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猝倒病综合防控

2018-02-10 15:58辛小文吉根林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死苗子叶基部

张 刚 辛小文 吉根林

芹菜猝倒病主要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及时综合防控十分必要。

1 症状

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秋季育苗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烂种是播种后,在种子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使幼茎基部发生水浸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子叶来不及凋萎,幼苗即倒伏在地面。湿度大时,在病苗及其附近地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可区别于立枯病。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者),初为水浸状,并很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即为烂种或烂芽。病害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2 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营腐生生活。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湿度大时,病苗上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虽喜34℃高温(30~36 ℃),但土温 15~20 ℃时繁殖最快,在 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特别是在局部有水滴时,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靠雨水、喷淋而传播,带菌的有机肥和农具也能传病。病菌在土温15~16℃时繁殖最快,适宜发病地温为10℃,故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浇水后积水处或薄膜滴水处,最易发病而成为发病中心。

3 无公害防治

1)深翻土壤。在育苗前深翻土壤并暴晒,以晒死病虫。翻耕40 cm深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育苗前20天。合理轮作,与豆科、葫芦科等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2)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 000 kg(或二伽一有机肥20 kg)和高磷高钾复合肥10 kg,加免深耕2 kg、禾苗牌重茬除毒养地散5 kg。

3)及早预防。出苗后每隔5~8天取达克宁25 g、碧欧25 g加水15 kg喷雾1次。发病以后立即用普力克20 mL加适乐时10 mL、水15 kg喷雾,亩用量不少于30 kg,间隔3~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猜你喜欢
死苗子叶基部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pulsed and DC bias transient current technique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向日葵单子叶和三子叶突变体的形态特征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橘红心大白菜形态标记的遗传及稳定性研究
早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