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变化

2018-02-09 15:55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设置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机械设计专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落后的地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机械设计工作的进行。因此,从学生抓起,从机械设计专业的后备人才抓起就成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基础,而从教学方式上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根本。

一、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基础知识

我国的中高等教育对机械行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有两种标准,一是培养“研究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培养“适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课程设置也不一样,不过不论是哪一种的人才都需要在多层次的情形下对学生进行培养,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组合,根据培养的标准需要将一些老化、陈旧的课程予以细分和重组;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增加计算机的教学课时,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机械设计工作;为了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应加强外语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接受最前沿的机械设计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后续发展的动力。学生在学习时,基础知识是关键,机械专业的学生要打好基础。在培养的过程中,按照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以及强能力的多层次培养模式进行设置,使学生不仅理论知识过硬,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机械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且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机械设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的基础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相结合。

二、针对学生特点分层次进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因学生施教。对于符合“研究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生要尽量的多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定位为“适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生应加强其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加强公共课的设置,以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选择的便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机械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给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等。比如,以研究方向发展为主导的学生要培养宽泛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而以就业为主导的学生要培养其贴近实际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的细分学习情况才能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以及适应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工作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专业,对于学生们来说有意识的发展某一方面是体现针对性的结果。学生们更应该全面的发展,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这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改变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是在求变的基础上进步和发展的,机械设计的教学也是一样,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革命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用“讨论式”“启发式”替代传统的“灌输型”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增加学生的自主化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并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机械设计专业有很多的实验实训课,这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开拓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以及综合性的实验安排,让学生们在开放式的实验室中进行设计训练,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和启发,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对实验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逐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变化,是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服务的。在我国机械设计专业人才亟需改进的前提条件下,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基础知识、针对学生特点分层次进行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兴趣,选择学分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设置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