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设计要点研究

2018-02-06 20:42张永梅
智能城市 2018年4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架构管控

胡 聪 刘 军 张永梅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PMS2.0系统主要应用于资产的管理、运行及生产环节,提高其管理的水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家电网公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范围,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供电公司在改进与发展“大检修”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对基层单位的关注度,还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完成基层单位运检管控模式的相关优化工作。在PMS2.0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的供电单位在建设运转检移动作业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以满足精益化管理要求为其建设的重要标准,完善“大检修”管理体系的相应功能,进而推动供电公司的发展。同时,作业全过程的管控、资源集中调配及运检业务的统一管理,均是目前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主要功能。

1 移动作业平台的概述

供电公司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根据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最新制定的“三集五大”体系中的规则,开展电网工作的相关建设,还要加强对运检业务管理的力度,提高运检移动平台的运行效率。同时,根据设计、标准、功能、规划及领导的统一化原则,结合PMS2.0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结合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及移动通讯这三项技术,完成“设备绩效可析、设备全面可测、作业流程可控,以及资源统一可配”的 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初步模式建设工作[1]。因此,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设备运行或暂行状态中,对设备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实时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还可以对设备绩效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并保障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目前,移动作业平台主要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根据作业终端的要求,结合目前供电公司的基层单位业务的实际状况,进行“大检修”体系的建设,加强基础管理的力度,使业务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②基于PMS2.0系统的运检移动作业终端,构建设备状态全方位的视图,根据图显示的实际状况,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基层单位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也使运检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③应用在运检部门、外部单位、上下级等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过程中,可以对其合作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管控。④通过先进的移动技术,优化运检业务模式,提升信息支撑能力,同时班组工作的业务绩效及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2 设计要点

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的架构设计是基于SG-ERP架构体系以及所架构,架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数据、应用与业务。其中,业务架构是设计应用架构的主要依据,根据系统功能的实际要求,确定运检移动作业终端应用的具体范围、模块与功能。数据架构的与应用架构均是基于业务架构,但数据结构是通过系统数据的实际要求,以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及标准化作为开展数据的分类、分布与存储工作的前提,使数据的可靠性及准取消得到有效的保值,同时数据架构在挖掘与发现数据中,存在较高的实践价值。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相互结合成技术架构,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提高系统技术水平,制定符合整体系统需求的方案[2]。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物理架构,这种主要是在数据架构与应用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具体实现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高平台资源的利用率。应用集成是一级部署运检移动作业终端作为主要的建设思路,实现企业内部业务与运检管控平台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并通过耦合的方式,对企业外部应用间的业务进行科学分析,进而平衡企业内外部业务应用于运检管控平台业务应用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应用之间流程、应用与数据的集成。

安全架构主要应用于系统软硬件的运转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各软硬件的安全性,是一种包含了多项技术工具与服务的特殊架构。根据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推出的信息安全的相关策略,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体化运检管控平台的安全性,需要对应用、系统、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及数据的安全性进行综合的考虑与衡量。而业务架构作为数据架构与应用架构的重要支撑平台,这两种技术实现离不开物理架构及技术架构的支撑,这也可以充分的表明应用架构、物理架构、技术架构及数据架构之间的互动性较强,层次不同的架构,产生的支撑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3]。因此,针对上述的情况,可以引用总统架构设计方式,对业务架构进行独立的分析,使其达到基层单位与系统的业务需求,并根据业务的本质,设计数据架构与应用架构,确保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与完整性,同时也使系统技术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及先进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逐渐完善,功能模块也越来越多元化。在“大检修”管理体系与基层单位衔接的过程中,作为其支撑的主要平台,对衔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根据运检一体化的管理要求,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及实时性。因此,可以说,PMS2.0系统运检移动作业平台,可以实现现场作业全过程管理与健康、资源统一调配、设备绩效全维度分析及设备状态全方位监控,促进国家电网公司的“三集五大”的建设。

[1] 戴诗容,程道卫,郝新培. 基于PMS2.0的配电网设备异动管理[J]. 安徽电力,2017(2) .

[2] 叶涛,雷霞,杨毅,等. 多风险下风电商并网动态决策优化模型[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12) .

[3] 刘庆伟,雷霞,徐贵阳,等. 虚拟电厂运营模式下差别电价的二层优化模型[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1) .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架构管控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