您同爸爸的关系”、“您同妈妈的关系”两道题目进行 7点评分。父母则需要对“您同孩子的关系”进行7点评分。

3 研究1: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的偏好

3.1 研究对象

对712份父母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父亲353份,平均年龄48.23岁(SD= 5.41),母亲359份,平均年龄46.55岁(SD= 3.96)。

3.2 研究结果

3.2.1 父母主要特质偏好的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 88个特质词进行归类,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剔除因子负荷小于0.5以及在2个及2个以上因子上负荷相近的特质词语35个,对剩下的53个词汇提取7个因子(特征值 > 1)。结果显示,KMO值为0.97,Bartlett 球形检验χ2(1378) = 19760.58,p< 0.001),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56.51%,因子1贡献 32.95%,因子 2贡献 10.06%,因子 3贡献3.65%,因子 4贡献 2.82%,因子 5贡献 2.67%,因子6贡献2.35%,因子7贡献2.03%。

第一个因子由 27个项目构成,如“宽宏大量,大度”、“心胸开阔”、“待人真诚”、“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和善”等,这些项目都倾向于描述良好的个人品质特征,归纳为“好品质”,所有项目的载荷值分布在 0.56至 0.75之间,平均载荷值为 0.65。第二个因子由6个项目构成,“身材好“、“身材瘦(苗条)”、“长相帅气(漂亮)”、“眼睛好看”、“外貌有魅力”和“身材高大(高挑)”,都是描述外貌方面的优势基因,归纳为“好基因”,所有项目的载荷值分布于0.54和0.77之间,平均载荷值为0.69。第三个因子由6个项目构成,“喜欢逗乐”、“是个开心果”、“爱笑的”、“有幽默感”、“性情浪漫”和“活泼”,都是描述令人愉悦的性格特征,归纳为“好性格”,所有项目因子载荷值分布于0.58和0.72之间,平均载荷值为0.66。第四个因子由5个词汇构成,“有钱”、“能,赚钱”、“家境富裕”、“社会地位高”和“家庭背景好”,所有项目载荷值分布于0.59和0.80之间,平均载荷值为0.67。第六个因子由3个项目构成,分别为“愿意要孩子”、“喜欢孩子”和“是个好父亲(母亲)”,归纳为“好父母”,项目载荷值分布于0.52和0.72之间,平均载荷值为 0.60。第七个因子由两个项目构成,“厨艺好”和“会做家务”,归纳为“好配偶”,载荷值分别为0.53和0.58,平均载荷值为0.60。

表1 被试人口统计学特征

3.2.2 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之间的偏好差异——儿媳vs女婿,哪个标准更高?

对男孩家庭和女孩家庭的父母在7个因子上的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父母更重视未来女婿是否拥有“好品质”、“好资源”以及相同的国籍、政治观点。在因子 2“好基因”上,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仅在项目“身材高大(高挑)”上,对未来女婿的要求更高,t(710) = −4.61,p< 0.001。在因子 3“好性格”上,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的评分差异边缘显著,其中在项目“喜欢逗乐” (t= −2.18,df= 710,p< 0.05)、“有幽默感”(t= −3.71,df= 710,p< 0.001)上,对未来女婿要求更高。

3.2.3 父亲和母亲之间对子女未来伴侣偏好的差异——公公婆婆vs岳父岳母,谁更挑剔?

对家庭内部父亲、母亲的评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 3。男生父母对于未来儿媳偏好的一致程度比较高,差异主要集中在对未来儿媳好基因的偏好上,父亲比母亲更在意未来儿媳的外貌优势。女生母亲比父亲更在意未来女婿是否具有好品质、好性格和好资源,虽然在其他因子上父母的均值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母亲的要求多数更挑剔。

4 研究2:亲子间在择偶偏好上的一致与分歧

4.1 研究对象

339户家庭,1017人次。其中男生家庭105户,女生家庭234户。父亲平均年龄48.96岁(SD= 5.39),母亲的平均年龄 47.23岁(SD= 3.89),儿子平均年龄22.13岁(SD= 3.06),女儿平均年龄19.96岁(SD=2.40)。

4.2 研究结果

4.2.1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较

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 4。母亲总体上比女儿更在意对方的“好资源”、“好父亲”特质以及在信仰上的相似性,女儿比母亲更在意对方的“好基因”和“好性格”。母亲比儿子更在意未来儿媳的“好品质”、“好资源”、“好母亲”、“好配偶”特质,以及是否拥有相同的宗教、国籍和政治观点,儿子比母亲更在意对方的“好性格”特质。

4.2.2 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较

表2 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特质偏好的t检验

表3 父亲和母亲的评分差异比较

如表 5,父亲比女儿更重视未来女婿是否有相似的宗教、国籍和政治背景,是否能成为“好父亲”。女儿比父亲更重视未来配偶的“好基因”和“好性格”特质。父亲比儿子更加重视未来儿媳是否具有“好品质”,“好资源”,相似的国籍宗教信仰背景以及能否成为一个“好母亲”、“好配偶”。儿子比父亲更为在意未来配偶的“好性格”。

5 研究3:亲子关系和亲子择偶分歧的关系

5.1 研究对象

173户家庭(519人次),父亲的平均年龄为48.63岁(SD= 5.63),母亲的平均年龄为46.81岁(SD=4.35),孩子的平均年龄为20.95岁(SD= 3.43)。

5.2 研究结果

为了更为清晰地呈现亲子关系同亲子择偶分歧间的关系,研究3将采用两种途径分析数据。首先采用分组方法,通过对亲子关系亲密程度不同的家庭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相关分析从另一个侧面进行论证。

5.2.1 亲子关系和亲子择偶分歧关系的分组分析

取 4个项目(“您同爸爸的关系”、“您同妈妈的关系”以及父亲和母亲对“您同孩子的关系”)的得分总和为亲子关系分数,取得分在前 27%的 70个家庭作为“高亲子关系”家庭,得分在后 27%的 59个家庭作为“低亲子关系”家庭。然后,分别计算两类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在7个主因子上的平均得分,以父亲和孩子的得分、母亲和孩子的得分、父亲和母亲的得分计算皮尔逊积差相关,用相关系数作为父母与子女的择偶偏好一致性程度,结果见表 6。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亲子择偶一致性在某些特质上反而数值更低,如父亲同孩子在“好品质”上的分歧、母亲同孩子在“好基因”上的分歧以及亲子在“好资源”上的分歧。

为了进一步比较上述相关系数的差异显著水平,采用Fisher Z单侧检验,结果见表7。亲子关系不同的家庭,父亲和孩子在“好品质”上差异显著。母亲与孩子在“好资源”上的一致性差异显著。亲子关系不同的家庭,父亲与母亲的一致性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人们通常预期,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择偶偏好的一致性程度越高。但本研究结果却出乎意料,由此我们进一步假设,此趋势可能源自在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未来配偶的选择更为苛刻。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亲子关系不同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择偶标准偏好的均值差异。

5.2.2 父母对子女择偶标准偏好的分组比较

表4 母亲与女儿、儿子评分差异比较

表5 父亲与女儿、儿子评分差异比较

对不同亲子关系家庭的父母在7个因子上评分的均值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8。不同亲子关系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群体中,高亲子关系组的评分普遍高于低亲子关系组的评分,而母亲的评分只在“好品质”和“好父母”上表现出此趋势。不过,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为何母亲和孩子在“好资源”上的分歧更大,目前还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5.2.3 亲子关系同亲子择偶分歧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我们用同一家庭内部的父亲、母亲对子女的择偶偏好评分分别减去孩子的评分,得到的差值即亲子择偶分歧变量,然后再分别计算此变量同孩子评价的亲子关系(我同爸爸(妈妈)的关系……)以及父母评价的亲子关系(我同孩子的关系……)间的相关系数,如表9。

父子(女)择偶分歧同父子(女)关系在“好品质”、“好父母”上呈现出显著相关,在“好性格”上也呈现出类似趋势,此结果表明,父亲同孩子的关系越好,父亲对子女择偶在上述维度的偏好评分高出孩子评分的值越高。此外,有趣的是,上述显著相关只出现在父亲评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对其同父亲关系的评价分数则与父子(女)择偶分歧间不存在明显相关。

表6 父母与子女在7个主要特质上的一致性程度得分

表7 不同亲子关系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在主要特质上一致性程度的差异

表8 不同亲子关系家庭父母偏好差异的分组比较

表9 亲子关系同亲子择偶分歧间的一致性分析(n=173)

类似于父亲,在“好品质”上,母亲对亲子关系的评价同亲子择偶分歧间的相关显著,表明母亲所感知的母子(女)关系越好,母亲对子女择偶在好品质上的要求相较于孩子也越苛刻。但是,孩子对亲子关系评价同亲子择偶分歧间的关系却呈现出负向相关,在“好父母”上,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好配偶”上,母亲所感知到的亲子关系同母子(女)择偶分歧间呈现明显负相关,母亲感知同孩子关系越好,孩子对未来伴侣在“好配偶”上的要求相较于母亲越高,进一步分析显示此趋势主要存在于母子群体。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好资源”的评价上也有类似趋势并且母子、母女群体的相关趋势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表8中亲子关系同母子(女)择偶分歧间的相关的显著差异提供了解释途径。

6 讨论

6.1 父母对未来儿媳和未来女婿的偏好

首先,同已有文献一致,在孩子择偶中父母的主要关注领域也集中在好品质(Buss et al.,1990)、基因优势(Chen & Chang,2015; Jones & Hill,1993)、资源优势(Marlowe,2003)、信仰的一致性(Apostolou,2015)以及对家庭的投入(Buss & Shackelford,2008)等,他们与择偶主体——孩子关注的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

其次,在对未来女婿和未来儿媳的特质偏好上,父母明显对未来女婿的要求更为苛刻。此现象可以从 Triver (1972)的亲代投资理论得到解释,由于女性在养育后代中的过多投入,她们在择偶中会更加挑剔。作为女性的父母,也会对未来女婿的标准更高,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女儿以及后代的生存质量。当然,此结果也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近 30年来居高不下的性别比,男性人口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石雅茗,刘爽,2015)。

最后,在对未来儿媳的要求上,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分歧较小,而对于未来女婿,母亲的要求更为苛刻。整体而言,在大部分特质上,母亲都更为挑剔,这与已有文献(Apostolou,2015)具有一致性。一种可能的进化观点认为,在对子女的血缘确定性上,母亲可以确信孩子是自己的后代,而父亲则存在疑虑。因此,母亲会比父亲更关心子女及其后代的福利,更为重视子女未来配偶在“为人稳重”、“关爱他人”、“情绪稳定”等特质上的表现。

6.2 父母与子女的择偶分歧

在子女未来配偶的“好品质”和“好资源”上,父母的重要性评分总体高于子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uunk et al.,2010)。类似于已有文献(Apostolou,2015; Schlomer et al.,2011),子女更为重视对方优秀的基因特质(主要是外貌特征)和让人快乐的性格特征,父母则更为重视双方在宗教政治国籍的相似性以及对方能否成为好父母、好配偶。

亲子间的择偶分歧主要源于子女未来伴侣所具备的特质给父母和子女带来的不对称获益,主要涉及两方面:基因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子女未来伴侣具有的资源优势,包括好的家庭背景以及相同的宗教信仰等,能够提升父母的社会地位(Ertem & Kocturk,2008),也会确保他们在好的家庭氛围下担负起祖辈(即父母自身)照顾孙辈的责任(Dubbs,Buunk,& Taniguchi,2013)。另一方面,进化的“此消彼长” (trade-off)观点认为,同养育孩子相比,拥有基因优势的个体更为享受寻觅配偶的过程(Gangestad & Simpson,2000)。或者说好资源和好基因的优势会体现在繁衍任务的不同阶段(Lu et al.,2015),当子女选择有好基因的伴侣并生下后代后,将更多地依靠父母来养育后代,因为他们的好基因伴侣不会对后代有过多投入(Chang,Lu,& Zhu,2017)。但是,当子女选择拥有足够资源和对后代关心投入的伴侣时,父母所需要进行的后代投资会减少很多,父母会更倾向于这样的子女配偶。这些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父母为何在照顾家庭、拥有资源等特质上的重要性评分比子女更高。

6.3 亲子关系与亲子择偶分歧

分组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亲子关系越好,父母与子女在某些方面(如好品质、好性格、好资源、好基因)的择偶分歧反而更为突出。对此结果的解释是,亲子关系越好,父母对子女未来伴侣的要求更高。进一步分析显示,亲子关系越好,父亲越倾向于希望子女的未来配偶能够具备更好的品质和资源等优势,从而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从而导致与子女的一致性程度降低。母亲的分组数据分析在“好品质”和“好父母”要求上也呈现出此趋势。

之后采用全部数据从两个角度(父母感知和孩子感知的亲子关系)进行的相关分析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上述推断。首先,从父母自身角度看,父亲认为自己同孩子的关系越好,父亲对孩子未来配偶在“好品质”、“好父母”上的要求相较于孩子越高,在“同信仰”上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此外,母亲认为自己同孩子的关系越好,在“好品质”偏好上相较于孩子要求越为苛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好配偶”偏好上,母亲感受同儿子的关系越好,母亲在“好配偶”偏好上的要求相较于儿子反而更低。此结果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一方面此结果支持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和荣格的原型说在择偶中的表现,同母亲的关系越好,儿子在择偶时越倾向于重视未来配偶如母亲般的“好配偶”特质; 另一方面很有可能同中国社会独生子现象有关。在独生子或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中,母亲所感受到的母子之间的感情纽带越为紧密,母亲对成年后儿子的失控感越强,尤其担心儿子成家之后儿媳的加入会让自己失去原有的核心位置,而解决此焦虑的一个途径便是降低对未来儿媳在“厨艺”和“操持家务能力”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儿子对自己的依赖,维护自己同儿子间原有的感情纽带。两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母子在“好配偶”要求上的分歧增大。

对全部数据的相关分析显示,母亲感受的亲子关系越亲密,母亲对孩子未来配偶在“好资源”上的要求相较于孩子反而更低,由此在一定程度导致了亲子择偶分歧的增大。或者说,亲子关系越差,相较于子女,母亲对子女择偶中对方的“好资源”越为重视。为何会出现此结果呢?首先,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感情更为融洽(在本研究中,母亲所知觉到的“自己同孩子的关系”和“自己同配偶间关系”的相关系数为 0.53,父亲则为 0.77),母亲通常更为重视配偶间的感情,因此母亲很有可能对子女择偶中的资源要求相对宽松,也较少向子女传递自己对未来儿媳(或女婿)在资源方面的要求,因此双方的一致性更低。而亲子关系差的家庭,通常夫妻关系也较差,母亲在对夫妻感情失望之余很有可能对孩子传递更多自己对于未来儿媳(或女婿)在资源上的期望,由此导致双方的一致性较高。

但是,从孩子角度出发则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论。孩子自评亲子关系同亲子择偶偏好分歧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相关。由此可见,在对孩子未来配偶的偏好上,父母自身对亲子关系的感知更为重要,那些自认为同孩子关系亲密的父母,尤其是父亲,更倾向对未来女婿或儿媳的要求相较于孩子更为苛刻。

当然,换个角度,另一种对亲子关系和亲子间择偶分歧之间关系的可能解释与亲子关系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关(Bridgman,1933; Ha & Tam,2013)。在精神分析观点中,Erikson (1968)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当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时,孩子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感,从而发展出更加独立自信的自主性人格。而负面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既依赖又敌对的心理。Ha和Tam (2013)的研究也证实,亲子关系与对待事物开放性相关,亲子关系越不好,个体会更趋于保守。以此推论,在择偶问题上,亲子关系更好的家庭,孩子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开放地进行选择,并非要跟父母的选择趋于一致; 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中,孩子难以做出自主选择,会趋向于依赖父母的态度,表达出与他们一致的看法。

总之,不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的解释,最终都支持同样的结论,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亲子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分歧反而更为突出。

7 结论

相比于未来儿媳,父母对未来女婿在各个特质偏好上的要求更高。同父亲相比,母亲对未来女婿更为挑剔,尤其在“好品质”、“好性格”和“好资源”方面要求更高。父亲对未来儿媳在外貌基因上相较于母亲要求更高。子女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外貌基因优势和让人快乐的性格特征,父母更关注“好资源”、“好品质”和宗教政治国籍背景相似。

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亲子之间在某些特质偏好上的一致性程度反而更低。此趋势部分源于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未来配偶的要求更为严苛。最后,母子关系越好,儿子对未来配偶在厨艺和操持家务能力方面的要求相较于母亲反而更高。

Apostolou,M. (2007). Elements of parental choice: The evolution of parental preferences in relation to in-law selection.Evolutionary Psychology,5(1),70−83.

Apostolou,M. (2008).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mating:The case of beauty.Evolutionary Psychology,6(2),303−315.

Apostolou,M. (2015).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mating:Domains of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Evolutionary Psychology,13(3),1−12.

Apostolou,M. (2017). The nature of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mating: From differences in genetic relatedness to disagreement over mate choice.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3(1),62−71.

Bowlby,J. (1969).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New York: Basic Books.

Bridgman,R. P. (1933).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Childhood Education,9(7),364−368.

Buss,D. M.,Abbott,M.,Angleitner,A.,Asherian,A.,Biaggio,A.,Blanco-Villasenor,A.,&Yang,K. S. (1990). International preferences in selecting mates: A study of 37 cultur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1(1),5− 47.

Buss,D. M.,& Shackelford,T. K. (2008). Attractive women want it all: Good genes,economic investment,parenting proclivities,and emotional commitment.Evolutionary Psychology,6(1),134−146.

Buunk,A. P.,Park,J. H.,& Dubbs,S. L. (2008).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in mate preference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2(1),47−62.

Buunk,A. P.,Park,J. H.,& Duncan,L. A. (2010). Cultural variation in parental influence on mate choice.Cross-Cultu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44(1),23−40.

Buunk,A. P.,& Solano,A. C. (2010). Conflicting preferences of parents and offspring over criteria for a mate: A study in argentina.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4(4),391−399.

Chang,L.,Lu,H. J.,& Zhu,X. Q. (2017). Good genes,good providers,and good fathers and mothers: The withholding of parental investment by married couples.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11(2),199−211.

Chen,B. B.,& Chang,L. (2015). Creativity and aggression as ornament and armament: Intersexual and intrasexual selection on men's mating behaviors.Evolutionary Psychology,13(1),266−282.

Dubbs,S. L.,Buunk,A. P.,& Taniguchi,H. (2013).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in Japan and parental influence across six cultures.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55(3),241–253.

Erikson,E. H. (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Ertem,M.,& Kocturk,T. (2008). Opinions on early-age marriage and marriage customs among kurdish-speaking women in southeast Turkey.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34(3),147−152.

Gangestad,S. W.,& Simpson,J. A. (2000). Trade-offs,the allocation of reproductive effort,and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human mating.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23(4),624−636.

Ha,T. S.,& Tam,C. L. (2013). Relationships of birth order,parent-child relationship,personality,and academic performance.Pertanik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21(1),17−52.

Hao,Y. Z. (2011).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only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marriage.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33(5),15−20.

[郝玉章. (2011). 独生子女结婚成家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和影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5),15−20.]

Jones,D.,& Hill,K. (1993). Criteria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five populations.Human Nature,4(3),271−296.

Lu,H. J.,Zhu,X. Q.,& Chang,L. (2015). Good genes,good providers,and good fath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olved in how women select a mate.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9(4),215−288.

Marlowe,F. W. (2003). A critical period for provisioning by hadza men: Implications for pair bonding.Evolution &Human Behavior,24(3),217−229.

Schlomer,G. L.,Del-Giudice,M.,& Ellis,B. J. (2011).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theory: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nflict within human families.Psychological Review,118(3),496−521.

Shi,Y. M.,& Liu S. (2015).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Changes and implications.Population Research,39(4),35−48.

[石雅茗,刘爽. (2015).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新变化及其思考.人口研究,39(4),35−48].

Trivers,R. L. (1972).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In B. Campbell (Ed.),Sexual selection and the descent of man: 1871−1971(pp. 136−179). Chicago: Aldine.

猜你喜欢
女婿儿媳亲子
“东床”的由来
你可回来了
儿子儿媳秀恩爱
“儿子儿媳秀恩爱”等十二则
婆婆应该明白
藏族女婿杨昌林 一辈子的援藏坚守
只有三两重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