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实验探究
——以三亚市蓝鲸幼儿园大班为例

2018-02-09 15:55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不倒翁鸡蛋幼儿园

(三亚市蓝鲸幼儿园;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三亚市蓝鲸幼儿园创办近3年,目前该幼儿园有小班、中班和大班,总共200多名幼儿,8个教学班。该幼儿园实施2教1保,所有教职员工共30人左右,专业教师10人,多数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专业。本人长期在一线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感受到基层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因受当地生产力制约和人们学前意识观念淡薄等因素,孩子们不能获得感受正确的科学探究课程的机会而深感惋惜!教育的紧迫性、儿童生长的不可逆转性,时刻鞭策着我们紧跟时代脉搏,让教育落到实处从我做起、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及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我园特组建团队开展探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实验。本课程方案实施时间分为3个阶段,实施时间3年。目前,首先在大班中尝试。

一、实验实施方案

(一)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课程

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本团队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孩子能否准备相关的器材。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我们为该园幼儿园大班孩子设计了以下主题课程,《生鸡蛋的沉浮》《有线电话》《飘动的小蛇》《会飞的蝴蝶》《神奇的扇子》《神奇的不倒翁》《水中盛开的睡莲》《认识和了解桥》《各种样式的船》等课程,其中前4个课程在2017年9月至12月上,后5个主题课程在2018年3~6月上。

(二)注重孩子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训练

在上实验课之前,授课老师都会录制微视频,将实验详细而具体的步骤录制好,同时还将具体实验内容做成课件,并以与实验相关的故事或儿歌等引出本节课的实验,让后再播放微视频。每当授课老师播放微视频时,孩子们都非常认真专注地观看,看完后他们还能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对该实验的具体操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授课老师播放完《水中盛开的睡莲》后,孩子们看到花儿在水中慢慢开放,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便不由自主地鼓掌了,这是我们在授课前没有预测到的。

在讲解和播放完具体的操作环节后,老师便让每组幼儿选派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然后再跟着老师示范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比较难的环节,老师采取重新播放视频或重新演示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有线电话》,要求孩子在两个纸杯底部打一个小孔,然后将棉线穿过小孔,并把在杯子里边的线头打结,我们发现,班上的许多孩子都明显感到有难度。这时,教室里的副班老师、生活阿姨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见习生都会走到孩子的位置上,再次向孩子演示打结的详细步骤。在整个引导过程中,老师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尽量不代替孩子完成操作的每个环节。当然,这个过程中,针对孩子的每一步操作,授课老师没有任何负面评价,而是积极正面地引导他们。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也越发有信心坚持操作,直到最后完成实验为止。

(三)实验的拓展和延伸

每次实验结束后,老师都有拓展和延伸环节,其目的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与本次实验相关的领域。比如,《各种各样的扇子》这个实验,老师要求幼儿放学回家后当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讲圆形扇子的折法,并在扇子上做一些简单的装饰,让自己的扇子更加漂亮美观。再如,《生鸡蛋的沉浮》实验结束后,老师则要求幼儿回家后将生的鸽子蛋、鹅蛋分别放在盐水和糖水中观察其沉浮的情况;或将熟的鸡蛋、鸽子蛋或鹅蛋放在盐水和糖水中,并观察其沉浮的情况,然后思考所观察到的现象。再如,在上完《神奇的不倒翁》这门课后,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回去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教教自己的爸爸妈妈如何制作不倒翁,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做才能把不倒翁推倒?在上完《水中盛开的睡莲》的科学课后,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家尝试用更多不同材质的纸,折出不同形状的小花,观察并比较哪种材质的花儿开放较快,哪种材质的花儿开放较慢。

(四)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其感受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学会用正确话语表达自己操作实验过程的真实感受,授课教师会提问孩子。比如,讲授《生鸡蛋的沉浮》,当老师根据实验的步骤提问孩子,未加盐前为什么生鸡蛋在装有清水的杯子底部?孩子的回答是:“鸡蛋太重了”“鸡蛋变大了”。接着老师放入食盐搅拌后,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位置,这时有的孩子说:“鸡蛋漂起来了”“鸡蛋飞起来”。接下来,老师再问,为什么鸡蛋会“漂起来呢?”有的孩子说,因为“鸡蛋变轻了”“水杯中的水变白了的原因”。待孩子们回答完毕,老师再告诉孩子答案。实验结束后,老师也给予孩子2~3分钟思考其操作实验过程的感觉,然后让孩子到讲台讲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这个实验很好玩。”有的孩子则说:“这个实验很有趣”。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幼儿说什么样的答案,老师都不否定,而是认可孩子所表达的观点。这样既尊重孩子所发表的观点,又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表达愿望和积极性,较好地培养了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专业术语,以及对实验操作过程或感受的描述。

二、实验成效与不足

(一)成效

通过为期一年的幼儿科学实验,该班幼儿在手指、手部、手臂等大小肌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他们折叠、裁剪、绘制、切割、粘贴、拼凑、拉伸等动作都越来越灵活和协调。不仅如此,孩子观察、想象、记忆、理解、对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然,孩子通过以上9次实验课的亲自操作活动,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探究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愿望。

(二)不足

尽管如此,我们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较多的问题,如《神奇的不倒翁》这个实验,要求孩子自己裁剪纸张,然后卷成一个圆锥并将其盖在放有橡皮泥的半个乒乓球上,这几个步骤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难,最终多数孩子是在老师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下才把实验完成了。这也反映我们在拟定主题时,没有事先了解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今后进行幼儿科学实验需要注意和调整的地方。此外,当我们允许孩子带着所制作的蝴蝶到操场上去放飞而切实感受风流动对物体的运动时,安全防范措施关注不够,个别幼儿在边跑边放的过程中,差点撞在操场边上的木头柱子上,这些都是以后需要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不倒翁鸡蛋幼儿园
笨笨熊“说”不倒翁
可爱的不倒翁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神奇的鸡蛋画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为什么不倒翁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