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开放大学的下一步发展*

2018-02-10 12:58
中国远程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贵校大学发展

介绍

自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运行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当然,也有几个机构声称自己为开放大学,如1858年成立的伦敦大学外部考试系统、1948年以后(结合了远程教育方式)的南非大学等。然而,被认可的采用远程教育作为单一教学模式的开放大学,其历史大约为50年。在开放大学成立后的十年里,远程教育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早在1981年,约翰·丹尼尔爵士(Sir.John Daniel)和斯特劳德(Stroud,M.A.)有感而发:

教育界的一场革命被形象地夸张为,世界各地资深的学者们怀着朝圣的心情飞往弥尔顿·凯恩斯,流连在拔地而起的英国开放大学校园,不同政治色彩的政府认为在本国教育领域建立开放大学就如同在建立航空业一样能够彰显自身的国际地位,各界都支持类似的项目。

在自此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大约有60所开放大学或者叫作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机构陆续建立起来。其中,亚洲开放大学数量最多,其次是欧洲和非洲。相对其庞大的人口而言,拉丁美洲单一模式远程教育机构非常少;有些远程教育知名的国家在最初阶段根本没有采取单一模式,如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当然,这些国家有非常多的远程和在线教育,在过去十年左右也成立了许多新的在线学院和大学,其中大多是营利性机构,主要开设与工作相关的课程。

在早期,从开放大学运动本身就产生了对这种模式的优势及其未来可持续性的批判性评论。到1982年,基更(Keegan,D.)和鲁姆勃尔(Rumble,G.)就在其关于世界开放大学的早期著作中提出诸如“单一模式开放大学能否生存”“单一模式开放大学是否真有存在的必要”等问题(Keegan&Rumble,P.243)。随后,在另一部关于开放大学的文集中,马格里奇(Mugridge,I.)提出“大学教育的未来,特别是采用远程方式的大学教育的未来,不取决于那些为大规模学生提供教育的大型开放大学,而取决于那些小型教育机构的延伸网络”(Mugridge,1997,P.169)。

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一些国家的开放大学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巨型大学,学生人数以百万计,著名的有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ndira Gandh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IGNOU)、中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China Centr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CRTVU,即现在的国家开放大学)和土耳其的阿纳多卢大学(Anadolu University)远程教学部。

为此,丹尼尔给大型开放大学做了分类并创造出“巨型大学”这一术语用来描述拥有十万以上学生的开放大学。他指出巨型大学除了具有成本优势和在学习技术上的先锋性创新能力外,竞争优势是其迅速发展的核心解释。同时,他认为与之竞争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对在职成人或无法进入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教育方面鲜有策略(Daniel,1996,p.71)。

根据丹尼尔提出的开放大学竞争优势的核心观点以及泰特(Tait,2008)的进一步论述,我们归纳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开放大学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愿景与使命:以开放和获得教育机会的理念,勇于倡导并践行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2.教学创新:接收非传统学生入学,这些学生通常是在职或有家庭责任在身的,他们需要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其教育需求;

3.学习技术创新:最初学习技术的创新是结合广播电视并基于教学设计的创新发展,如今则结合了在线教学、同伴学习、开放教育资源、慕课和其他网上活动;

4.教育服务创新:教育服务企业化方式管理的发展为大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显著的规模:打破手工技艺传承的教学模式,构建迄今为止无法想像的大规模的大学体系。

然而,现在这些竞争优势却被极大地削弱了。在高等教育文化氛围发生改变,开放大学已能够比较称职地承担其责任的时候,其他(类型)大学,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院校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正在把以上实践纳为己用(Scott,1995,P.47)。最近,至少有4所开放大学,或者因为面临竞争挑战,或者因为自身的不良表现,面临关闭或合并的威胁。

本文旨在为全球开放大学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面对这些战略挑战、如何获得发展机遇提供讨论框架。

当前问题的分析

为了能够给本次多伦多圆桌会议提供一份可供讨论的基础材料,我们向具有ICDE会员资格的所有开放大学或远程教育机构的领导者们发出了邀请,通过访谈的形式请他们提供信息(详见附件1的访谈问题清单和附件2的参与者名单)。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所大学给予了回复,详见附件2。尽管样本数量有限,代表性有欠缺,但以下概括的确对当下的相关发展、机遇和战略挑战提供了真知灼见,并提供了问题的讨论框架。所收集到的信息以如下题目呈现。

1.背景分析

学生数量趋势:没有显示明确的模式,不同的国家呈现多样性特征。在中等学校数量不断扩大而高等教育却又不能满足需求的国家里,来开放大学学习的人数继续保持上升,例如印度、尼日利亚和南非,这是一种主要的趋势,但并不是绝对的。在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魁北克省,选择开放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招生方面,开放大学面临着来自人口因素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学士学位层次寻求终身教育的人数不断减少,且竞争更加激烈。在印度尼西亚,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是特布卡大学(该国的开放大学——译者注)的主要生源,但由于社会对毕业学历层次要求的提升而引起学生人数急剧下降,导致大学不得不增设一系列其他专业(弥补生源不足)。英国开放大学由于英格兰政府资助政策的改变而受到重创,这直接导致英国开放大学的学费大幅上涨,造成学生人数剧烈下滑,在过去的七年里学生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另一个案例是某所开放大学在本国没有受到高度重视,这限制了其招生人数。

年龄:学生年龄趋势呈现多种变化,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将离校生年龄统计在内,但总体上是学生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也有例外情况,如在韩国25-39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呈现下降趋势,大龄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而在意大利年龄最大的学生群体是50岁以上的人群。

性别:女性学生的比例等于或超过男性学生(如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女性学生高达70%)。尽管这个统计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

教育背景:学生的教育背景呈现广泛化的趋势。但是先前教育背景较弱而注册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然而,有些开放大学对那些已经受过良好教育但希望以后能继续学习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大学收入:各开放大学获得的来自政府的资助比例差异很大。最显著的变化是英格兰高等教育政策的剧烈变动,政府削减了大部分资助,学费随之上涨。这即便不是唯一的因素,也是上述提到的英国开放大学学生数量剧减的主要原因。

开放大学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招生比例:由于开放大学之间在规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每个国家的开放大学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招生比例也同样存在巨大差异。

2.战略方向

机遇:尽管各国制度具有多样性,但我们仍可以对开放大学进行分类。有些开放大学与本国政府保持密切关系,这使得他们能够为其优先发展教育项目提供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这确保了大学的稳定和自信。有些开放大学认为他们的主要机会是继续成为本国兼职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主要提供者。意大利国际信息技术大学(The International Telematic University UNINETTUNO,UNINETTUNO——意大利唯一的一所开放大学,译者注)将其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锁定在招收国际学生并提供国际化课程上。

挑战:许多开放大学都经历着严峻的竞争威胁,这些竞争有的来自本国的传统大学,有的来自境外机构。竞争者们利用新技术迅速进入在线教育界,发展速度有时甚至超出其承受能力,它们招收在职成人学生以弥补离校生所带来的学生数量减少的缺口。不止一所开放大学注意到劣质和缺少规范的竞争损害了在线学习的声誉。有一所开放大学建立了以校园为基础的运营方式,现在其招收的人数已经与远程学生人数相当。

竞争:少数开放大学保持着稳定的地位,这或者是因为其他传统大学缺少兴趣,或者是因为政府保护了这类开放大学提供远程在线教育的特殊地位。但是,大部分开放大学都声称严峻的竞争损害了开放大学早期的地位,即那时开放大学是唯一能够提供兼顾职场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机构,也是大规模教育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

3.创新和技术

所有受访者都致力于达成在线学习并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学生支持服务的愿景,但迄今为止,开放大学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历程千差万别。然而,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开放大学都一直在追求进步。一些开放大学明确表示要致力于发展移动学习,还有一些开放大学在学习分析上取得了成就,有些开放大学也希望致力于此。在少数国家里,隐私法限制了学习分析的发展。还有一少部分开放大学已制作了慕课。只有一所开放大学声称主要致力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并且证明在课程制作上使用开放教育资源减少了时间与成本。少数开放大学宣称自己已是纯在线课程提供者或正接近该目标。有几所开放大学提到要关闭若干区域中心。只有两所受访大学明确提到在线学习教学法是大学研究的核心。意大利国际信息技术大学建立了一个国际合作伙伴网络体系,这是该校的主要创新点。还有一所开放大学的重点工作是重新考虑为在职成年学习者设计以能力为基础的学习课程。学术人员拒绝改革、教职员工的职业发展是少数开放大学明确关注的问题,就如同要提高学生数字化技能的需求一样。

4.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测评;机会;学习支持服务

有很多开放大学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增加无线网络热点的数量;建立国家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农村人口和囚犯的学习需求;降低宽带成本。其中,有一所开放大学已经接受了政府专项资金,该基金用于本校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测评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包括向在线考试的转型;整体上减少测评;使用在线评分和数字化成绩单;更多地使用自动化测评和反馈。少数开放大学认为因为教学人员的担忧导致了改变的进程放缓。

机会、开放和灵活仍然是大多数开放大学的关注点。现有的改革包括限制课程费用的上涨、开课时间更加灵活、在更大范围内建设地区学习中心、先前学习测评、难民课程、与雇主之间的联系。

大多数开放大学正在评估学生支持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数据驱动型学习分析因其灵活有效的支持方式被更多学习顾问和在线辅导教师所采用。有一所开放大学强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是未来的出路,其他开放大学持续关注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另有一所开放大学指出职业指导也需要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一所开放大学明确提到学生辍学所带来的挑战。

5.完成大众化高等教育运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出了未来优先发展框架。与早些时候提出的“千禧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不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关注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学习、终身学习和教师供给。这些目标提出各国政府在2030年要“保证女性和男性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能够享受到可负担的优质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UNESCO,2016)。

实际上,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目标意味着将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延伸到中等收入和更贫穷的国家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非欧洲和北美洲,因为后两个地方的高等教育参与率已高达85%。欧洲和北美洲在该运动中将继续处于明显的被排斥和不利地位,其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发展也面临更多挑战,因此也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显然,在欧洲和北美洲,开放大学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将与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不同,从表面上看这些地区对新的大型创新性机构,比如开放大学的需求依然是核心。

除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以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提出了质量优先发展的目标,同时要求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理念与实践”的知识与理解能力。质量体现了多方面的争议激烈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维度。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些地方的开放大学的声誉不够好。但是,开放大学可以在“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念和质量成果贡献力量,借此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既然开放大学在职学生的人数比例很高,那么在重新构建所有学科的课程、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劳动力与公民方面,开放大学就处于强有力的领导地位。

诚然,在应对贫穷方面中等收入国家和比较富裕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明显不同,通过使用创新性教育干预促进社会和经济大规模的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共同意义的任务,全球的开放大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协作将非常宝贵。泰特(Tait,2013)在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论(Sen's Capability Approach)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大学发展理念框架,该理念框架与本次讨论内容紧密相关(Tait,2013)。

结束语

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除了通过开放大学提升本国高等教育的潜能以外,学生向其他国家的流动也能部分地增加高等教育的规模;一些外国大学在当地建立校园以及实施在线教育提高参与度;当地大学使用混合式学习和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带来新的竞争。鉴于此,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开放大学能否在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一直处于最优势的位置?在过去的50年里,开放大学所取得的成就能否让全球各国政府继续将其视为促进高等教育大规模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了确保各国开放大学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够继续帮助本国政府为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上述这些问题便使得领导力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国际开放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AAOU)和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Distance Teaching Universities,EADTU)都曾致力于该领域的领导力发展,本次圆桌会议能够重新精炼和提升新项目和新活动,很有意义。从本研究中产生的相关主题包括:

• 具有挑战性的政策环境中的领导力;

• 质量与声誉方面的领导力;

• 机构改变与数字化革命;

• 机构内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力。

致谢

在此,由衷地感谢百忙中为本次调查提供信息的大学及其代表,同时对约翰·丹尼尔爵士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附件1: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开放大学领导者的问题提纲背景

1.贵校目前有多少在读学生?在读学生数量有什么变化吗?

2.学生群体构成情况(年龄、性别、先前教育等)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3.贵校的收入在政府资助和学生学费之间的比例是怎样划分的?

4.贵校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到国家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战略方向

1.贵校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机遇是什么?

2.贵校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是什么?

3.国家高等教育竞争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创新

1.最近贵校最成功的创新或发展是什么?

2.贵校怎样利用技术的各种发展成就?

3.贵校使用了哪些新的学习传播工具和资源?

4.您希望看到国家在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有怎样的提高?

5.技术改变了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吗?贵校使用的是哪种新的测评模式?

6.贵校采取了哪些具体步骤来提升入学机会?开放性与灵活性如何?

7.贵校在提升学生支持服务方面都采取什么方法?

附件2:接受采访或以书面形式回复的开放大学名单

印度安贝德卡开放大学

德国电视大学

韩国国立大学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

中国香港公开大学

以色列开放大学

日本放送大学

荷兰开放大学

英国开放大学

加拿大魁北克TÉLUQ大学

意大利国际信息技术大学

印度尼西亚公开大学

南非大学

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贵校大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写给我的信
感谢信的写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致校长的一封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中心成立发来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