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8-02-09 18:15陈志军胡石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钠尿肽生期B型

胡 群 陈志军 王 谦 胡石磊

(岳阳爱康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围生期心肌病指的是出现在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的孕产妇中,该疾病虽然发病概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发生则会对母婴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据相关报道指出,围生期心肌病病死率为20-50%,围生期心肌病一般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原因而引发临床症状,于心内科就诊,传统上以抗心衰治疗为主[1]。围生期心肌病的出现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另外也可能与妊娠期异常血流动力学相关,硒缺乏也会导致该疾病,近些年与围生期心肌病相关的研究得到一定进展。

1 诊断

围生期心肌病以左心室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悸、咳嗽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将会向难治性心力衰竭发展,甚至死亡。围生期心肌病早期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类似于正常妊娠血容量增加引起的相关症状,因此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现象。所以针对疑似病例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在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中,心脏超声检查、B型钠尿肽前体/B型钠尿肽检查可作为重要方式之一[2]。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了解,还可以对室壁运动进行了解,另外还可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了解,观察到附壁血栓情况。B型钠尿肽前体/B型钠尿肽检查可以对心衰情况进行了解。B型钠尿肽可以将左心室功能变化反映出来,作为特异性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心肌受损程度显示出来,B型钠尿肽水平与心肌受损程度成正比。B型钠尿肽还可以对治疗有效性进行评估,若治疗有效则其水平将会降低,所以在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诊疗中,B型钠尿肽均可以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但这一指标并非特异性检测指标[3]。有研究指出,产科医生需要注重孕妇的主诉,特别是围生期心肌病孕妇。

2 治 疗

围生期心肌病的传统治疗是以标准抗心衰治疗为准,主要包括强心治疗、扩血管治疗以及利尿治疗等,扩血管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但这些药物对孕妇而言均为禁忌药物。在妊娠晚期,小剂量地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较好。拉贝洛尔不仅对β受体有拮抗作用,而且对α1受体有拮抗作用,对胎儿肺成熟有促进效果,妊娠期应用相对安全。妊娠期还可以应用异山梨酯、肼苯哒嗪。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硝普钠为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无心肌负性肌力特性,妊娠后可以用。在强心药物选择上,一般可选用小剂量地高辛,其应用安全,但需要注意用药剂量的控制,如果使用过量则会造成不良预后[4]。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剂量地高辛持续应用6-12个月,可以有效降低围生期心肌病的复发。在利尿剂选择上,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相对安全,但孕期不适合应用螺内酯。另外,左心室射血分数在35%以下的患者容易出现血栓,需要给予抗凝治疗,可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娩前需要停止用药12-24小时,生产之后可应用肝素、华法林。除抗心衰治疗之外,溴隐亭的效果良好,其属于多巴胺受体D2激动剂,对垂体及组织中泌乳素释放有抑制作用。据相关研究指出,围生期心肌病小鼠模型中应用溴隐亭治疗,结果发现其心肌损害症状得到一定逆转,不仅增加了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而且减少了氧自由基,减少了纤维化程度,由此可见溴隐亭对氧化应激-组织蛋白酶D-16-kDa-PRL级联反应有阻断作用,可以使16-kDa-PRL生成减少,进而对围生期心肌病病情进展有阻止作用。有研究指出,溴隐亭可以作为标准抗心衰治疗的有利补充,可以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改善,还可以使左心室射血分数得到改善,进而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分娩结局得到改善[5]。不管是有明显症状的急性心力衰竭,还会症状不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单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效果一般,而与溴隐亭联合应用之后可取得显著效果,使病死率降低,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改善作用,对围生期心肌病复发有预防作用。溴隐亭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但需要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重视,若出现以下情况应避免使用,如高血压控制不佳、妊娠期高血压、分娩后高血压等,溴隐亭小剂量应用并无明显不良事件,但经过治疗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对于此,有学者在动物实验中指出在围生期心肌病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组织蛋白酶D-16-kDa-PRL级联反应可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下调,将会造成围生期心肌病心肌病理性变化,同时还指出miR-146a阻断剂可以避免转录激活因子3基因敲除雌性小鼠发展为围生期心肌病,同时不会影响其哺乳能力,由此可见miR-146a阻断剂能够经过此种方式使溴隐亭的有效作用得到发挥,同时将其不良反应予以阻断,使溴隐亭治疗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miR-146a阻断剂可能会作为围生期心肌病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总之,溴隐亭对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有辅助作用,若患者早期诊断,则早期采取对应治疗,可以使母婴预后得到改善。

3 结 语

综上,围生期心肌病属于特发性心肌病之一,临床诊断以排他性诊断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过程中避免与妊娠致血容量增加发生混淆。针对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治疗,传统治疗主要是心力衰竭药物,但在药物选择上应将胎儿毒性考虑在内。溴隐亭对围生期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级联反应有阻断作用,因此可以作为辅助药物进行治疗。同时miR-146a可能作为特异性检测指标之一,有望在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中应用。

猜你喜欢
钠尿肽生期B型
验 血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
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意义分析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中B型钠尿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尿肽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