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8-02-07 14:00许捷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许捷

(福州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州 350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给建筑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2.1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就工程项目而言,保证建筑质量是最终目的。然而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建筑设计、材料设备、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等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或大或小的作用。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降低各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如何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都由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决定。

2.2 降低工程投资成本

通常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自身管理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浪费。当前建筑工程由哪家建筑企业来承包建设,是通过投标竞价来完成的。建筑企业中标后,会对整个项目进行研究分析,找过最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等。在分析研究阶段,建筑企业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科学、高效地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进行管理,防止资源和成本的浪费,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

2.3 保障工程安全生产

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阻止其发展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施工,很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大事故。建筑工程管理随着生产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如何消除变化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掌握其变化规律,找到解决办法,这都要需要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来完成[1]。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虽然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却没有获得一样的发展速度。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难以发挥管理工作的功能。因为在建筑企业中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直接忽略工程管理工作,使得工程施工质量没有保障,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3.2 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建筑工程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给后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增加了难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标准,如果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工作就无法进行,缺少科学管理的依据,容易产生口角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高收益,降低管理成本,就会不安排管理人员,使得项目的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之后的监管工作更加无法实施,工程施工质量堪忧。建筑企业眼里只有利益,对管理工作不重视,缺乏责任感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3.3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是有目共睹的,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主要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难以追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比如部分管理人员是从施工部门提拔上来的,他们知道技术怎么实施,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缺少管理的经验,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计划。因此,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保障施工的质量。

3.4 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一直被放在施工的首位,安全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在许多建筑企业中,安全管理意识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不注重安全管理,不仅导致建筑质量难以达到标准,很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给建筑、工作人员埋下了安全隐患,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4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解决措施

4.1 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目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有效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企业实力的前提,而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是保障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工作?首先建筑企业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应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带头重视工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内容,加强管理和严格执行,增强建筑工程中所有工作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使工程管理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4.2 完善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资源

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在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配置现有的各项资源。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还得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适宜的施工方案,使得项目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还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人员因素)和各类资源条件,这样才可以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4.3 更新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如何有效、全面地管控工程管理工作?如何合理实施工程建设计划、组织、控制,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可以学习其他企业或者外国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通过学习,并结合自身情况来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使其具有创新性、科学性[2]。另外还应结合信息化管理技术,分析并储存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并依照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进一步优化与改良管理模式。通过不断改良和完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4.4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加强建设人才队伍,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综合测评,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录用;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企业应对全体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企业应鼓励员工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参加相应的资质考试,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另外,企业应制定考核制度、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工作中,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

4.5 全方位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企业应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其一,管理人员应依照相关安全管理条例,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和活动、张贴安全标语等形式来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二,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要认真安排安全管理工作,使工程全过程、全天都处于安全状态;其三,采取安全责任制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还要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不同工程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5 结语

总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质量,同时也制约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采取完善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来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建筑工程质量才会有所保障,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