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实验脚手架,帮助学生把学习化抽象为具体

2018-02-05 19:22杨雪丽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鼓面脚手架建构

杨雪丽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用感官去感知、动脑去思考,通过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科学源于生活,却又有许多现象很难被人们所察觉,有许多的概念很抽象,很难被学生所理解。譬如,声音,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像鸟叫、打雷、下雨、风吹等;人类制造的声音,像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说话声……除了用眼睛看外,声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对于无时无刻与我们生活相伴的声音,多数学生所了解的仅是声音现象的外在形态,对于抽象的振动,学生无法体会,更不知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实验,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活动,去感知一些难以察觉的存在,是教师教学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教师充当引导者帮助学生的主动建构。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说中一条重要的信条便是“搭建脚手架”这一概念。即儿童依靠成人的帮助学生搭建起学习的框架,对儿童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是最為重要的。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究和发现规律,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的工作,那么如何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攀缘而上呢?

一、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有的放矢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尤其是实验课,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之外,得先备课,要备课,得先备学生,了解相应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后才能够充分构思课堂的总体思路;只有通过亲自动手熟悉实验操作的程序,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才能在课堂之上,有序地组织高效的教学。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四年级的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知道自然界、社会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声音,在声音产生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的一些现象;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是:识别什么样的“动”属于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通过控制振动来控制声音。真正地备好学生、备好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程序,确实做到教学的高效性。

二、给学生提供现象足够明显的实验材料

实验探究搭建的脚手架即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操作性和情境性的经验,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工具和资源,进行科学知识的建构。这样的方式建构起来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的内化。当学生缺乏关于某种操作方法或某些复杂实验的“做的经验”时,利用相关的录像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便可起到提供这种情境性经验的作用。

实验课上,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能否提供足够的、典型的、完整的、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材料,意味着学生能否获得更加直接的体验。因此,在《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的演示材料选择了拨浪鼓、小鼓、绿豆这三种接近学生生活,而且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的材料,通过敲击鼓面时,绿豆跳动,直接地呈现了鼓面振动的现象,建构起鼓声与鼓面振动的关系,即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三、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科学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都是在跟科学打交道,那么,学生对于科学会陌生吗?其实不然,特别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许多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学过,只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学生一时间无法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时困难重重,无法迈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生活中有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他们记忆犹新,运用熟练。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很亲切,当然也很容易被他们接受。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尽可能在搭脚手架时联系生活实际。

比如本课当中,敲击鼓面,鼓面会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知道鼓面会动,那鼓面到底是怎么动的呢?学生并不知晓,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认识鼓面的“动”,因而本课设置了四次敲鼓:(1)教师演示连续敲鼓,鼓槌接近而不接触鼓面。让学生就击鼓而鼓不发声的现象进行讨论,进而认识——鼓槌与鼓面没有接触时,鼓面没有变化,没有鼓声;(2)教师演示敲击鼓面,鼓槌与鼓面轻触但不引起鼓面变化。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讨论,强化认识——鼓面没有变化,没有鼓声;(3)教师演示敲击鼓面,鼓槌与鼓面用力接触引起鼓面变化,但不产生往复运动。学生对本次现象进行讨论;(4)学生击鼓,产生鼓声。让学生描述用力接触与重击的现象差别,并尝试利用肢体活动表现出差别。此时学生虽然可以看到鼓面确实动了起来,但是并不能很明显地看出是怎么“动”的。这时,再拿出绿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很好地从绿豆的跳动判断鼓面的“动”,并用肢体活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把振动具体形象地呈现出来。

四、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时间

科学课,重在亲身体验。只有学生亲身体会的,才是最真实的感知。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了鼓声与鼓面振动的关系后,为了让学生了建构起声音确实都是由于振动产生的,让学生亲身探究、体会。通过对于鼓面发声的探究之后,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样的动属于振动,但是,事实上,很多物体的振动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振动(或者说,如何感受振动)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从身边寻找到一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再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方式,教会他们尽量利用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感受振动。在学生探究后,准备了探究结果的汇报,通过汇报,再一次排除学生的疑惑,让学生真正地体会振动产生的声音。

五、巧用多媒体辅助技术

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新知识,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时困难很大。这就需要教师要设法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好脚手架,多媒体技术在搭脚手架上能发挥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像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这个鼓面现象的描述,如果让学生人手一面鼓,亲身体验敲鼓时鼓面的变化,很多学生都无法清楚地了解鼓槌与鼓面发生不同的作用可以使鼓发出声音,鼓面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投影仪,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到鼓面的变化。既可以节省时间,效率又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还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帮助孩子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搭建实验“脚手架”,要适时、适合、适度,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的积极发展。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或讨论不出结果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给予积极主动的支持与帮助,但,教师究竟应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将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过多而成为包办代替,也不能过少而放任自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面脚手架建构
爸爸敲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彩泥变变变
——鼓
胡椒会“跳舞”声音有秘密
建构游戏玩不够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使用Maya动力学制作拨浪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