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带半干旱区主粮化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2018-02-02 06:08邓成贵席旭东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青薯陇薯疮痂

邓成贵,梁 平,席旭东,王 亮

(甘肃省定西市种子管理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市以渭河为界,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包括安定、通渭、陇西3县(区)和渭源北部,降水较少,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占全市总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7.8%。2016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以来,定西市每年由市财政拿出500万元资金支持马铃薯主食化开发,并争取到国家主食化试点项目资金850万元,开展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的试验、示范和主食化加工研究,筛选确定了品种陇薯7号、陇薯10号、冀张薯12号等为第一批符合主食化的品种[1]。根据《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规划》,品种青薯9号等是适宜加工馒头的专用品种。但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灌溉水资源的匮乏,马铃薯病虫害逐年加重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的产量和品质,马铃薯黑痣病在甘肃省发生越来越 重[2],定西市发生面积3万hm2左右,严重威胁定西市马铃薯的生产[3]。马铃薯疮痂病在中国大多数马铃薯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4],因干旱气候条件利于疮痂病的发生[5],甘肃省疮痂病发生严重[6],定西市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生面积4万hm2左右。马铃薯晚疫病则早已成为制约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陇薯10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陇薯3号的原原种,均由定西诚宏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提供。单粒重10 g以上,播种时已露芽。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甘肃省渭源县大安乡大涝子村梯田地,海拔2 175 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10mm,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年均气温6.5℃。土壤为黄绵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参试品种为1个处理,共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3.5 m2(4.5 m×3.0 m),小区四周留出1 m作为保护行。试验采用露地起垄栽培,2016年4月13日播种,行距0.41cm,株距0.43cm,保苗57 000株/hm2。整个生育期不使用任何杀虫剂、杀菌剂。10月18日收获。各小区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同,其他管理同当地大田。

1.4 调查方法

5月中旬调查出苗情况、成活株数,并计算出苗率。8月16日调查长势,即每小区随机抽取15株,测量株高。10月18日收获,按小区计产。每小区随机取100个薯块,调查黑痣病、疮痂病、晚疫病发病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不同,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冀张薯12号,只有98 d;其次是陇薯10号、陇薯3号、陇薯7号,分别为109、110、118 d;生育期最长的是青薯9号,为160 d。

2.2 农艺性状

从表1可知,冀张薯12号出苗最早,其次是陇薯系列,青薯9号最迟,出苗最早和最迟的2个品种相差12 d。5个品种出苗均表现整齐,平均出苗率为98.09%。陇薯10号出苗率最高,为98.73%;其次为青薯9号,出苗率为98.62%;出苗率最低的是陇薯3号,为97.38%。

各参试品种间株高差异极显著,青薯9号长势最好,株高最高,达77.9cm;其次是陇薯10号,为60.40cm;其它品种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薯7号、冀张薯12号、陇薯3号,分别为50.5、44.9、41.8cm。根据田间观察,马铃薯收获时5个品种均完成了生育期,但青薯9号部分叶片还仍呈绿色。

2.3 抗病性

从表1可知,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率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5.57%;陇薯3号次之,为44.33%;青薯9号未发病。除冀张薯12号与陇薯3号差异不显著外,品种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5个马铃薯品种中对黑痣病抗性最好的是青薯9号,其他品种抗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薯10号、陇薯7号、陇薯3号、冀张薯12号。马铃薯疮痂病仅陇薯7号和冀张薯12号发病,其他品种均未发病。其中陇薯7号发病率为11.03%,冀张薯12号发病率为3.03%,2个品种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晚疫病只有陇薯3号发病,发病率为2.10%。与其余品种差异极显著。

2.4 产量

从表1可知,折合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为25 333.5 kg/hm2;其次是陇薯3号,为15 607.5 kg/hm2;冀张薯12号、陇薯10号分别排第3位、第4位,分别为11 852.0、10 170.5 kg/hm2;陇薯7号最低,为10 022.3 kg/hm2。方差分析表明,青薯9号与陇薯3号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极显著;冀张薯12号与陇薯7号、陇薯10号差异显著。

表1 参试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2016年6月底到8月初,定西市没有形成有效降水,是近年来最干旱的年份。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长势最好,高抗黑痣病、疮痂病、晚疫病,说明青薯9号抗旱抗病,适合在干旱山区大面积推广。陇薯3号产量居第2位,黑痣病发病率44.33%,晚疫病发病率2.10%,适口性好,但薯型不整齐,建议在干旱区慎重推广。冀张薯12号产量居第3位,抗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发病率分别为45.57%、3.03%,适口性好,薯型整齐,建议在干旱区适度推广。陇薯10号、陇薯7号产量分别居第4、5位,二者均抗晚疫病,黑痣病发病率分别为20.20%、29.93%,薯型整齐,适口性好,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1]甘肃农业信息网.定西市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成果喜人[DB/OL].(2016-6-16)[2016-6-14].http://www.gsny.gov.cn/apps/site/site/issue/jblb/gsnq/2016/06/14/1465 897788561.html.

[2]马永强,李继平,惠娜娜,等.2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20-122.

[3]邓成贵,刘小娟.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效[J]. 甘肃农业科技,2016(10):37-39.

[4]崔 占,石延霞,傅俊范,等.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J]. 中国蔬菜,2009(19):21-22.

[5]赵伟全,杨文香,刘大群,等.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研究初报[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6):74-77.

[6]康 蓉,王生荣.甘肃马铃薯疮痂病病原初步鉴定[J]. 植物保护,2013,39(3):78-82.

猜你喜欢
青薯陇薯疮痂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种植密度对青薯九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与防控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核桃新品种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