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诗文教学提升作文文化底蕴

2018-02-09 18:20李丽平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古诗文意境

李丽平

当前中学生作文大多犯了“言之无文”的弊病,语言平淡无味如一杯白开水,内容空洞无物。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选入中学课本的古诗文,让学生和老师精彩地走入古诗文教学殿堂,拾掇起在实用主义盛行下逐步失掉的精神家园,还作文一片繁茂的森林。

一、关注古诗文内容情感,丰厚学生人文素养

学生写作立意不高,究其原因不是写作本身的原因,关键在于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而历经绵远时空传承下来的古诗文则是提供人文素养的重要源头。如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的“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珠玑之言传递的是满满的人文内涵。

但众多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候,往往侧重的是字词句的翻译与理解的传统教法,过多关注的是“言”而轻易丢弃了“文”,忽略了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每一堂古诗文授课,抓住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或是引发思考的支撑点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徜徉在精神养料的王国里,沉淀文化底蕴。比如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核心精神在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包含的大气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学生鉴赏分析后,并拓展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再联系时下许多人轻视生命的状态,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 “生与死”的理解。因此,关注古诗文的内容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对提升学生作文文化底蕴大有裨益。

二、品味古诗文典雅语言,感悟语言无穷魅力

古诗文语言简约凝练,跳跃铺开的却是一桢桢充满灵气的锦绣山河的缩影。比如写春景,文人墨客笔下的春秀丽明媚,生机盎然,妖娆多姿:“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美好的诗句都呈现出一幅幅春意盎然触之柔软的美丽画面,字字珠玑,让人在捧卷而读的意境里畅享一场场语言的盛宴。

选入中学课本的古诗文更是文质兼美,教师在鉴赏的时候,不要只拘泥于词句的意思而破坏了词句的典雅之美。例如,鉴赏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我把这首散曲作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典范。

首先要学生找出文中所写的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夕阳、人。

然后给这些景物添上形容词:枯萎没有生机的藤、爬满岁月痕迹的树、昏睡不知归巢的乌鸦、纤细而斑驳的木桥、缓缓流动的溪水、别人温暖的家、古朴苍凉的驿道、萧瑟凄凉的西风、羸弱而举步艰难的瘦马、惨淡西坠的夕阳、寸断肝肠的游子。

再给这些景物添上动感:枯萎没有生机的藤随风飘摇、爬满岁月痕迹的树在黄昏中叹息、纤细而斑驳的木桥唱着古老的歌、昏睡不知归巢的乌鸦做着伤感的梦、淙淙流动的水泛着微微的波浪、别人温馨的家冒着缕缕炊烟、古朴苍凉的驿道上缓缓走着一匹羸弱的瘦马,马背上承载着一个因漂泊不得归家而寸断肝肠的游子。

最后发挥想象,使用恰当的修辞,运用细节描写,将这些景物连缀成文,一篇内涵丰美的散文便呼之即出。

这样带着学生一层层品味古诗文的语言,把景物里的灵性描绘出来,让简约的语言逐渐走向丰满。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能够经常引导学生品味一场场语言的盛宴,耳濡目染,学生自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三、再现古诗文深远意境,体会文化博大精深

古诗文的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节奏、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种意境也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再现诗文的美。意境依托于意象,意象的品味,有助于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只要老师在古诗文的阅读课上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诗文的意境,学生的笔下也能流淌出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作品。

在此例举我《湖心亭看雪》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在一方狭小的亭子里,却领略到皑皑白雪之美,勾勒了一个空灵之美冰清玉洁的世界,你说得很对。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散文组成环境的哪些元素?

生:写到了这样一些元素:雪、湖、舟、云、山、水、雾凇、长堤、暮色、饮酒人。

师:如果给这篇散文所描写的美好画面命名的话。你将如何表达呢?请大家拿起笔,用“ 图”的形式写一写,注意用语简洁,富有文学性。

生:大雪纷飞图,雾凇弥漫图,湖上影子图,对酒畅饮图。

师:通过这样的概括,大家有没有发现张岱散文的特点?

生:擅白描手法,你看湖上影子图,那若隐若现的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小舟,两三粒人,极好渲染了大雪几乎覆盖世界的情景。

生:绘如画之景,虽是用不加装饰的白描手法,然而描绘的景也是如诗如画。

生:隐心中之情,作者用白描手法不仅仅是在描绘眼前的雪景,还彰显了他内心也是苍白的,因为老师您在介绍写作背景的时候说过,作者是寄居于此,而家国已亡。

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来补充一点,张岱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他的作品《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都著一“梦”字道出作者的家国身世。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对亡明的特殊的情怀,这种丧国之痛故国之思在面对空灵的雪景时候,更觉得自己遗世独立。

师:作者在文中对西湖的美好景象进行了具体描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描述,该怎么说?

生:如柳絮般飘飞的雪让西湖寂静无声无迹,弥漫的冰花装扮了一个清冷的世界,天地之间只剩下雪共长天一色的空茫。

师:我们还可以把对酒畅饮连起来理解。

生:白雪纷飞的寒意,湖上人鸟声俱无,冰花衬托的清冷,天与地相接的辽远,一叶小舟穿过湖面的动态,遗世独立伤感之时,遇到铺毡对坐的知己,痛快地畅饮几大杯,和他们一起在酒的香味里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师:不错。我们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把张岱这篇散文用你的言语描绘出来。

这个教学片断从注重字词翻译的传统教学走出来,注重文言文意象的分析和意境的品位,把意象折射的意境美层层挖掘出来,再在意境美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以言简义丰的古文为母版,提升作文的审美情趣。

古诗文内容博大精深,情感积极昂扬,语言典雅凝练,意境深远脱俗,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辉。以雅致的美的姿态走入古诗文的殿堂,在那份囊括宇宙的博大情怀里,在那场典雅清丽的语言盛宴里,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功底深厚的作文梦想。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古诗文意境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