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核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教学体系探索

2018-02-09 09:48董孟杰翁婉雯鲍艳芳林丽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核医学住院医师胜任

董孟杰,翁婉雯,杨 君,鲍艳芳,徐 勤,张 军,林丽莉,赵 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2014年,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认证,核医学科成为独立的专业培训基地。如何能紧随影像医学与数字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培养出有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是新基地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浙大一院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时适应新形势,分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难点,并进行了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探索。

一、核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面临难点

(一)学科特殊性及发展不平衡。

核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到影像医学、临床医学、核化学及计算机等学科,同时核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具备将这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以正电子、核医学诊疗一体化为引领的核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模式、多模态分子影像及核医学靶向治疗成为核医学诊疗新特色,住院医师的培养需紧跟学科进展。

核医学专业在各地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医院核医学建科时间较短,开展的项目、体系建设及规范等尚欠缺;核医学科在医院地位整体偏低,易导致核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工作未得到重视。

(二)带教水平、带教意识参差不齐。

带教教师的临床工作经验、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各不相同。核医学住院医师有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其理解能力、临床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各有不同。带教老师临床工作繁忙,同时顾及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工作,常会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带教内容安排不系统[1- 2]。

(三)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核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须涵盖医德医风、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科研思维等能力,目前的培养考核体系未能全面涉及。

二、提升核医学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应对措施

(一)核医学住院医师分层分级管理目标。

浙大一院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按照《核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根据基地特点,借鉴了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与美国核医学会联合确立的“核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评估的医学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3],提出了“三层九级”的分层分级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及其考核要求。

核医学基地内学员“三层九级”的分层分级管理目标分为:第一学年“理论基础学习”(分C1、C2、C3)、第二学年“技能提升”(分B1、B2、B3)及第三学年“专业进阶、科研能力培养”(分A1、A2、A3)。

“三层九级”每阶段管理均涵盖了核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职业素养、人际沟通等多方面内容:(1)全方位、阶段性准确考核并记录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培养成长过程;(2)阶段性考核,为医疗实践提供决策性参考;(3)指导住院医师依据其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培训计划,使其与阶段性评价目标相统一;(4)为住院医师提供自我评估标杆,促进其不断提升[4]。

(二)分层分级考核办法。

“分层分级”注重考核住院医师的六大核心能力:病患照护、医学知识、基于系统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职业素养和人际沟通技巧等六大项。每项考核内容都规定了明确的培训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方法。每项考核分为五级,由简入难。1级:培训医师达到入门的分阶段目标;2级:培训医师达到更多的分阶段目标,但是尚未达到中阶水平;3级:培训医师达到更多的分阶段目标;4级:培训医师基本达到专科培训医师目标;5级:该专科培训医师水平超过培训目标。

(三)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过程的管理。

教学秘书专门负责住院医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培训过程教学安排:每周组织小讲课、病例教学读片,每两周组织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其中专题讲座、病例教学读片内容提前半年安排,内容覆盖要求的病种。定期安排由住院医师主持的文献阅读讨论会、阶段性学习总结。

(四)师资队伍建设及带教水平考核。

建立规范化师资队伍是规范化培训的关键,所有的带教老师均需参加浙江省及以上师资培训。带教老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不仅认真落实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更重要的是要以循证医学、指南及教科书为指导的教学。基地内制定了详细的定期(季度、年度)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师资考核计划、外出交流学习计划。

教学读片作为规范化培训的核心部分,强调基于案例教学(CBL)与基于以问题的学习(PBL)的有效融合,通过临床病例教学,逐步提出问题,激发或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决策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

(五)导师负责制的住院医师培训。

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每位住院医师对专业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各亚专科(SPECT影像、PET/CT影像及核医学治疗)或其他科室轮转时间因人而异。住院医师与指导教师一起参与科室日常医疗活动,住院医师需参与从放射防护、核医学药物制备及质量控制、病史采集、病人药物注射到影像报告诊断等全流程工作。在影像诊断报告中,每份报告住院医师都要结合病史、化验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鼓励住院医师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其独立诊疗疾病的实践与思维能力。

(六)360度全方位教学效果反馈。

360度考核在教学中由多方参与并获得客观、有价值的教学评价[6]。浙大一院推出住院医师360度教学效果评估反馈系统,由学员及带教老师定期参加评估,内容包括对入科教育、教学活动、科室组织的小讲课、教学查房、病案讨论等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多角度,重在反馈并旨在持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实践成效

通过岗位胜任力的核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初步取得了成效:(1)住院医师明确其阶段性学习目标,促进其自学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2)基地可有效对住院医师培养进行质量控制;(3)有效促进了带教老师的主动带教意识。

通过67名学员对教学体系的360度评价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为94.8%,教学活动满意度为96.0%、带教老师总体能力为95.6%、带教老师提供临床逻辑思维训练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为95.6%、对科室每周组织的小讲课、教学查房、病案讨论满意度为98%、规定病种技能完成满意度为100%。同时,提出4项教学改进建议,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结 语

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教学体系的探索能对全国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起到借鉴作用,但同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核医学住院医师胜任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核医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