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10 17:45周高峰
乡村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秧田纹枯病秧苗

周高峰

(新邵县潭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湖南 新邵 422905)

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发展的基础,而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1.4万~1.8万a。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当前我国的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所有粮食作物的1/4左右,而产量则占到了50%以上。截至2017年末,我国稻米库存将达到1.4亿 t[1-2]。

作为当前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除了直接用于烹饪食用以外,还可用于淀粉制造、制醋、酿酒,水稻剩下的米糠可用于榨油、制糖、提取糠醛,用于工业生产及医药行业,水稻稻秆则可用于饲料加工以及用作造纸行业的原材料和编制材料,水稻谷芽和稻根可入药,可以说水稻是一种全能农作物。当前,水稻的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世界上近1/2的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尤其是中国、印度及泰国等都以稻米为食[3-5]。能否科学合理地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优化改良,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提升。现如今,随着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稻种植中采取的栽培技术越来越先进化、现代化,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良、创新不仅可以保证粮食安全,更能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甚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地块选择

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是保证水稻品质的基础。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地选择栽培土壤,因为土壤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及必需条件,水稻赖以生存的养分、水分和生存空间都与土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水稻栽种之前,不仅要对地块的温度、湿度和松紧度进行全面评估,而且要对土壤中含有的废料进行检测,以保证土壤的相关指标能够满足水稻的种植要求。

2 科学选种与处理种子

2.1 科学选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水稻品种及其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种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稻后期的生长、病虫害防治及管理等诸多问题,甚至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科学选种是水稻种植的关键步骤。一般水稻种子的选择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出米率高、丰产性良好的水稻品种。通常,籽粒较大的水稻品种的产量较低、米质较差,而籽粒较小的水稻品种不但米质较好,而且相对于籽粒较大的水稻品种来说产量较高。因此,选择出米率高、丰产性良好的水稻品种能够保证水稻种子结实率较高、适应性较广。二是水稻植株不宜过高,一般植株过高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较弱,成稼率较低,不抗倒伏,不耐肥力。我国多年的水稻种植实践证明,株高在100 cm左右的水稻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株高超过110 cm,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增产增收潜力较小[6]。三是水稻植株抗病能力强。在购买水稻种子之前,一定要先查看种子审定证书,一般水稻不宜种植于稻瘟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以及稻瘟病综合指数在7.0以上的区域,因为在环境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稻瘟病发病率非常高,且极其容易在稻田间进行传播,造成稻瘟病大规模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在水稻种植之前购买抗性较好的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水稻病虫害的发生[7]。四是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以优质高产为选择标准,以水稻能够安全成熟为选择前提进行种子的选择,而不应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选择一些熟期较短的品种,因为不管是晚熟品种还是早熟、中熟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才是衡量水稻品质的标准,单纯选择其单个优势,都是不客观的,同时也违背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2.2 种子处理

在进行浸种催芽之前,应对购买的水稻种子进行筛选及消毒处理。首先,将水稻种子暴露在阳光下进行2 h左右的暴晒,然后将充分暴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盐水中进行筛选,保留颗粒饱满整齐、无病虫害的健康种子。其次,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主要是将水稻种子浸泡在1%咪鲜胺或强氯精溶液中,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控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或者过短,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种子正常发芽、生长,浸泡时间过短则无法将种子本身含有的病毒和有毒有害物质清除干净,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类病虫害。筛选及消毒处理完水稻种子之后,可以进行浸种催芽。由于春季雨水充足、温度适宜,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和养分,因此,最好选择在春季进行浸种催芽。水稻种子发芽阶段的环境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0℃,最好将催芽过程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7℃以下,这是水稻种子浸种催芽的最适宜温度[8]。

3 秧田管理

水稻秧田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保证培育出壮苗,在水稻秧田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大棚通风

水稻出苗后应根据棚内温度和外界气温进行通风炼苗,主要是为了降低棚内温度,促进棚内空气流动,排除湿气,防止秧苗徒长,以利于秧苗尽早适应外界气温,提高秧苗素质。

3.2 低温闭棚

秧田管理期内有低温、适温、高温时段,期间应注意天气预报,低温来临前,农户知道如何闭棚保温、增温(如以热气、烟雾等趋寒增温)。如果水稻栽培期间不注意夜间降温情况,揭膜放风后不再闭棚,导致秧苗冷害型青枯,这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因素。因为秧苗一旦体质变弱,抗性就变差,极易导致土壤中的立枯丝核菌、绵腐菌、镰刀菌等侵染秧苗,诱发立枯病等苗期病害。因此,夜间低温时段必须进行闭棚管理,才能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发育。

3.3 弱苗喷叶面肥促发育

如果土壤pH值呈碱性,或在秧田期管理不当,出现弱苗现象,如发生冷害型青枯、立枯病等,需要喷施隆垦液体硅肥、播可润微生物菌剂、派诺克等叶面肥进行缓解,使秧苗恢复生机,促进秧苗素质的提高。

4 大田管理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方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大田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时移栽。二是规范条栽,合理密植。要求规范拉线,南北行向,株行距为6.66 cm×10.00 cm,单行栽插,做到匀植、浅插,保证667 m2基本苗在8万~10万苗。三是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667 m2,全层深施;尿素15 kg/667 m2加30%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作中层肥。移栽苗活棵后6~10d,结合除草施尿素3~5kg/667 m2作为分蘖肥。四是适时化学除草。合理选用除草剂,结合追施分蘖肥,可选用60%丁草胺75 mL/667 m2加草克星可湿性粉剂10 g/667 m2拌细土20 kg/667 m2撒施,或用50%拜田净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对防除稻田稗草和千金子有较好的效果。五是重点抓好恶苗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工作。具体方法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发现恶苗病株应及时拔除,并进行烧毁处理:稻曲病每次667 m2用井冈霉素3包兑水30 kg,分别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防治:白叶枯病在大田发病初期和齐穗期用25%叶枯宁或龙克菌兑水喷雾防治[9]。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及细菌性褐条斑病是水稻常见的几类病害。

5.1.1 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目前,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措施是以消灭秧田期的飞虱为主,由于飞虱可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部刺吸汁液,使受到飞虱破坏的稻株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病害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最终使稻株由于茎组织被破坏而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逐渐枯萎而死。通过对秧田期的飞虱进行消灭可有效减少秧田虫源基数,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同时,合理控制栽培密度,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水稻抗病力,减少后期防治压力[10]。

5.1.2 稻瘟病。对于稻瘟病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穗颈瘟。穗颈瘟是一种水稻生长期的气流性、常发性病害,在水稻的直播稻扬花灌浆期,因为气候、温度与湿度等均适宜水稻生长的缘故,在此期间易发生水稻穗颈瘟。水稻感染穗颈瘟后,病菌在水稻内部迅速繁衍和传播,使感染穗颈瘟的水稻的穗颈节迅速坏死,同时病菌还会阻断穗子的养分输送通道,导致穗子无法吸收养分,从而产生瘪粒的稻穗或白穗。一旦水稻感染穗颈瘟,会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给农户造成巨大的损失[11]。由于穗颈瘟发病期较晚,往往出穗后才会表现出病症,农户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因此,对于穗颈瘟的防治通常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首先防控好水稻叶瘟,然后在水稻孕穗初期及齐穗期采用药剂(如25%咪鲜胺、75%三环唑、40%富士一号、40%稻瘟灵等)进行防治。

5.1.3 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同样也是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和高发病害之一。一般早稻发病率高于晚稻,通常发生于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其中以抽穗前后最为严重。纹枯病以为害叶鞘、叶片为主,在病情蔓延严重时甚至会对水稻的茎秆及穗部造成危害,最终导致水稻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大大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大范围倒伏、枯死,影响水稻产量,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长期的水稻种植经验表明,纹枯病在氮肥使用量较高、秧苗密度较大的稻田发病率较高。当前对纹枯病的防治采取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加强肥水管理,满足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增加钾、锌肥用量)的施肥要求,在水稻生长中期应停止施用氮肥。其次,喷药防治时,应保护稻株最后三四片叶,施药不宜过早或过迟,在拔节期至抽穗期进行施药为宜[12]。例如,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未发病或发病初期),667 m2用10%己唑醇40 mL+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 mL兑水20~30 kg,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5.1.4 稻曲病。稻曲病又被称为谷花病、黑穗病及绿黑穗病,该类病害只在水稻穗部发生,一旦水稻感染了稻曲病,水稻会迅速在谷粒内形成一种菌丝块,并且逐渐膨胀扩大,直至其内外颖裂开,露出一种淡黄色的块状物(孢子座),水稻内外颖两侧将出现后孢,初期外孢仅仅为一层薄膜,然后破裂,产生一种绿色粉末(病菌的厚垣孢子)。目前,防治稻曲病的主要方法如下,一是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一般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密穗型、晚熟品种发病较重。二是重病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便菌核和稻曲球在土中腐烂;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三是科学合理施肥。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不要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四是科学管水。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寸水促穗、湿润壮籽。五是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初期(即田间有2%~5%稻株抽穗时)用30%富米乐1 000~1 200 mL/hm2或30%爱苗300 mL/hm2或5%井冈霉素水剂1 500~2 000 mL/hm2兑水750~1 000 kg/hm2喷雾[13]。

5.1.5 细菌性褐条斑病。细菌性褐条斑病又被称为条斑病、细条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然后迅速扩散,在叶脉间恶化为暗绿至黄褐色,两端呈浸润型绿色,形成大小约为1 mm×10 mm的细条斑[14]。疾病继续恶化,则会在病斑表面溢出大量的串珠状黄色菌脓,干燥后为胶状小颗粒,如发病严重,叶脉间病斑则会互相交融,形成类似于白叶枯症状的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但是在阳光下可肉眼看见很多半透明条斑,在疾病泛滥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水稻叶片卷曲,在田间呈现出大片黄白色的区域。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治细菌性褐条斑病的措施如下:①加强检疫,把该菌列入检疫对象,防止调运带菌种子远距离传播;②选用抗(耐)病杂交稻,如桂31901、青华矮6号、双桂36、冀粳15号等;③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配合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灌串水和深水;④发现中心病株后,每667 m2可选用10%氯霉素100 g兑水50~60 L喷洒防治。

5.2 虫害

南方地区水稻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飞虱与稻苞虫等。

5.2.1 飞虱。南方地区早稻前期和中晚稻中前期的虫害主要为白背飞虱,中晚稻后期的虫害主要为褐飞虱。危害盛期为水稻拔节期至乳熟末期,孕穗期受害,水稻叶片发黄,甚至不能抽穗;乳熟期受害,稻谷千粒重下降,严重时稻株下部发黑、倒伏,并加重纹枯病、菌核病发生。防治方法主要为药物防治,当田间每百丛虫量达到50头以上时,选用25%扑虱灵或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5.2.2 二化螟。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两三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初孵幼虫,在苗期水稻上一般分散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二化螟的防治主要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是采取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虫、避害等措施。采用药剂防治时,应充分利用卵期天敌,应尽量避开卵孵盛期用药,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较多的药剂有杀虫单、杀虫双、三唑磷等。

5.2.3 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幼虫隐藏在叶片内,可卷单张水稻叶片制成虫苞,在叶片内取食,使叶片仅仅保留一层表皮,无法继续种植,造成产量严重减少,甚至绝收。防治方法主要为加强对水稻的巡检,密切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在每百丛虫卷量达到15~20个时,应采用药物防治,如用晶体敌百虫或18%杀虫双水剂进行喷雾防治,而且可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Bt复配剂及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6 结语

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环境、气候环境、生态条件相结合,采用恰当的栽培技术,才能使水稻的产量及群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秧田纹枯病秧苗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感怀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农民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