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端镇农民培训有“四招”

2018-02-05 08:05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2074赵荣兴
新农村(浙江) 2018年1期
关键词:党课党校素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2074) 赵荣兴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一个由成人教育中心、党员成长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组成的综合体。学校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建设“美丽乡村”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分层分类实施,发挥乡镇党校、文化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农民培训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等综合化功能,每年开出教育培训菜单,发挥培训功能,满足村民需求,形成了孙端特色的农民培训,具体做法有以下四招。

1.培育好美丽乡村建设领头人,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农村党员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人。多年来,孙端成校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发挥镇委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强化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渗入到各类培训当中,积极开展正能量教育。学校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做好教育培训服务。探索并实施“规范+特色”,创新入党积极分子“二册一证”培训制度,成为乡镇基层党校学习的典范。创设“家门口”听党课的“1+X”式流动党校教育模式,成为孙端镇农村党员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七一前,镇党校又以给每个村支部流动党课的形式对17个村(居)开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党课。学校“1+X”式流动党校已申报省教育培训品牌。在村组织换届之际,对全镇17个村居开展《以时时讲规矩,永远守纪律》的换届专题教育,邀请市委组织部领导给村干部上了一堂精彩而深刻的党课,传达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配合镇党委办好建党节的系列活动。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每年举办村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2.创建孙端大讲坛,提升农民道德素养

学校始终把“思想”的提升放在培训的首要位置,在农民培训中开设“修四德,促和谐”“文明我先行,公德在我心”“文明健康孙端人”“学好公民道德,提升人的素质”等课程。在文化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厅设立孙端道德大讲堂,开展了以“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为主题的道德讲堂,以及17期“家训家规”等普及性培训,近千名村民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促进孙端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孙端百姓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

3.开展“三有一会”素质提升,造就新型农民

孙端成校为创新农民教育,培育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型农民,积极推进“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造就新型农民。一是加强引导性培训,使之有思想。扩大农民群众的知识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扩大“新农民”培训的覆盖面,增强新农民教育的渗透力。二是加强学识性培训,使之有文化。在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把培训的着力点集中到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每年开展双证制高中培训。三是加强服务性培训,使之有技能。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加强技能培训是关键。重点开展高级育婴师和农家乐烹饪等家政服务类培训。每年定期开展文体指导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开展肢体活动,如何编制群体活动预案等,同时,开展基本形体训练法、活动编排组织、肢体训练、民间舞基本训练、排舞基本训练等。四是加强实用性培训,使之会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必须进入市场,必须提高农村群众的经营意识与经营能力。重点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聘请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等专家授课,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活动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培训。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上获得现代农业知识,还分别到一些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进行现场教学。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场感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带来的变革。学校为农民开展的培训全部免费,为农村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4.开展文化惠民,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倡导终身学习,丰富百姓生活。通过“五新并举”,向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便捷、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

学校的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使社区教育深入到村(居)的每一个角落。积极组织农民开展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目前,孙端活跃着鲁迅外婆家墨趣会、冬泳队、排舞队等15支群众文化队伍,骨干力量人数超过400人。学校不但为文体爱好者提供场地、设施等硬件服务,还请来老师传授知识,组织文体爱好者开展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得到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绍兴市文化馆孙端分馆和绍兴图书馆孙端分馆的优势,定期邀请市文化馆和图书馆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学校深度融入“感动袍江道德模范颁奖、民俗文化节、纳凉晚会、下村文化礼堂演出、平安孙端专场”等活动,传递正能量。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而且凝聚了民心,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党课党校素质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