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18-02-09 18:20谭志永向远虎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鄂西土家土家族

谭志永 向远虎

一、丰厚奇特的地方民族文化

鄂西地区主要包括恩施、襄阳、十堰、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主要生活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达5.2%,在少数民族中以土家族居多,是我国重要少数民族聚居区。

在鄂西精彩纷呈的地方文化中,尤其以土家族民族民俗文化最具个性风格。也正是由于此地土家族奇异的文化,让整个鄂西地区文化形成了“瑰丽”与“迥异”的气质。

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厚,形式富有变化,风格独特多样。

在宗教信仰方面,土家族先民保持着原始宗教的信仰的特征。土家族在信仰方面经历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如土家族“祭风神”,还建有“风神会”。随着封建文化的影响和传入,道教和佛教传到这个地区,形成了古今结合、汉土结合、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格局。

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代的梯玛神歌、毛古斯、傩堂戏、竹枝词、以及传到今天的民族民风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摆手歌舞、撒叶儿嗬跳丧舞、哭嫁歌、地方戏曲和独具特色土家情歌、山歌永盛不衰。

鄂西土家族的衣食住行习惯充满了山土气息和古朴风格,同样也显示了土家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古朴的风格。衣,最有特色的著名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沉淀土家族古朴的审美趣味,色彩明快,图案夺巧,制作精细,堪称一绝;食,最具特色食油茶汤,这与南方兄弟民族的油茶可谓异曲同工;住,最具特征的是吊脚楼;行,旱路的“背脚打杵”和水路“豌豆角”船成为两道风景线。

土家族以其丰厚的地方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优势资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发展动力、繁荣根本。

二、以地方民族文化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的。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的主流文化,另一个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人类社会学家把这两种文化看作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深层文化理念的共性,二者又是相互补充的。

我们不难发现,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个体和知识,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无论是历史古迹等显性地方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隐性的地方文化,都打上了这个地方的标签和特色。对于从小处在地方文化包围中的个体而言,地方文化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构成了个体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并最终通过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精神观念等表现出来。

纵观鄂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以及科学权衡地方文化对民族文化孕育下的个体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在民族地区推行以民族文化为内容和蓝本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当然也会让这种开发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实验。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但实际情形是,大多数农村学校,特别是深山地区的学校要么师资能力不强,不足以开发校本课程,那么对这一块热情投入不足,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参差不齐,这是新课程推进最为主要的障碍。

在鄂西少数民资集聚区推行以地方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全新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在土家族集聚区展开方言的收集与整理。虽然我们都在通行通用普通话,书写汉字,但土家语言在部分村落保存相对完好。校本课程以此为基础展开土家语言的收集整理,离析出土家族语言与汉语的不同之处,这是创新的工作,当然也是有趣,有益的工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其间,让其对自己的语言文化在内心深处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

对土家民歌、情歌、山歌以及竹枝词等文化形式的整理,编订成册,让土家儿女阅读土家先人创作的辉煌的文化文学成就。我们既要关注额梯玛神歌、竹枝词、土家文学,同样也要留意诸如土家民歌、情歌。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土家煌煌的文化文学成就,让学生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产生亲近感,在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中找到“身份”认同。

如果说土家语言、土家文学等较多的还只是静态文化的话,那么以土家民俗民风展开的歌舞表现则更多的体现为活泼的动态特征。

土家人大都能歌善舞。摆手舞反映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农事舞,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土家族很多地区都在展开这种民族舞蹈教育,如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的茅坝小学,在上世纪末就在全校教授土家的摆手舞,学生在课余操习这种民族舞,不仅体态优美,极富观赏价值,而且能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能对他们所在地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巴东堂戏也是恩施土家族集聚区又一比较受欢迎的舞蹈种类。堂戏艺人用巴东方言表演一些情景故事,风趣幽默,极富地方特色。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民间故事居多,往往具有教育功能,也有剧本以历史题材、神话故事为内容。

总之,在鄂西土家族集聚区进行课程开发,要能反映出本地区的特色,把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特色之中,这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要实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那么就需要民族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既要保持国家基础教育的共性,又要包含少数民族的个性,因而民族地区学校应该彰显民族特色。

猜你喜欢
鄂西土家土家族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