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战略看语言的优势

2018-02-07 07:29张小川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交流人类语言

张小川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1 引言

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开发的商业丝绸贸易的路径连接亚洲、非洲,进入欧洲,追求更好的经济繁荣。这条路线已成为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基于传统的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振兴经济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在过去的四年中,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商业贸易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些发展离不开跨语种、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语言的运用标志着原始人类完全脱离了动物界,并开始创造自己文明的进程。现代人类行为的一切成果与语言的出现都具有万分密切的联系。难以相信,人类这个物种在其他方面具有完全现代的特征而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却更多地沿承着其古代时的种种特征。现代人的出现是由于语言完善到我们今天经历的水平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性结果。语言的成熟被确定为人性出现过程中达到顶点的事件。语言赋予了处于进化过程中的人类极大的进化优势,也使本源自同种的人类与猿类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本文将从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信息两个发面探讨语言赋予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优势。

2 思维

思维是主体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主体通过智能和知识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内隐性活动过程。思维作为认识方面的心理结构,表现为人脑对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系统化、具体化的过程。思维的定型化操作样式,便称为思维方式,它是社会智力,智能水平的整体凝聚,是思维模式和思维要素的统一。可见,该概念中明确指出思维要借助于语言的运用,语言是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思维能力并不为人类所独有,很多的研究和发现已经改变了在思维的世界中人类一家独大的想法。

3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既然人类的思维是目前已知生命体中最先进的思维。那么人类的语言在思维中扮演什么角色?它们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二者的决定关系,也无法推断二者诞生的先后顺序,但是可以推出二者具有下面两点关系。

第一,语言和思维属于不同的范畴,思维不完全等于语言。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的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一个逻辑过程,即遵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规律来实现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在思维过程的进行中,思维凭借语言的材料才得以进行。但不是说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事物,也不能说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为思维是一个过程,它不是内容而是活动,思想作为这一活动的成果,才是内容,语言本身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因此,语言也不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第二,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思维无论就其过程还是就其结果形式而言,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即使是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也必须有词语参与。而无论何种类型的思维,非借助语言不能为人所理解。其次,在认知基础上获得了语言之后,语言和思维之间就成了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双向关系。二者发生和发展过程总是纠结在一起。语言精密化、完善化过程也就是思维的精密化、完善化过程。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质量对语言发展又有反作用。总之,虽然还无法得知二者的决定关系,也无法推断二者诞生的先后,但是,人类的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也为人类进化提供了“思维”这个宝贵的财富。

4 人类语言信息交流的优势

在人类的信息交流中,有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这就是语言问题。人类不仅可以对信息的变化产生反应,而且这些反应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人们对大量信息的获得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同时也通过语言传出信息。那么人类的语言赋予人类的信息交流以什么优势?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信息交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对它的发现、利用和对其中规律的确定,则完全属于具有高度智能的人类的活动。对人类来讲,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或对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信息意义。信息的定义如下:信息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是物质间接存在的自身显示。信息的作用是消除不确定性[2]。在信息论中,信息有三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宿指信息的接受者;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信道是信息传播的途径,也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4.1 语言和信息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表达知识的编码体系。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把这种知识编成一种码,就形成了语言,于是,语言就成了知识的载体。人们用语言进行知识的表示、存储、传播、交流、继承、创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编码体系,反映了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因此,既要研究人类语言的共性,也要研究民族语言的个性。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传递信息可以有各种载体,当前风靡全球的多媒体是声音、图像、语言三种媒体的融合[3]。但是从传递知识信息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最主要的媒体。

4.2 人类的信息交流

人类的语言是开放式的,它能传递的信息量实际上没有限制。在需要的情况下,人类能够不断地创造新语言。除此以外,人类的语言还可以表达最复杂的事物,从高级的技术,深刻的心理活动到微妙的感情。人类语言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概念性,这也就是说,人类不必在外界的直接刺激下就可以用语言表达某种概念。动物只有在见到危险时才能报警,但人类不必见到老虎就可以说“老虎”。人们可以用语言讨论没有发生在眼前的事,如过去的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甚至是现实世界没有的事,如鬼神等。对于动物的鸣叫而言,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

可见,人类的语言赋予人类信息交流以开放式的优势,这使我们的信息交流量达到了无限。在大信息量交流的帮助下,人类社会得以迅猛发展,这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得到有力证明。

5 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振兴经济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商业贸易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些发展离不开跨语种、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语言的运用标志着原始人类完全脱离了动物界。现代人类行为的一切成果与语言的出现都具有万分密切的联系,语言赋予了进化中的人类以种种优势。思维能力虽并不为人类所独有,但在人类语言的帮助下,人类的思维能力是目前已知生命中最先进,最复杂的思维。信息交流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对它的发现、利用和对其中规律的确定,则完全是属于具有高度智能的人类的活动。借助于人类语言的人类信息交流,打破了动物的封闭式的信息交流层面,使其得以在开放式的大信息量层面下,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交流人类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类第一杀手
语言是刀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