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船精神”砥砺共产党人的初心
—— 访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肖纯柏

2018-02-08 08:58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建党

□ 本刊记者 邢 华

记者:肖教授,您好!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一行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肖纯柏: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宣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报告的醒目主题。不忘初心,首先是不忘建党初心,不忘革命初心,不忘赤子之心。在世界所有政党中,中国共产党是独一无二在小船上诞生的政党。此后在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中,历史给予中国共产党的艰辛世所罕见、磨难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严酷挑战远远超过机遇。在中国近代政党发展史上,300多个政党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而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逐渐胜出,这是极不容易的,也绝不是偶然的。靠的是什么?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两句话概括得非常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十九大之后,需要部署落地的任务很多,出行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到建党的起点,意义非凡。总书记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这一重要论述赋予了“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的时代内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所以,总书记带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从我们党诞生的地方寻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动力源泉,其深刻意义不仅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体现,而且是一次政治宣示,即要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越是长期执政越要不忘初心,越是抓业务越要重视党务,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讲党性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此次再次强调这一精神,意义何在?

肖纯柏: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以不忘初心开头,以不懈奋斗结尾。不忘初心讲的是精神状态,不懈奋斗讲的是奋斗姿态。再提“红船精神”,是进一步强调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告诫全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建党之初,一批仁人志士主动放弃优越条件,毅然投身于建党活动和革命洪流中。他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刚健有为、弘毅取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与人民在一起。这种高尚情怀是他们的建党初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越是和平发展,越是深化改革,越要不忘初心、造福人民。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铭记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冒着生命危险顽强奋斗、持续奋斗,以身许党、舍身报国的奉献精神。

回望建党历史,回到党的起点,“红船精神”犹如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历史与现实的回响。党的建立孕育了“红船精神”,党的建设需要“红船精神”。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建设,要善于汲取“红船精神”的智慧和力量,提醒党员干部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让“红船精神”由“存在的精神”化为“活着的精神”,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心中。

记者: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进入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价值在哪里?

肖纯柏:“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底色,从党的成立到党的十九大,“红船精神”一脉相承,不忘初心一以贯之。面对秀水泱泱、红船依旧,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要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一是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过去关于“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表述调整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创造力摆在前面,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性。今后我们要继续增强创造力,调动全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奋斗的力量来自崇高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奉献,是共产党人的职责。总书记在瞻仰南湖红船时讲到,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97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艰苦奋斗、共同奋斗。

三是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忠诚是忠与诚的辩证法。忠于党、忠于人民,需要全心全意,也需要诚心诚意。不忘初心,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党的凝聚力,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这需要坚定人民立场,也需要增强群众感情和服务群众的本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回望红船。南湖红船,代代相传。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成就了伟大政党,“红船精神”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记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改革实践中,不仅不断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升到新的境界,而且培育和发展了众多时代精神。您认为,“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肖纯柏:“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党的创建者和早期党员多数是知识分子,他们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早期党的创建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受到中华民族意识、“修齐治平”思想和革新通变思维的影响,成为建党的核心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带来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崭新元素,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思维方式,“红船精神”由此凝结了民族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元素。没有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只能是空想。中国共产党把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结合,把群众组织起来,改变了过去一盘散沙的局面,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和人民公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丰富了党的精神宝库,形成了党的完整精神链条,使党的精神发展史和党的奋斗史更系统更完整,而且守望了党的革命源头和执政起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继“红船精神”之后,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与“红船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接续发展,其根基来自革命初心,其力量来自人民。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把“红船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贯通起来,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起来,让“红船精神”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肖纯柏,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干部培训师资库专家,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委法治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建党
红船
雕红船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