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2018-02-03 07:33常海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语文

常海军

摘要: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的兴趣,提高班级学生的参与率,既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要讲求课堂实效。而要达成这一目标与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是一个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笔者谈了四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10

一、提问要简洁明了,语言精练,抓住重点

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是有自身特点的,而对重点内容的解析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与升华。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和把握文章的重点,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紧贴教学实际需要,做到简洁明了,语言精练,同时要抓住重点,突出核心内容。不宜太大、太空、太笼统。否则,文章分析就会支离破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双线叙事结构,内容前后穿插非常复杂。针对教材这个特点,笔者在教学时精心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联系课文谈谈琵琶女的演奏技艺如何;二是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由于这两个问题能紧扣课文内容加以解答,明白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特别是对有关音乐描写的那一段千古绝唱理解透彻,从而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通过对诗人和琵琶女身世的对比,“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受”这两条线索就一目了然了。

二、提问要联想迁移,补充空白,再现情境

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體验的过程。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情境,每一种的情感都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如果孤立地去理解感慨,可能只是剜肉补疮,无以治本。所以必须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情境,然后再现作者的思维踪迹,这样理解就浅显多了。

三、提问要适时而问,面向全体,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不能只图课堂表面的热闹或只是形式,教师要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见有疑”,抓住火候在教学中适时“抖”出来。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积极思维的时间,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则只能“引而不发”。

四、提问要精巧灵活,趣味性强,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精巧”,是指提问要从一个既和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关联,又易于进入答题状态的切入口入手。这个切入口绝不是信手拈来的片言只语,而是经过教者精心挑选、充分考虑的勾连教材阅读指导与学生学习思维的文字材料,是沟通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的通道。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授课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抓住课文重点设计小巧的提问,提出富有启发性而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达成教学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