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点评

2018-02-06 21:26
中国民政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养老红色家庭

(2018/7/26—2018/8/11)

1 7月27日,《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审议通过。针对养老机构的严重违规行为, 《条例》明确最高将处以近20万元的罚款。

本刊点评:不断曝光的养老机构乱象持续挑战公众底线,“警戒线”必须及时拉起,也让对违法养老院的惩罚“有理有据”,刹住养老变“坑老”的歪风。

2 7月30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公布第六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其中多个组织以“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为名,未经登记从事非法活动。

本刊点评:相关部门毫不松懈,重拳频击,令人拍案叫好。社会公众在参加组织活动时,不要被其“高大上”的名称所迷惑,随时核查、随手举报。社会组织绿地的“净化”,人人有权有利。

3 7月31日,由民政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村官大讲堂”在贵阳开讲,150多名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村干部代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本刊点评:村干部作为农村工作的“司机”,既要懂技术,还要辨方向。如何带领村民不断走向“康庄大道”,提高站位首当其冲,交流学习必不可少,创新方法至关重要。

4 8月2日,扬州大学志愿者团队在走访了近400户农村家庭后发现,长时间玩手机已经成为乡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机带娃”在山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愈发普遍。

本刊点评: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怀,更易沉迷于手机娱乐构造起的虚拟世界。外出打工的父母为留守家中的孩子购买手机,本欲搭建起一条沟通亲情的“线”,别反而成为阻碍孩子与外界正常交流的“墙”。

5 8月3日,南京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养老“喘息服务”的提出,引起一些家庭的高度关注。

本刊点评:政府购买服务,不仅可以使老人获得更专业的照顾和医治,也让子女等长期照顾者“喘口气”,体现的是政府的责任和善意,维护的是家庭的安定与和谐。

6 8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的通知》,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至此,今年全国已有7地成功“撤县设市”。

本刊点评:稳妥规范推进“撤县设市”,既要着眼长远,也要落脚当下。不仅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大局出发,也应把握塑造城市发展新形象能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在利好。

7 8月7日,来自四川峨眉山市的年轻爸爸梁育佳怀抱女儿站在成都市区一家医院附近的街头,为筹款救治身患重病的儿子,摆出一块牌子:“转让女儿救儿子”。

本刊点评:“糊涂爸爸”该批评,但政府部门也应反思。政策落地宣传到位吗?群众的困难了解及时吗?别让“有困难找政府”成为空响。

8 8月8日,贵州省安顺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回应网友质疑,丧者家属在领取骨灰时,要求其出具购买公墓的证明,是担心丧属在领取骨灰后,随意土葬,浪费土地资源。

本刊点评:要扭转长久以来的殡葬传统风俗,并不能一蹴而就。少些“一刀切”的强制蛮干,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润物无声的智慧,让殡改依法稳妥推进的同时,依然保有人性温度。

9 8月8日,全国第一个院落层级的大联动家空间自治服务“云平台”和第一个院落协商自治服务互动系统—“滨海家园”在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区致强社区上线试运行。

本刊点评:现代化技术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居民参与度,更提高了居民满意度。激发社区自治活力,既要靠政策支持,更得要“动好脑筋”“赶对时髦”。

10 8月10日,由浙江省民政厅主办的“不忘来时的路—浙江省红色地名展”在杭州西子湖畔云居山麓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幕。

本刊点评:红色地名,是传承革命精神、留住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抢救、挖掘、保护还不够,要让凝聚着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地名保存在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的铭记里。

猜你喜欢
养老红色家庭
养老生活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家庭“煮”夫
追忆红色浪漫
养老更无忧了
恋练有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