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018-02-09 18:20上官乐风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概括性辨析北平

上官乐风

在传统应试教育中,高中生面临很大的高考压力,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多处于表面学习中,很多知识没有深入思考,而教师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教学关注点放在如何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运维知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受到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扩展知识容量,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

概括性思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自主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有利于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对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将归纳和概括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长期累积下,让学生不断加强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形成概括性思维,进而实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鲁迅先生作品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可以将所学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合在一起,把握与领会鲁迅现象作品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深入到思想情感中,为本文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全面了解鲁迅,构建系统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认识鉴赏水平,也在回忆与复习中,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畏惧心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善于归纳比较,培养学生的辨析性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生语文思维训练的目的,要设计比较辨析环节的,在此过程中,促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和加强学生严谨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和辨析,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方式发现事物的异同点,这会扩展学生思维宽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实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想北平》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林语堂眼中的北平和老舍心中的北平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后,知道林语堂写的是北平是富丽堂皇、气宇轩昂,有宫殿御园古物古玩,因为林语堂是坐黄包车上学的人,而且他也不是北平人,所以他对北平是以欣赏者的态度写的,和老舍已经与北平融为一体的血肉相连的感情是不同的,让学生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并掌握本文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思维能力。

三、深入探索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主要来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引导,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无限,想象力中包含着世界一切事物,形成知识演进和形成的根本动力。对此,学生要发挥想象力,借助各种途径进行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目展开想象,提出题目和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个性独特的说明文,文章中展示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公园景观设计,表现的是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和因为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表达了设计师追求时间的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思想。它的设计形式与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景观设计很不相同,它更多地吸取了现代西方景观设计,特别是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的手法,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善于归纳比较,培养学生的辨析性思维,深入探索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概括性辨析北平
北平的秋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遥想右北平(散文)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