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学院校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8-02-09 15:55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医学院校医学生

(沈阳医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体现。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应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现状,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创新并探索有效途径,从而增强在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医学院校应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针对目前社会上就医难、医疗费昂贵、医患关系紧张等现实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每位医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充分将救死扶伤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信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维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实现中,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它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必须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二十四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崇尚的一系列基本价值理念,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行为准则,体现了对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重要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个伟大的国家或者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凝练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被普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我国受西方思潮影响很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部分民众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模糊和动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开始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思想变化,这样的错误思想会直接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对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建立的基础产生巨大危害。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重新对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加以提炼,并大力宣传和普及教育,这对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重要阶段的中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提振民族精神和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学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成长条件优越,是被家里人捧着长大的,多数都比较自我,在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诚信和“精明”的取舍时容易产生矛盾心理。此外,在当前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错误思想的引导,出现错误和偏激的想法,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又会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失误,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相当不利的。

医学生是我国医疗事业的后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接班人,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卫生人才,关系到中华民族医疗事业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医学生们就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否则,他们可能会成为庸才甚至废才。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医疗费昂贵,就医难,医患纠纷增多等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及时出现,为当代医学生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职业信仰,增加了学习医学的动力和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因此,引导医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建立适应我国未来医疗事业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医学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是首要环节

习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教育重在教师,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体现在德才两个方面,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都是误人子弟,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而这里面提到的“德”,指的就是品德,它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体现在思想上,因为思想决定行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语言、行为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而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领导干部集体努力的核心任务。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不是高喊口号,加强宣传就可以完成好的,言传身教才是根本。医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提高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与他们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多让他们接触到正能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有效的。

(二)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主阵地,但是,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理想。教师把理论性非常强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这些理论并没有被学生消化、理解和认同;更有的教师,每上课必讲社会上的负面新闻误导学生,给学生本就不坚定的信念蒙上了错误的阴影。因此,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并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实际出发,多举事例,从医学生身边的事讲起,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真正感兴趣,愿意听,产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医疗卫生事业的正面先进事迹,才能从他们内心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

(三)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生的学制长,课业负担重,专业课程繁多,课余时间少,因此,要注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医学先进人物典范事迹报告会,传播医学界先进事迹,从而加强医德信念教育。医学院校的校园活动中,还应渗透人文教育理念和职业素质教育,如创建班级和寝室文化节、开展读书节、医学礼仪大赛、操作技能大赛、感恩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使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不仅可以锻炼自身能力,而且还能体会活动带给他们的收获。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中,教师应该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每个活动中,积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品质。

(四)重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学校宣传部门要专门成立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制定和落实校园网络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做好网络信息监管和网络舆论引导等工作;辅导员要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并做出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给学生传递正面信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医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职业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五)医德医风教育要贯穿整个医学职业教育全过程

从本质上说,医学是体现人性关怀、社会公正、公平的人道主义事业。医学院校要将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每门专业课的讲授中,注重培养医学生严格遵守医疗行为准则和行为操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理念,增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注重工作细节和团队协作,树立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为医疗事业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建立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把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好方法和措施,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严格要求管理学生,使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常态化,这样才能将践行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

引领医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医学院校通过引领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坚定的职业信仰,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各医学院校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医疗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医学院校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