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环境的关系

2018-02-05 16:51王贤妹
小说月刊 2017年12期

王贤妹

摘 要:杨家将英勇抗击外敌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武艺高强、英姿飒爽、与杨门男性同样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形象,尤其得到民间受众的欢迎。本文以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为研究对象,并就这一群体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的关系,略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杨家将故事;民族矛盾;忠君思想

艺术形象的产生和演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既受到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集中描写杨门女将形象的《杨家府演义》与《北宋志传》之所以能够在明代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明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与杨家将传说的盛行及杨门女将形象形成的关系。

1 尖锐的民族矛盾

《北宋志传》与《杨家府演义》这两部小说都是以杨家将抗敌御侮、保家卫国作为主要内容,以尖锐的民族矛盾为线索。其中,杨门女将在抗击辽国和西夏的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既有历史上民族矛盾的积淀,同时也有明代外患不断的现实因素影响。

杨家将故事的广泛传播及杨门女将群体形象的出现,是宋元至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尖锐的民族斗争的产物。从北宋到元末明初的数百年间,连绵不绝的民族战争使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民众饱尝战乱之苦,渴望出现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以抗敌御侮、保家卫国。从北宋到元末,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

明代社会严重的外患问题使民族意识受到进一步的刺激。在强烈的民族意识作用下,民众产生了对本民族的英雄崇拜。演义小说的广泛传播,使社会的各个阶层形成了崇拜英雄的文化心理,以至“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对于英雄人物“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聚讼言之不倦”①。久在民间传播的杨家将故事也因此获得了传播扩展的契机,一时间在坊间推出不止一部杨家将题材的长篇小说。

女将们英勇善战的才能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而忠孝节义的道德品质无疑具有传统汉民族的伦理观念。正如葛兆光所言:“杨家将故事的形成与流传,可以用于透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凸显的历程。”小说中的杨门女将形象体现了明代的民族观念,从中可以透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这一艺术形象既反映了历史与现实中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不同民族通过交流与融合所产生的认同感在逐步加强的趋势。

2 忠君主题的确定

《北宋志传》与《杨家府演义》中的杨家将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表现出了强烈的忠君思想。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忠君爱国的典型,但是其中的女性并不多见。而《北宋志传》与《杨家府演义》中的杨门女将虽为女流,却是保家卫国的忠臣。

作者所以塑造杨门女将这一女性英雄群体,还特别标举“十二寡妇征西”的悲壮故事,其实就是要格外张扬杨家将满门忠烈、前仆后继、誓死保国的家族精神:男子为国尽忠,战死疆场,他们的女性亲眷来不及擦干眼泪,便拿起父兄、丈夫、子侄留下的刀枪,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还有比这更壮烈的英雄史诗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确实有着很强的忠君观念。同时,杨家将故事产生后,在从北宋到元、明流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以忠君思想为特征的基本主题。杨门女将形象延续了杨家将故事的忠君思想。她们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忠于朝廷的实际行动自不待言,其言论也具有浓郁的忠君色彩。如令婆曾说:“曾忆汝父遗言:国尚有兵革,须尽忠所事。”宣娘也说过:“荷殿下盛情盛德,日后全家当效犬马之报”②。

杨家将故事自身的忠君主题具有较强的内聚性和稳定性,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内核。而《杨家府演义》与《北宋志传》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固然反映明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同时,小说的作者也必然受到文學创作自身规律的制约。

3 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杨门女将形象在明代出现的原因。其实,民族矛盾与忠君思想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要素,并不能截然分开。正是因为边患不断、战争频仍的外部因素,才引发了上层统治者和普通民众对忠臣的呼唤。而明代民间扮演“十二寡妇”的活动则是促使杨门女将形象产生的较为直接的因素,她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偶然现象,其实体现了历史和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杨门女将作为武艺高强、忠心保国的巾帼英雄形象,开创了女性英雄群体的先河,丰富了杨家将故事的人物画廊。她们为流传已久的杨家将故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由此产生的婚姻爱情等家庭生活内容成为此后杨家将故事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83.

② 杨家府演义.十二寡妇征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参考文献:

[1] 明·宋濂.元史[M].卷一百○四.中华书局,1976.

[2] 清·张廷玉.明史[M].中华书局,1974.

[3]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M].中华书局,1963.

[4]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五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五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 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