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精神成长与身心潜能的实践探索

2018-02-09 15:55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身心心理学

(广东省英德市英德中学)

一、精神成长、身体成长、身心潜能

1.精神成长、身体成长

人有两种成长,一个是身体的成长,另一个是精神的成长。

身体的成长是指吸收外界的物质力量,体内的物质变得更加结实。精神的成长是指对于自我的进一步的了解和外部世界的更深入的领悟,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分化,吸收经验中有益的体验和教训。

2.身心潜能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和高位肢瘫的张海迪做出正常人也难以取得的成绩,无不说明人只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心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精神与身体、精神与心理品质的诸关系中,精神的成长有助于身心潜能的开发,反过来,人的身心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会提升人的精神能量。

二、精神成长与身心潜能的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四种匮乏性需要和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成长性需要。匮乏性需要一旦获得满足就暂时停止发挥其动力作用,成长需要则是推动人们行动的不竭源泉,它激发人的动机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比匮乏性需要更高级的需要层次。

2.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末。心理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的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勇气、乐观、信仰、希望等,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因此,研究人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帮助人们不断发展自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培养身心和谐的人;它符合育人规律,有助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我们教育者不只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而且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有助于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三、精神成长和身心潜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生的精神、心理与生理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育者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挖掘潜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1.健康的身体有利于精神成长和心智发展

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健康人生的基本保证。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其效率要远远高出精力萎靡的人几倍,甚至十几倍,健康欠佳者会缺乏决策能力。人的血液是能量储藏的根据地,而身体不健康的人,他的血液是贫乏的,如果一个人体内缺乏充足的能量,那么每当有重大事情突然到来时,往往就无力应付或难以应付。

2.健全的精神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挖掘潜能

健全的精神以健康的身体为根本,健全的精神也会使得身体更加强健。一种意识健全、受过良好训练的饱满精神首先会反映在身体上,它可以使人的身体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会使身体与其自身保持完美的平衡。反之,虚弱、焦虑和烦躁的精神状态,只能把身体也带入同样糟糕的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看到学生身上爆发的心理能量,并直接反映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

四、学生精神成长与身心潜能开拓的实践探索

如何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如何挖掘学生身心潜能,根据这一课题,我校近年来做了以下的探索。

1.群体性体育运动助长学生精神成长

众所周知,人运动后都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变化,精神爽朗、活力培增、疲劳消除。对于学生来说,最快捷、最有效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方法就是跑步。我们学校的大课间非常有特色:齐刷刷的队伍,雄壮的喊声,各班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校园。坚持跑步锻炼,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普遍提高,人际关系也大为改善。

2.开展激励学生精神成长的系列心理讲座

如果说,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那么心理讲座就是进学生健康成长。心理课堂就是心理老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切入点和主阵地。

高中3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激励高中生精神成长?如何为高中生输送精神力量的源泉?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每个周末都有不同内容的讲座,给学生补“钙”和“铁”。

3.把学生精神成长和励志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班会、团委活动渗透激励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贯穿激励教育;团委、学生会活动激励学生成长;国旗下讲话,给学生“洗脑”,补充精神食粮。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没有精神,就不可能繁荣昌盛;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就不可能崛起;同样,一个人没有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身心心理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给身心降个温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