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18-02-09 18:35◆张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民族素养

◆张 朋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转变教学思路进行新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得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想要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运行,必须走好美术教育这一关键步骤。总结多年的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经验,单一的进行绘画教学或者图片欣赏环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民族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起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述,并对小学美术教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授课能力、专业素养都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授课能力以及其知识储备量都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校对于现在的小学美术教学认识不够全面,对其重视程度也不足,甚至个别教师本身对于自己所授科目也没有太多的热情,教学准备不够充分,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也不足,这都导致了小学美术教学的迟缓,对于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当加强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民族文化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师个人也应当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增加教师的授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小学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通过美术教学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交流、传播的手段,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其划分形式也有很多种,但都作为可视性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会一些基础的鉴赏能力,这些作用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美术与人文、环境、社会的多种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文化,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中国的美术作为延续多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各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因此,美术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来学习、保护和发扬。在小学美术教学课本中,比较系统的将美术进行模块分类,让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和学习。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讲解和美术作品欣赏以及学生自己进行绘画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祖国的山河湖海、民族特色,了解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样即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使得学生能够提升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树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我国的民族文化在美术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绚丽的唐三彩、中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庄严震撼的敦煌壁画,又有古中国的园林设计、宫殿楼阁,还有华服配饰、玉石雕刻以及书法文化……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民族特色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都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伟大的创造力和艺术性。将民族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欣赏我国的灿烂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畏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巧妙推荐,以及多样性的教学形式,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通过美术图片的展示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对于不良文化的影响也能自觉抵制。

三、结论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美术教学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只有理性的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才是对于民族文化的最大尊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民族文化意识,从而推动我国新一代对于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才能切实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姜影.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6,(25) :208.

[2]周月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160.

猜你喜欢
美术民族素养
我们的民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