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智能手机积累作文材料方法

2018-02-09 21:54贾丽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作文材料

◆贾丽丽

1 前言

作文需要材料,材料需要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写作时才能有事可写、有景可绘、有情可抒,从而让学生喜欢作文。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到头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材料积累,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针对这种现状,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积极引领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搜集和积累作文素材,可促进有效解决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

2 智能手机在作文材料积累中的优势

传统的作文材料积累方式,一是靠观察与实践,二是靠阅读报刊书籍。第一条途径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活跃和提升思维能力;第二条途径能使学生从中获取较多的语言储备,但容易受阅读材料的制约,使材料的积累缺乏广度和现实感。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连接,相当于一个微型电脑,既方便携带,又能够搜索、储存、下载互联网上的各种学习资料,从而拓宽了材料搜集和积累的空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在积累材料方面,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而智能手机上的网络信息,不仅仅是以文字、表格等形式呈现,很多是以声音、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更具有趣味性。如百花盛开的春天、群星闪烁的夏夜、果实累累的金秋、大雪纷飞的冬日等,这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材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而且能在一定程度弥补学生生活体验的缺失,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体验,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拓宽材料积累的广度互联网上的信息非常丰富,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既有历史资料,又有时事新闻;既有自然美景,又有异国风光,还有农林园艺、工业技术、动物世界、寻医问药、烹饪技巧等各种资料,有利于学生搜集和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

有利于获取新鲜的材料智能手机中的网络信息不但包罗万象,而且新鲜、新颖,涵盖了学生关心的所有话题,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使作文充满时代性。如一场大雪过后,网上立即出现《最美扫雪人》的文章:

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清晨起来上学时,发现道路上的积雪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是谁这么早干的呢?是环卫工人,是那些不怕寒冷的环卫工人从早晨4点钟就开始上街扫雪、铲雪。看着视频中他们不停地扫雪、铲雪的身影,听着铁锹击打路面的声音,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觉得他们格外可爱可亲、可尊可敬。是他们及时清除了道路上的积雪,才使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安全地上班、上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呵护着城市的安全和美丽。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这种新颖的材料,贴近学生实际,既能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作文时随时模仿和应用,使自己的作文充满生活气息。

形式灵活而快捷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应用不受固定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学生在课间、睡前以及在等车、坐车等间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材料进行阅读,因而非常灵活;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应用还具有快捷性的特点,学生只要随手在百度中输入“网络与作文”,就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并通过链接快速切换到所搜索的主题,使素材的搜索具有前所未有的快捷,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直观地获取所需要的素材。

3 利用智能手机积累作文材料的具体方法

浏览网页,积累时事新闻和评论材料时事新闻反映的是人们目前最关注的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大众的注意,如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下水、中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以及“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人物”等。同时,在很多新闻的背后,一般都附有作者的评论。如《献爱心不能流于形式》这一则新闻的后面,就附有编者的评论:“献爱心如同一剂营养品,出发点总是有益无害。但再好的补品也要循序渐进,一股脑地灌下去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尊老敬老决不能仅仅流于物质需求的表面,更要用心给予精神层面的关怀。忽冷忽热的心理落差容易让老人心寒,持之以恒的慰问才能让他们感到温暖。”阅读和积累这些热点评论,有利于学生通过审视或思考其中的精辟观点,在作文时加以引用,增添作文的灵气,提高作文的质量。搜集和积累这些材料,只要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就可以做到。

积累“百科”材料网络中的素材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经济等内容,通过搜索,可以随时阅读和积累。

1)积累历史典故。积累一些历史典故,既能丰富作文内容,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如在搜集读书方面的典故时,只要打开“百度”搜索,就可以了解到开卷有益、韦编三绝、一曝十寒、铁杵磨成针等典故的详细材料,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为作文增光添彩。

2)积累科学知识。积累科学知识,不仅能使作文充满科学探究色彩,而且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丰富作文形式。如“克隆”一词,学生通过网上查阅,不仅懂得了关于克隆方面的知识,认识了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还知道了我国研制出的第一头克隆牛,了解到在老鼠身上可以克隆出人的耳朵等。

3)积累名言名句。名言名句一般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具有一矢中的作用,如果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可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使作文显得观点鲜明、针对性强。而网上具有海量的名言名句,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利用空闲时间阅读,通过日积月累,达到“汇成江河”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建立资料库的形式,把搜集到的名人名言分类保存下来,以备日后应用。如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董仲舒的“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毛泽东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巴金的“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等等;

又如歌德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海伦·凯勒的“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培根的“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门捷列夫的“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等等。

4)积累一些著名人物的材料。很多中外著名人物在教材中经常出现,学生日常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雷锋、马克思、列宁、爱迪生等。对于这些人的详细资料,学生一般了解甚少。因此,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查阅,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满足学生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在作文时通过灵活应用,使作文内容充盈厚实。

5)积累一些影视人物材料。有很多影视人物是学生喜欢的偶像,如《小兵张嘎》中机智勇敢的张嘎、《亮剑》中大智大勇的李龙云、《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木偶奇遇记》中诚实的木偶孩子匹诺曹等。搜集和积累这方面的材料,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充满新意,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积累地方材料地方材料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名人轶事以及民间艺术等。对于这些材料的积累,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通过下载地方网站的方式进行搜集和积累。

1)搜集和积累当地的美丽传说。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些生动有趣的传说,搜集和积累这些传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作文锦上添花。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因为其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使文章增色不少,不仅充满了神秘色彩,而且进一步说明了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笔者的家乡也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琴女”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会弹琴的仙女,她私自下凡,与岛上一位青年渔民结为夫妻。丈夫每天早上出海捕鱼后,仙女傍晚时分就站在海边弹琴,盼望丈夫寻着琴声归航。玉皇大帝知道后大为震怒,就让海龙王兴风作浪,把小伙子的船掀翻了,而琴女则一直在海边弹琴等丈夫归来,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老去。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琴女,便制作了一个雕像,就是现在的琴女像。

2)搜集和积累当地的特产或风味小吃。积累一些当地的特产或风味小吃方面的资料,也是丰富作文内容的一条有效途径。如通过网上查询,学生了解到青岛地区的特产有胶东大白菜、胶东大姜、胶东花生、大泽山葡萄、灵山岛海参等,特色小吃有辣炒蛤蜊、面条鱼、胶东大馒头等。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地方材料。在积累这方面的材料时,可指导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把感兴趣的材料归类整理后进行保存。这样既可以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又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作文时就能做到厚积薄发,再也不愁无话可说了。

4 结语

作文材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经常性地积累,才能形成雄厚的储备。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可以使材料的积累方式更加方便和灵活,相信只要积极探究智能手机的有效应用方法,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作文材料
智能手机是座矿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