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健康调适与对策研究

2018-02-09 18:35孙莉莉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鼻孔攻击性青少年

◆孙莉莉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实验小学)

青少年在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类:自卑、孤独、逆反、挫折、神经衰弱、恋爱、嫉妒、抽烟饮酒、厌学、人际关系等。心理调适是指教师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运用科学技能手段和方法,引导他们客观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环境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进而使其保持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与情绪,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要以“分层法”等多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智能优势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在青少年青春期心理调适工作中,教师同样需要秉承尊重需要的原则,针对不同的青少年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才能够真正发挥心理调适工作的效用。

就比如我校有两个男生都存在攻击性行为,两个人都喜欢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同学。一开始,每当这两个学生出现了打架、逃学、毁坏物品行为的时候,我都会十分严厉的批评他们,但是,同时我也会认真分析这两个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根本原因所在。其中,同学甲是因为自己的父母离异,因为缺少家庭温暖,在青春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变得喜好逞强斗恶。同学乙是因为受到一些电子游戏的影响,被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因素激发出了自身的好斗因子,进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在认真分析了原生家庭原因和青春期学生的认知模式,先对同学甲进行心理疏导,希望他能够放下对家庭的芥蒂。对于同学乙,我通过指导他多读书、参与课外娱乐活动等,帮助他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游戏中转移到健康的娱乐活动之中,用认知、转移、升华、宣泄等自我管理情绪的方法,渐渐消除电子游戏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我还与这两位同学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让他们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增加亲子活动的频率,希望用亲情来补足这两个学生内心的空虚。同时,学生家长要懂得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以能够让学生真诚接受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逐渐解决他们人际关系和攻击性问题。

二、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调适能力训练

众所周知,大班额已经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基本现状,单纯靠教师来调试所有的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不现实的。另外,教师的指导与调试都是帮助青少年解决青春期问题的外来助力,要想真正解决心理问题,必须依赖青少年的自我调试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行训练并教会学生掌握青春期心理调试放松方法:

1.呼吸放松——鼻腔呼吸。在舒适的位置做好,姿势摆正,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前额上,用大拇指按压住右鼻孔,然后左鼻孔缓慢地轻轻吸气,在用无名指按压住左鼻孔,同时将将大拇指移开打开右鼻孔,由右鼻孔缓慢地尽量彻底的将气体呼出,在用右鼻孔吸气,用大拇指按压住右鼻孔,同时打开无名指,再用左鼻孔呼气,由此作为一个循环。

2.肌肉放松法:把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摘下来,放在一边。坐在椅子上,头肩靠在椅背上,胳膊和手放在扶手上或自己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脚尖略向外倾,闭上双眼,这是你放松的坐在椅子上。现在开始握紧拳头,握紧,再握紧,注意有什么样的感觉,体会紧张的状况,然后放松,再放松,反复做肌肉放松训练。

3.想象放松法。找一个曾经经历过的、给自己带来愉快的感觉,有着美好回忆的场景,可以是海边、草原、高山等,有自己多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去感觉、去回忆。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心理问题调适工作。就比如大多数的青少年的性格比较焦躁,还易于冲动,所以我常常让学生们在情绪爆发之前深呼吸,或者到操场上跑步,使他们先懂得冷静,避免在冲动的时候做出令自己后悔终身的决定。另外,我会时刻鼓励、关爱他们,希望他们也能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的同学甲与同学乙,我专门为他们制定了两份成长变化记录表,将他们每一次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时间与原因记录下来,这两个学生会发现,他们暴怒、打架斗殴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周期越来越长,而这对于这两个学生的鼓励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因为他们会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对于自控、自制也变得更有自信。

三、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与学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生的问题“植根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表现于社会”。引导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家庭教育的“隔代抚育、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教育的模式对孩子会造成人际关系冷漠、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失衡现象。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四个缺失(文化含量的缺失;共同时间的缺失;情感支持的缺失;家庭民主的缺失)三个不和谐(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投入中物质投入与精神投入不和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和谐)。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中孩子成长阶段重要性,“母亲焦虑、父亲缺失”会造成孩子失控、敌对、偏执人格发展的障碍。辅导家长有效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呼吁母亲素养工程;学习型家庭;温暖和睦家庭,注重青少年的品德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为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可磨灭。因此,学校要懂得结合家长,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除此之外,青少年不愿意向家长倾诉自己的成长问题,拒绝与家长进行沟通也是青少年的青春期心理调适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家校合作提上日程。

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与自己的母亲的关系很差,自从进入青春期以来,这种逆反、反感母亲的情绪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总是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孩子的一切行为,这让这个学生感到家庭氛围十分沉闷、压抑,也完全感受不到母爱。之后,我便与这个学生的母亲进行了沟通,希望她能够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懂得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同时还要将眼光放宽,懂得为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间,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业余爱好,不要总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等。在与这位母亲进行了多次沟通之后,这位母亲渐渐接受了现在的素质教育,也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而这个学生人格也变得更加完善。

总而言之,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大变化时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同时又容易受到很多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能够客观评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归因来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使青少年的人格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程琛.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情绪和情绪调节特征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佘双好,马国亮.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J].青年探索,2010,(5) :85-91.

[3]李江华.改变错误认知 增强改造信心.社会心理科学,2008,(96):82-85.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8.114-129.

猜你喜欢
鼻孔攻击性青少年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动物鼻孔照
青少年发明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不通气的鼻孔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喜欢抠鼻孔的人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