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018-02-09 18:35李全云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李刚全班学生应用题

◆李全云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移民小学)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学应用题教学过于机械化,题量过大

以某小学一年级二班为例子,该班级的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应用题教学,当这位数学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教材中归一问题的时候,他给小学生布置了大量了的应用题,一部分小学生为了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他们牺牲了自己的课间活动时间,还有的小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排斥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完成数学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将生活融入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与计算题、填空题不同,它是以一段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小学生解答,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应用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题教学中,情况并不乐观。例如,当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归一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灵活地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题目当中。数学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归一问题,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学习之前,大家先记住黑板上这几个重要的数量关系。”数学教师用手指了指黑板上提前写好的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当学生对归一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数学教师给学生们展示出了一道应用题:买5圈铁丝要0.6元钱,那么请问多少钱能够买到十六圈一样的铁丝?尽管铁丝是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但是由于小学生对此缺乏了解,该应用题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数学教师将铁丝换成学生经常使用的铅笔,该节应用题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够有所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师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计算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占据了所有课堂时间。例如,某学校一数学教师在讲解归总问题这部分应用题的时候,他将归总问题的有关数量关系写在了黑板上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讲解完以后,这位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应用题:陈芳每天读26页书,13天就读完了《致青春》这本书。李明每天读38页书,请问李明要花多少天可以读完《致青春》?当学生看完应用题以后,数学教师说到:“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归总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来解答这道应用题。”全班学生非常认真地思考着这道题目,有的学生已经有了眉目,数学教师突然说到:“好啦!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一起解答这道应用题。”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数学教师并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解题时间,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对数学应用题失去兴趣,他们在课堂上也不再愿意积极开动脑筋。

二、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方式要灵活,避免机械化教学

机械化的应用题教学不利于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实现应用题教学的灵活性,具体措施有:第一,布置适量的数学应用题。例如,当小学数学教师讲解完和差问题这部分应用题的时候,他应当对这部分的解题特点进行总结,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时间来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避免题海战术。第二,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多数数学教师都是通过板书的方式来教学,还有的数学教师是通过投影的方式来教学,这两种方式都比较耗费课堂时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应用题教学当中,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优化应用题教学。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差倍问题这部分应用题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教学。数学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差倍问题,大家请看数量关系。”数学教师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上是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随后,数学教师为全班学生简单分析了课件上的两个数量关系,分析完以后,数学教师点击了一下幻灯片,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道应用题: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子树,苹果树是梨子树的3倍,苹果树比梨子树多了124棵,请问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子树?全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地思考着这道应用题,不一会儿,李刚同学举手回答到:“老师,我算出来了,苹果树有186棵,而梨子树有62棵。”数学教师微微一笑,说到:“非常棒!那么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解答出来的吧。”李刚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整节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灵活性。(二)将数学应用题与小学生的生活巧妙结合起来

想要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数学教师就应当将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巧妙结合起来。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相遇问题这部分应用题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内容。数学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相遇问题,这部分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好吗?”学生回答:“好!”数学教师继续说到:“非常好!在解答相遇问题有关的应用题之前,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除以甲和乙的速度和,总路程等于甲乙速度之和乘以相遇所花费的时间。”数学教师一边说着一边给全班学生展示数量关系式,当全班学生都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之后,数学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一道应用题:李刚和王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在学校操场跑步,操场的周长是四百米,李刚每秒钟可以跑5米,而王明每秒可以跑3米,李刚和王明起跑地点一样,但是方向相反,请问李刚和王明第二次相遇需要多长的时间?全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满脸疑惑地看着数学教师,还有的学生在埋头计算,过了十分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已经解答出来了呢?”此时,陈晓同学举手回答到:“老师,李刚和王明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要花费的时间是100秒,我是用四百乘以二,然后除以五加三。”数学教师微笑着点头:“正确,非常好!”在接下来的应用题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数学教师也对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进行了调整,这就使得小学数学应用题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值得其他数学教师借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题、应用题、填空题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其中,应用题能够综合反映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计算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措施优化应用题教学,如生活化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避免机械化教学等,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35).

[2]汪春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J].才智,2013,(34).

[3]陈春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4]邢艳春,段君丽.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猜你喜欢
李刚全班学生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The Channel Tunnel
李刚作品
我又没有一千万
你捡到钱了
利息
太阳生病了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