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

2018-02-10 15:58王乐乐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茎部枯萎病病株

王乐乐

1 症状识别

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发病,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是枯萎病敏感期。

幼苗发病时呈立枯状,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天,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

成株期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2 发病特点

西瓜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入寄主后,以菌丝在寄主根和茎部薄壁细胞中蔓延,进入维管束后分泌毒素,在导管内积累,堵塞导管,阻碍水分运输,从而引起植株萎蔫枯死。

3 发病原因

温、湿度是枯萎病发生的主导因素。资料表明,温度在8~34℃均可发病,以24~32℃为最适,苗期在16~18℃时,最易发病。

降雨量大,雨后突晴或时雨时晴,日照少,及黏重、酸性土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连作重茬,过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在连续降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迅速上升时,发病迅速。

4 综合防控

4.1 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有条件的可采取水旱轮作,压低病菌基数。

2)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西农八号、丰抗八号等优质抗病良种,培育壮苗或选用定植嫁接苗,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3)科学配肥。氮磷钾肥结合,增施磷钾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选用西瓜专用肥或控释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为植株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在定期前,可选用NEB、活土源等生物菌肥约200 g/穴与适量的表土混匀,将其撒入定植穴或定植带中,浇足水后用表土盖严即可。

4.2 药剂防控

1)种子消毒。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8~10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2)药剂灌根。发病初期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用1%抗枯宁20 mL或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5 g,对水 10~15 kg,每株 50~150 mL/次,连灌2次;在开花初期至初果期选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每株200 mL/次,间隔7~10天,连灌2次;西瓜生长中后期用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每株400 mL/次。

猜你喜欢
茎部枯萎病病株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怀牛膝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为什么向日葵能够不停地向着太阳转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为什么有落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绿豆茎部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