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毛竹造林与培育技术

2018-02-10 22:38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成林毛竹整地

桂 胜

(桐城市林业局,安徽 桐城 231400)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之一,其在商业应用中具有应用范围广泛、成本低、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因此毛竹是我国所有竹类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种。

1 林地选择与整理

1.1 林地选择

在正式进行毛竹种植之前,需要先选择林地,这是给毛竹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基础。林地选择时要重视毛竹的生长特性。据了解,毛竹的根系形态为多须且集中,所以林地的土壤一定要适合毛竹生长。一般林地土壤应是水分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良好、土层深度在50 cm以上的红壤、黄壤或者黄棕壤。同时要注意土壤是否存在污染,重点注意土壤中的pH值,如果超过了微酸程度,那么就不适合种植毛竹。此外,要求林地坡度较缓,含石砾少,这样利于毛竹的根系和竹鞭生长。

1.2 整地挖穴

整地前,首先需要清理林地,清除林地中不利于毛竹生长的杂物,如杂草、石块等,避免导致毛竹发鞭受阻。其次要在正式造林前2个月左右进行整地,整地方式根据地形确定。平地和缓坡地块,利用机械整地,实行全垦,然后挖穴,穴的长、宽、深分别为100、50~60、40~50 cm。坡度较大的地块,实行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带状整地的带宽2 m,垦挖深度40 cm,然后在带上挖穴。带要与等高线平行,带间保留1~2 m植被带,并对山顶、山脊、山脚和山腰原生植被予以保留。块状整地就是直接挖穴。带状整地、块状整地挖穴的规格同上,挖穴时需要将土壤中的杂物等清理干净,将表层土翻至穴底部,再施充足的底肥将两者拌匀即可。

2 母竹选择

2.1 母竹选择标准

母竹决定着毛竹本身的生长能力,如果母竹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之后毛竹成林受到负面影响。一般需要选择直径6 cm左右、生长周期两三年、分枝部位较低、第一蓬分枝有2叉、无虫害以及鞭色鲜黄的母竹[1]。

2.2 母竹挖取

在母竹本身不存在问题的条件下,需要将母竹移植到林地中,此阶段要通过挖取的方式来实现。而在挖取时不可损伤母竹根系,同时保证母竹的鞭长度在30~40 cm,如果鞭长超过40 cm,那么需要进行短截。短截时不可使鞭出现撕裂现象,应采用剪刀等器具来进行,以保障鞭的断面光滑平整。移动母竹时,要尽可能保障母竹根系上存在宿土,以免母竹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并尽可能避免大幅度晃动,否则可能出现母竹断裂现象。另外。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晒、保湿,以免母竹流失过多的水分。当母竹到达造林地之后,需要进行人工搬运,搬运过程中同样需要保证速度快且平稳。此外,因为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宿土脱落现象,影响母竹的成活率,所以可以采用草绳将母竹的根系部分与宿土一同捆绑,可以有效抑制宿土脱落的问题[2]。

2.3 母竹造林

在母竹挖取、移植顺利的前提下,要重视规范化进行造林作业。毛竹造林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育苗造林、移鞭造林、母竹造林及实生苗造林,其中以母竹造林最为常见,因此本文针对此方法的造林规范进行介绍。移植母竹造林,造林最佳时间为10月至2月底,栽植时首先需要解除根系与宿土上的草绳,之后轻缓地将母竹放入之前挖出的植穴中,放置时需要重点注意母竹的根系是否舒展,根系是否与土壤紧密连接。母竹的移植造林密度一般为300~525株/hm2,株行距为(4~5)cm×(5~6)cm。此外,因为大别山区地质与普通地质环境不同,所以还要重视母竹的来、去鞭向。

3 造林管理

造林管理是维持毛竹林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此阶段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幼林管理及成林管理两方面。

3.1 幼林管理

在母竹移植成林之后,需要对此阶段的竹林进行管理,需要做好施肥、护笋工作。在施肥方面,要保证施肥的位置不可以离毛竹太近,一般需要保持8 cm左右的距离,肥料类型可以选择复合肥,用量控制在0.20 kg/株即可。此外,为了避免幼林生长受到影响,造林后前3年需要加强林地杂草清理工作,通常应人工清除杂草,因为采用除草剂等化学药物进行清除,毛竹可能会受到影响。人工除草时可以采用锄头等器具来清理,但要确保锄坑的深度不可超过10 cm,否则会影响林地的肥力[3]。

在护笋方面,因为竹笋是毛竹的幼苗,保护不当会影响毛竹产量,所以毛竹种植人员应对此提高重视。一是避免牲畜破坏防护,同时观察竹笋的生长状态;如果天气气候干旱或者降雨量过大,那么需要及时浇水或排水,以此来维持土壤的水分平衡;当竹笋初步生长为幼竹之后,需要观察其长势,如果长势较差,那么需要及时去除。

3.2 成林管理

成林管理需要在毛竹生长4~6 a后开始,此阶段不可以挖掘冬笋,但可以适当采摘春笋,一般采摘量为总数量的1/10。同时,要重视竹林的长势,针对长势较弱的进行合理去除,但至少要保留2 700株/hm2直径超过8 cm的成竹。当毛竹生长进入丰产期(8 a左右)时,可以适当挖取冬笋,挖取时需要依照留疏挖密、留内疏边等原则进行,并且冬笋的数量不可以低于1 000~1 200株/hm2。

成林之后同样要重视竹林的培育工作,此阶段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育计划,一般以每四五年为一个周期,计划中需要包括林地清理、松土、深翻等工作。其中,在进行松土作业时,深度需达到10~15 cm。此外,因为大别山区的风害较大、冻灾较重,容易造成毛竹倒塌,所以针对此类环境应重视钩梢工作,此项工作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毛竹出现断裂现象,还能降低毛竹树冠的厚度,使下部根系能够充分吸收阳光,有助于毛竹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

毛竹生长过程中会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毛竹林绝产,所以种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大别山区,毛竹病虫害主要有毛竹枯梢病、竹镂舟蛾、黄脊竹蝗3种,治理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理,采用竹腔内注射法,此方法具有见效快、影响小、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4.1 毛竹枯梢病

当发现毛竹枯梢病之后,需要及时将病株移除出竹林外部并烧毁。对于尚未被发现的病株,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体进行喷洒防治,每隔10 d喷洒一次,共喷洒两三次即可。

4.2 竹镂舟蛾

可以采用灯光诱杀方法来进行处理。如果发现较早,可以按照105万头/hm2的数量放入赤眼蜂,赤眼蜂是竹镂舟蛾幼虫的天敌,但对毛竹林的影响不大,所以可以有效防治竹镂舟蛾。

4.3 黄脊竹蝗

初期可以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将卵块杀死后烧毁;中期可以采用2.5%溴氰菊酯进行喷洒防治;后期需要在无风的清晨采用2.5%溴氰菊酯90~150 g/hm2进行喷洒防治。

猜你喜欢
成林毛竹整地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节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期盼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