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倍散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的临床观察

2018-02-08 19:28刘世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遗尿尿床神阙穴

刘世玲

小儿遗尿是指≥5岁的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十分常见,正常小儿在1岁后白天已经可以渐渐控制小便,随着生长发育,排尿控制功能逐步发育完善,小便可自控。若5岁以后在夜间仍然不能自控排尿,就是遗尿症。10岁以内的儿童多见。小儿遗尿症发病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报道,约有15%~20%的5岁儿童、10%的10岁儿童、2%的12~14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即使到青春后期甚至成人期仍有1%~2%的人患遗尿症[1],男童高于女童[2]。小儿遗尿症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长期的遗尿能够使儿童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处世能力差,并且焦虑、恐惧集体生活,有些个别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交流、性格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精神障碍,这些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难以消除的巨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孩子在5岁以前,偶尔有夜间尿床的情况,并不是患病的征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记忆力也比较模糊,羞耻心还不明确、不强烈,所以,即使出现了尿床的情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是,5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记忆力和羞耻心了,如果依旧夜间尿床,并因此经常遭到家长的训斥,遭到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的讥笑,一定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依旧比较频繁的尿床,就必须引起家长和众多儿科医生的重视了。

小儿遗尿按发病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器质性遗尿和功能性遗尿两大类。器质性原因:如隐性脊椎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所造成的遗尿,应找泌尿科和神经科医生治疗。功能性原因:如精神因素、幼年时期排尿习惯训练不当,心理紊乱和睡眠紊乱等。临床上功能性遗尿较多。功能性遗尿也被称为非器质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俗称尿床,功能性遗尿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了睡时排尿不自控外,没有其它伴随症状,没有器质性病变,生化及X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绝大多数的遗尿患儿都是原发性的,经系统治疗,预后较好。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曰:“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固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即冷气衰弱,不能约水,固遗尿也。”后来,历代的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大多由于虚寒所致,经常使用温补之法治疗。到了明清时期又扩展了肝经郁热的病机,验之至今,临床上这类的遗尿多与尿路感染有关。无论古代还是今朝,小儿遗尿大多是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所致,肾气不足更为多见。结合小儿功能性遗尿的病机,笔者选用的龙倍散为古方治疗遗尿的“龙骨散”和治疗遗精的“独圣散”复合而成,取其收敛止遗的功效;联合补肾壮阳,益精固精的中成药五子衍宗丸口服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小儿遗尿近百例,均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比较符合条件的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的全部60例均为2014年10月—2017年9月于门诊就诊的患儿。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5~8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4个月。均表现为睡梦中小便自出不自知,醒后方才发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间隔几天发生夜间遗尿,甚至每夜遗尿2次以上,尿常规和尿培养均无异常发现,检查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无隐性脊柱裂。患儿小便颜色淡尿量多,面色暗淡无光泽,精神状态欠佳容易疲劳,运动量大即感乏力,肢体末偏凉,畏寒怕冷。

1.2治疗方法 中药外用:将煅龙骨、五倍子各等分,研细末,每晚睡前用清水调成糊状搓成药丸,放于神阙穴,用胶布覆盖固定12小时,取下,次日更换新药,10日为1疗程。

中成药内服:五子衍宗丸,每次服6 g,每日服2次,温淡盐汤送服。不能直接服药丸的患儿,将药丸用淡盐汤化成药汁服下,10日为1个疗程。

本研究内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诊断及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3]:(1)年龄≥5岁。(2)夜间睡眠深,不易唤醒,每日夜间或隔数天出现遗尿,严重者可表现为一夜多次遗尿。(3)检查尿常规、尿培养等基本无异常表现。(4)X线检查排除:有隐性脊柱裂或其他结构异常的可能。

中医诊断证候标准:肾气亏虚证:夜间睡眠中有小便自行遗出,重者一夜数次,小便清长,面色白少华,乏力倦怠,腰酸膝软,重者形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遗尿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能自控排尿,停药后半年不复发;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停药后半年内有复发现象,但症状均较前明显减轻。未愈:遗尿无变化。

2 结果

治愈51例,占85%;好转9例,占15%;未愈0例,占0%;总有效率100%。应用龙倍散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疗效显著。

随访1年以上,大部分患儿均无复发情况,小部分患儿由于再次着凉导致复发,个别女童因为外阴感染导致遗尿复发,经对症治疗后均已痊愈,得到了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遗尿,俗称“尿床”,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的记载。《灵枢·九针》曰:“膀胱不约为遗溺。”小儿多肾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开窍于二阴,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藏尿液,尿液能藏而不漏需依靠肾气的固摄。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小便乃津液之余,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而正常排出体外。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煦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水道失于约束而遗尿。

为何龙倍散外敷神阙穴可以取效?因为神阙穴 (脐)居于腹部中央,为先天之结蒂,人胚胎期所有营养都通过它从母体吸收。神阙穴位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之上,任脉与督脉共司诸经百脉,故而神阙穴与诸经相通;神阙穴又为冲脉和任脉的循经之所,且冲、任、督脉“一源三岐”,三脉经气相通。故将药物敷于神阙穴,可激发经气,加之药物本身的作用,输布五脏六腑,以达病所,产生疗效。而且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脐部角质层薄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穿透、弥散从而吸收,所以脐部敷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龙倍散中取煅龙骨、五倍子收敛固精止遗的功效,敷于神阙穴,使药物得到充分吸收,固摄肾气而止遗止泻,达到治疗遗尿的目的。此方经临床验证却有实效。而小儿服药往往困难,所以中成药和中药汤剂的依从性差,穴位贴敷疗法更容易被患儿和家长们所接受。

五子衍宗丸中的药物成分有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功效温肾壮阳,添精生髓,疏利肾气。方中菟丝子味辛以温阳,味甘以补虚,平补肝肾阴阳,且具有收涩之药性,功能补肾阳,益肾精以固精止遗;枸杞子以填精补血作用见长,可滋补肝肾,以阴中求阳,与菟丝子共用可补肾精,壮阳道,助精神;覆盆子既有收敛之能,又有补益之功,温而不燥,固而不凝,故而能固精关、养阴助阳;五味子五味皆具,其味酸最浓,可酸甘化阴,益气生津,能补肝肾之阴,补肾水,益肺气,且有收涩之性,补中寓涩,可止遗泄。车前子味甘,性微寒,可通利小便,与上述四子相配,补中寓泻,补而不腻。因为患儿家长不会煎煮中药汤剂,往往煎糊不能使用或者煎煮的汤剂较多,患儿无法服用,所以选用了中成药,方便患儿服用,5岁以上的儿童大多可以直接嚼服,服药困难的可以用少量水将药丸化成药汁服用,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所接受。而传统中医通常讲究在服用某些中成药时搭配“药引”,以达到引药归经的作用,并且,这样还有助于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盐,其味咸,性平,归肾经,能引药入肾,调味和中,益肾润燥。所以,在服用五子衍宗丸时,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增强疗效。

功能性遗尿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长期不愈容易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和调护,注意卫生,勤洗会阴与臀部,勤换内裤,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勤换被褥,睡前2小时内不饮或少饮水,每晚定时唤醒排尿,养成排尿习惯。另外家长还需帮助患儿消除紧张的顾虑和精神压力,多夸奖鼓励,不要训斥讥笑孩子,和老师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1]Schulpen TW.Theburden of nocturnal enuresis[J].Acta Paediatr,1997,86(9):981-984.

[2]曹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3):42.

[3]万力生,孙丽芳,马东礼,等.温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1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猜你喜欢
遗尿尿床神阙穴
弟弟尿床了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小心尿床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弟弟尿床记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650 nm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观察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