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2-09 18:35田艾令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体育同学

◆郭 娟 田艾令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八一希望小学)

体育课堂是教授同学们体育知识的重要课堂,在课堂上不仅能够使同学们掌握到基础的运动知识以及训练技能,还能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体育知识教学方式,消除同学们的畏课心理,使同学们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给以后的身体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体育兴趣的特点

1.多样性。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还处于爱动爱玩的阶段,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会对很多方面产生兴趣,如好奇兴趣、运动兴趣、模仿兴趣以及冒险兴趣,等等。因此,体育教师们应当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以此来提升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喜爱,从而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2.普遍性。体育兴趣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兴趣心理;二是他们的兴趣心理不仅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课堂以及学校外部表现出来的。

3.选择性。生理方面的成熟会使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男同学会很大程度的加大自身的活动量,爱好灵活、敏捷以及竞技类的活动,如篮球、足球、跑步等。而女同学则更加爱好姿势美观、好看的运动项目,比如跳绳、踢毽子以及羽毛球等。

4.不稳定性。小学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被磨灭或被其他事物所代替。在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下,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训练的,不过仍然有一些同学会对体育训练产生排斥心理。比如,爱美的女生们会对那些又脏又累的体育项目极为反感。

二、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意义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比较小,都处于爱玩、爱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对新型的体育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兴趣,不过却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兴趣的不变。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小孩子对每一样东西都有兴趣,认为他们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不用被激发,就会有很大的兴趣。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通过对小学学生的生活规律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很多小学学生都会对体育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却不会长时间的保持对单一体育项目的兴趣,他们会对新型的运动方式、体育活动以及训练设施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小学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兴趣选择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因素,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做好对他们的兴趣引导工作,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让他们在课下也能够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接受的高质量的体质教育,使他们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不断地激发与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知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由此可见,教师们不应研究怎样去教学生,而应研究怎样让学生去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起着代表性作用,教师的个人素质、言谈举止以及道德修养都会被同学们所模仿,直接影响着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对同学们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时刻保持教师责任感。在体育训练教学中以优美、熟练的引导动作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的穿着,杜绝衣冠不整的穿衣行为,保持衣着整洁干净,保持良好的形象气质。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还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同学们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体育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2.体育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体育环境主要分为两种类,一种是场地环境,一种是同学们的心理环境。场地的环境主要有场地内的体育设施、场地大小、场地颜色以及周边绿化等。因此,在场地建设阶段,需要根据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场地进行设计,确保其能够调动同学们的体育兴趣。心理环境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心理情况,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教师还需要根据同学们的心理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竞技教学等。使用游戏教学方式能够使同学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体育知识,有效提高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用竞技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同学们的争强好胜心理,在与同学们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到竞技的乐趣,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从而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四、转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小学体育教育达到我国素质教育的标准,学校应当重视对体育场地以及体育教学制度的建设,对同学们的兴趣方向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来对自身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更改,使体育课程往同学们的兴趣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使他们能够自主、积极的学习体育知识并加强体育锻炼。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角色转换,给他们留出充足的自我表现时间。让他们学会对自我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使他们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使他们的体育动作与各项技能都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在组织进行跳远游戏比赛的时候,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并排列为整齐的四个队伍。游戏开始的时候,各组的第一名成员开始起跳,根据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评判出四人中的第一名,然后进行各组第二名成员的起跳,依然根据他们的成绩评判出第一名。就这样依次进行,直到全部跳完为止,最后看哪一组中的第一名最多,第一名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每一位参与竞赛的同学都会具有很大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身体潜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让他们在学会基础训练技能的同时,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叫我学”改变成“我要学”,用主动学习来代替被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步骤能够让教者得心应手,让学者心情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

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他们的各方面需求,就能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高,使得他们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凤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16) :90.

[2]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148-149.

[3]王立军.探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19-20.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体育同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