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0 19:27李庆容
乡村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黔江区果品果农

李庆容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9007)

1 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发展概况

1.1 大宗果树形成优势区域

重庆市黔江区是大宗果品的优势产业带经营典范,倡导实施点带发展方式,致力于朝着特色化、区域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重庆市黔江区的名特优地方果品以产地精品的有机、绿色与高档发展趋势为主,其优良水果品牌意识日渐突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第二轮优势区域规划也正待颁布,尤其是李子和梨子的优势区域规划正在进行中,其中许多品牌在国内已经获得赞誉与认可。另外,重庆市黔江区的果树贮藏设施日益完善,相应的保鲜和商品化加工技术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果树种植业的发展。

1.2 果树资源丰富,栽培规模较大

从整体上看,当前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自然条件优越且非常适宜果树生长,果品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5,在国内种植业中位居前列。而且果业社会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果品及其加工产品是出口优势农产品,近5年来出口量一直呈稳定的持续增长趋势,相关的水果浓缩汁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此外,随着重庆市黔江区山川秀美工程的深入推进,使得该地区的果树作为经济林所占份额快速增加,果树的文化与休闲功能也日益突出,其周围各地城郊的休闲观光园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 当前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果农缺乏科学规划

许多果农由于缺乏市场判断能力,往往对发展果树生产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人种什么自己种什么。同时,个别乡村领导还沿用计划经济的操作模式,存在只顾追求政绩不顾效果和指令性的行政干预等不良现象,盲目注重规模扩张和数量效益,不仅导致产品的安全性与单价降低,而且造成鲜果产品的损失率惊人,还严重挫伤了果农种植果树的积极性。

2.2 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

重庆市黔江区的果树品种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偏少,而且采摘期比较集中,导致不利于拉开水果上市的时间差,不仅水果的包装、贮藏与运输等环节难以跟上,而且导致水果的销售压力加大,极大地削弱了重庆市黔江区水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没有将挖潜增效作为今后果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3 技术开发滞后,品牌知名度不高

当前重庆市黔江区的果树苗木繁育基地不够正规,难以提供优质苗木,导致在优质苗木供应上没有优势。而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往往存在成本高、购入假果苗等不良现象。另外,虽然重庆市黔江区在水果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因为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加之后期维护跟不上与宣传不到位,导致产业档次、效益和竞争力不高。

2.4 果树生产扶持政策缺乏,盲目追求水果产量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设施果树产业至今仍缺乏扶持政策,该区域的果树技术推广机构设在农委,负责全县的技术推广工作,但缺乏技术推广人员,而且许多技术人员自身并不具备关于果树生产方面的丰厚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造成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很难推广到田间地头,无法为果农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另外,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过去单纯追求量的消费转向追求质的消费,但是许多果农过度追求水果产量而造成水果质量严重下降。

3 促进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加大科技支撑,提高果树产业的科技含量

一是应充分重视栽培业,发挥资源优势,集中人力、财力与物力对重点育种单位进行长期的技术支持,通过培肥地力来改善土壤条件,逐步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从而实现节本增效;二是可以加强对李、杏、桃等不耐贮藏果品保鲜贮藏技术的研发,突破小型冷库无加热化霜、双温双控等技术难题,突出小型冷库装备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延长果品保鲜供应期的作用;三是依靠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可以与果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及相关企业合作,在全省各地建立多样化的果树新品种示范园,以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果树产业发展带来新气象[1]。

3.2 优化产业结构,挖潜增效

首先,可以在重庆市黔江区的退耕还林区域适当增加经济林面积,实现多样化、小规模种植,同时增加经济来源;其次,地方政府应以扶持重庆市黔江区的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为主线,逐步实现果品产业的标准化、绿色环保化和高效优质化发展,还应灵活、合理调控同一果品的成熟期供应比例,进而有效提高深加工终端水果产品的比例;最后,应调整树种结构、扩大出口业、发展加工业、增产增效等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控好重庆市黔江区的经济发展态势。

3.3 整合项目资金,高标准发展水果产业

加大水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整合利用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水果产业化发展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扶贫项目等,明确高标准、高起点扶持,从而达到提高水果质量、增加果农收入的目的。

3.4 创品牌、抓安全,以质量拓宽市场

重庆市黔江区可以建立国家级标准李子园、桃园和市级红富士苹果示范区等,确保果农采用绿色水果生产技术,并建立水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高重庆市黔江区水果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此外,为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与各个城市的超市建立起长期的供货关系,还可以采取网络销售、营销销售与订单销售等多种销售策略,使得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增加[2]。

4 结语

果树产业不仅是重庆市黔江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更是振兴重庆市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盛产板栗、柚子、李子、梨子与柑橘等,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重庆市黔江区的果树生产模式,推动重庆市黔江区果树产业朝着规范产业化、科学集约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黔江区果品果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