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奶牛养殖情况研究

2018-02-10 22:38蒋永宁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鲜奶洱海奶业

牛 惠 蒋永宁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1 弥渡县奶牛养殖情况

2003年,云南省弥渡县有1 500头奶牛,2004年引进800头纯种荷斯坦,每头奶牛的价格在1.98万元左右,大多寄养在金瑞奶牛场,之后又通过自繁自养和大量的进口冻精进行配种,使奶牛存栏数不断增加。2004年,弥渡县引进欧亚和大理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2011年,广西皇氏集团控股来思尔,建立奶牛养殖基地,并且有公司区域划分,其他乳业不可进入,自此弥渡县的两大乳业领军企业形成。2017年,弥渡县奶牛存栏2.1万头,年产鲜奶6.5万t,购买保险的奶牛有1.0万头左右,规模化养殖的奶牛场采取全自动化挤奶,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的奶价高于3.3元/kg;家庭牧场(10头以上)公司配备半自动化挤奶设备,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上的奶价在2.8~3.1元/kg;散养户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奶价在2.6~2.8元/kg。2018年,喂养饲料玉米价格较高,豆粕价格稳定,紫花苜蓿价格大幅上涨,造成奶牛养殖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偏低,规模化养殖每头牛每天的毛利润在30~35元,非规模化养殖每头牛每天的毛利润在20~30元,造成近年来弥渡县奶牛存栏量逐步减少。弥渡县养殖高峰期每天产奶量在90 t左右,现在每天产奶量在35 t左右。

2 弥渡县奶牛养殖的有利政策

2.1 为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补助

弥渡县对于养殖规模在3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或适度规模养殖户一次性给予50万~80万的资金补助,重点扶持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小区,调整奶业布局和牛群结构,提高奶业科技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建成稳固的优质奶源基地。

2.2 奶牛养殖改建项目

弥渡县进行奶牛养殖的改建项目,改建牛舍、化粪池等基础设施,平均每头牛有8 m2的牛舍、2 m2的化粪池就可得到1 000元的项目补贴,现已改建1万头左右奶牛养殖的基础设施。

2.3 利用省级资金和州级资金建设奶牛养殖示范村

近年来,云南省用省级资金和州级资金建设奶牛养殖示范村,主要选择奶牛存栏相对集中、养殖户接受现代化养殖意识比较强、奶牛养殖条件比较好的自然村进行示范,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牧草种植技术、疫病防控技术,为带动其他奶牛养殖村做出示范。

2.4 云南省奶业体系建设

云南省奶业体系建设使弥渡县奶牛科技养殖水平、饲养管理水平等有很大的提高,使弥渡县每头奶牛奶产量从2003年的1 t提高至现在的2 t左右。奶业体系从2008年开始建设,每年投入资金15万~30万,对弥渡县奶牛的科学饲养、牧草种植、疫病防控、饲料调制和三产性能测定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养殖户对此政策非常满意。

3 弥渡县奶牛养殖的优势

3.1 气候资源适宜奶牛养殖

弥渡县年平均气温在15.8℃左右,冬暖夏凉,冬季比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温暖,夏季没有宾川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温度高,每年温度最高的时间不会超过15 d,降雨量适中,对于奶牛养殖是有天然优势的,气候资源比较适宜。

3.2 弥渡县可以为奶牛养殖提供饲料

弥渡县是一个农业种植大县,蔬菜、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种植比较广泛,其中蔬菜的废料、玉米和小麦的秸秆等可以作为奶牛养殖的粗饲料,比如,每年7—8月全株玉米、商品玉米的秸秆、稻草可以加工成为奶牛的青贮饲料,如果把这些资源利用好,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减少火灾隐患,更主要的是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3.3 省州出台相应的奶牛养殖扶持政策

①为认真贯彻习近平“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出台《加强洱海流域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加快奶牛产业转移发展意见》,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奶牛产业转移发展步伐,把奶牛养殖向弥渡、宾川等县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出台了几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把洱海等地的奶牛转移到这些地方发展,能繁奶牛每头补助4 000元(含设备补助1 000元),其他奶牛每头补助2 000元(含设备补助1 000元);二是政府的税收转移支付政策,把对欧亚、皇氏来思尔等奶产品企业的税收的40%给乳品企业所在的县市。2017年,弥渡县年产鲜奶6.5万t,可以得到财政税收转移支付180万左右。

②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印发《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扶持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加快培植奶源基地实施意见》,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到2020年12月31日,在大理市凤仪镇、祥云县、弥渡县、宾川县和南涧县“四县一镇”非洱海流域内,用3年左右建成稳固的奶源基地,把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培植成大而强的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在上述非洱海流域划定养殖区域范围内,符合扶持补助对象的,给予新增奶牛(需达到12个月龄以上)2 000元/头的一次性补助;对在上述非洱海流域划定养殖区域范围内,新建或引入50~100头的养殖小区或适度规模养殖户,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助;101~299头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助;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

③2013年,弥渡县政府投入1 000万元的贴息贷款;2014年,弥渡县政府投入3 564万元的贴息贷款;2015—2017年,每年的畜牧业贴息贷款是5 000万元,根据弥渡县畜牧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养殖户可以贷到自己总资产80%的贴息贷款。

3.4 洱海污染治理,奶牛养殖向东部转移

借助于洱海污染治理,奶牛养殖向东部转移的机遇,促进弥渡县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在保证现有养殖数量的前提下提质增效,发展适度规模的专业化养殖。

4 弥渡县奶牛养殖面临的问题

4.1 劳动力成本增加,奶牛养殖比较效益低

农民外出打工,每天收入在80元以上。但是,养殖奶牛由于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的大幅上涨,鲜奶价格涨幅不大,造成经济效益较低,从而影响了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

4.2 奶牛养殖劳动力减少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较多,现存养殖户大多为50岁以上的人群,而奶牛养殖从饲喂、挤奶、交售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部分养殖户只能降低养殖规模来出售奶牛。

4.3 社会承受能力有限

弥渡县现有1 523 km2的土地面积,坝区面积有130 km2,其他全部为山区,山区面积占据总面积约的97%以上,奶牛养殖集中在坝区,小、散养殖为常态,以1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和适度的规模化养殖为主,要想进行千头奶牛规模化养殖,必须找到符合养殖条件、不能造成环境污染、面积相对大且交通、水电比较方便的地方。近年来,欧亚和皇氏来思尔公司都想发展规模化养殖场,计划在弥渡县建设养殖规模在1 000~3 000头的奶牛养殖场,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

5 弥渡县奶牛养殖建议

5.1 提高鲜奶收购价格

在乳品企业和养殖户价格谈判中,乳品企业占据主导位置,导致鲜奶价格偏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低下。针对此,政府应参与其中,积极协调乳品企业适当提高鲜奶价格或直接对奶价进行补贴。

5.2 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奶牛养殖

对奶牛养殖进行宣传,鼓励、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加入。政府部门在对奶牛养殖进行宣传时,侧重于年轻劳动力及养殖户的后代,使其看到奶牛养殖的发展前景,调动积极性,有信心、有热情参与到此行列中来。

5.3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加大对乳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在奶业发展的低谷时期,给予养殖户适当补贴使养殖户渡过难关。借助于打造高原特色产业的机遇,给奶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弥渡县的奶牛养殖朝着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5.4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技术人员和专家团队可以定期到养殖基地对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解与指导,养殖户定期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用更加科学的饲料配比、饲草种植技术、奶牛喂养技术、疾病防疫技术等,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及鲜奶的品质。

猜你喜欢
鲜奶洱海奶业
生鲜奶更健康吗?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生鲜奶更有营养?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陶木子问:喝生鲜奶更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