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北部山区丹参出苗率低原因与对策

2018-02-10 15:58杨雪琴邵科岐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粗度出苗率栽种

杨雪琴 邵科岐 陈 杰

陕西宝鸡北部山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盛产中药材,尤其是丹参,丹参酮含量超过标准值5个百分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丹参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提高出苗率。但生产中大部分出苗率在50%~80%,个别地方出苗率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丹参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如下。

1 丹参出苗率低原因

1.1 选择地块不当 山区地块立地条件差别大,有阳面坡地、阴面坡地,有台面平地、河滩川地,还有靠山低洼积水地、树下阴凉地等,不同地块的干燥度、保湿性(排水性)、光照度、透风性等都不同。丹参耐旱、怕涝,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阳面坡地是丹参生长的最佳环境。

个别农民特意把丹参种在往年高产的玉米田,该处是山根下暴雨冲刷形成的一块平地,土壤深厚、肥沃,不用浇水,太阳西照时间长,但农民唯独疏忽了排水的问题。丹参于4月底雨过天晴后用分根繁殖法种在地里,原以为墒情好,出苗肯定比较好。没想到,长达60天的出苗期,丹参根段埋在地下因湿度过大而腐烂了。

1.2 整理土地不绵 整地是多年生根用植物栽培的第一关,丹参属于深根作物,主根系分布在表土层的50 cm范围内,侧根系和营养根系可以深扎土壤2 m左右。整地不仅要满足根系对深度的要求,还要满足种子、根段发芽对细度的要求。即使做不到松软细绵,也要做到不板结、不黏块。

个别农民没有耙地,只将表面看得见的较大的土块打碎而已。根段埋入后,因其与土壤接触不紧密,新发的根系得不到养分而枯死,此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吊根”。有的根段虽然发了芽,但被土团压住,长不出来,干枯了。有的只长出了细细的弱芽,被太阳给烤死了。生长状况不一致,出现了苗子大小可以排成斜坡的现象,最大的苗已经20 cm高,而最小的才露出头。

1.3 播种时间偏迟 丹参分根繁殖栽种时间一般在2—3月。若因天气原因农户推迟到4月10日,个别农民拖延到4月底才开始栽种,则会错过丹参最佳栽植期。若高温期提前到来,丹参发芽出苗期巧遇高温,则严重影响出苗率。

1.4 根段没有筛选 丹参分根繁殖,要选1年生的健壮无病虫的鲜根作种,侧根为好,根粗0.5~1 cm(筷子头粗细)较好,每节保证有2个芽。老根、细根不能作种。栽细根省种,但发芽迟缓,产量低;栽植粗根的发苗壮、产量高。根头根尾发芽早,中段发芽迟,要分开栽种。

个别农民自己种的都是卖后剩下的,没有选种,不分大小,侧根老根,折段就栽。小弱根段发芽困难,许多没出苗,或者出苗不整齐,造成出苗率较低。

1.5 栽种数量不足 丹参穴栽,要求边切段、边栽种,大头朝上,直立穴内,不可倒栽,每穴栽2~3段,盖土2 cm厚压实。个别农民,为了节省种子采取一穴一段,没有备份,成了一穴单苗,一旦不发芽就会出现缺株断垄现象。

1.6 透苗时间偏晚 丹参分根繁殖经常会出现因土块压迫出苗困难的现象。丹参出苗一般集中在7天左右,要经常到地里巡视,发现苗出来后,要及时透苗,破除板结,用细土盖住幼苗周围,保温保湿。一些农民由于忙于其他农务,错过了出苗期查苗管护关键环节,造成出苗不齐或缺株断垄现象。

2 提高出苗率对策

2.1 选择符合丹参生长环境要求的地块 丹参栽培要求仿野生环境,选地块很重要,土壤不能板结,也不能缺墒,因为山区没有灌溉条件,不能依赖人工浇地。地块选好了,即使遇到干旱天气,土壤也不会缺墒,更不会出现旱死的现象,这是山区的优势。农民有多年农作经验,对每块地的特点都很清楚,只要用心选好地,就成功一半了。

2.2 整理土地,满足丹参发芽的要求 土地整理很关键,一定要绵,才不会出现“吊根”“黄芽”等现象。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枯枝落叶,带出烧掉,防止病虫害遗落田间,越冬繁衍。土地深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破坏病虫生存空间。积蓄雨雪,冬冻春化,土壤自然变松软。春天播种前,施肥翻地,培肥地力。耙耱平整,起垄犁沟条播。

2.3 播种时间要在丹参发芽的适温范围内宝鸡北部山区早春气温偏低,有时会出现较长时段的阴雨天气,为了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可以改变播种方法。

1)芦头繁殖。芦头发芽时间短,可以推迟播种时期。3月份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剪下粗根做药用,剪去部分地上茎叶,留取20芦头,将细于香烟的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垄上行株距30 cm×20 cm,垄与垄行距90 cm,挖30 cm深的穴,每穴栽 1~2株,芦头向上,覆土盖住芦头为度。栽后40~45天,即4月中下旬就可发芽。根段繁殖要60天才能发芽。

2)根段催芽。此法可以缩短根段田间发芽时间,推迟播种时期。为提高出苗率,春季栽培可以采取根段催芽法,于上年12月初开挖深27 cm的沟槽,将选好的丹参种苗根剪好后铺入槽中,约6 cm厚,盖土6 cm厚,再放6 cm厚的根段,上盖12 cm厚的土,略高出地面,免去积水,天旱时浇水。第2年3月至4月初,根段上部长出了白芽,栽植于大田。该法栽植出苗快、齐,不抽薹,不开花,叶片肥大,根部营养充分,生长势强,产量高。

3)春播改冬栽。可以避开不良气候环境。丹参分根繁殖栽种时间一般在当年2—3月,也可在上年11月上旬立冬前栽种,为防止苗木受冻冬栽必须覆土15 cm厚以上,等到次年发芽后退土透苗。冬栽比春栽生长周期长,储存营养多,发苗快,产量高。随栽随挖还可以避免开春气候、劳力紧张等因素的影响。3月气温回升,5 cm土壤地温10℃时就开始发芽,5月可开花,6月份即可进入生长旺盛期,高温天气也不会影响到丹参苗期正常生长。

2.4 栽培选种要严格 丹参采用分根繁殖,根段以中部根段和芦头栽培获得的干物质含量高,亩产量也高。栽培根段粗度与收获根的粗度、长度、数量、单株产量成正相关,但以0.5~1 cm粗度为佳。栽培时要选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丹参侧根作种根,根粗0.5~1 cm,每节保证有2个芽。尽可能选粗度一样的根段,如果做不到,可以粗细分开栽种,在管理上区分对待,扶弱转强,避免大苗欺小苗的现象。

2.5 播种数量要加大 丹参栽培,如果气候、土壤、管理条件条件都很好,单株栽培也可以保全苗。如果条件差,就采取多段播种的措施,等根段发芽出苗,长出3~5片真叶后,可以间苗,间出的苗子可以移栽、补苗。亩留苗9 000~12 000株为宜。

2.6 及时小心透苗 宝鸡北部山区丹参栽培都采取起垄覆膜打孔栽种的方法,覆土2~3 cm厚,有的土壤会有一定的板结现象,有的土块比较大。当丹参发芽出苗时,土壤会高起来,这时小心地刨开上面的土块,再用湿度较好的细绵土壤盖住小芽,既要让丹参安全出苗,又不能因透苗而跑墒。盖土不能用沙土,因为沙土吸热,会烫干小芽。透苗期间,要天天巡查,做到“边发边透”,保住全苗,为丰产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粗度出苗率栽种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赣南脐橙靠接红桔砧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