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探讨

2018-02-10 19:41彭程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雨水

文/彭程 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0

吴昊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

侯艳玉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

为了改善水资源问题,人们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从而实现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1.1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是构建新兴城市的初期构想,海绵城市是富含水资源城市的具体形象化的比喻,是一座具有良性水循环系统的城市。海绵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上具有良好的弹性。它的具体表现为:在下雨时的时候能够实现对水的有效吸收、储蓄、渗水和净水;而在需要用到水的时候,能够将之前储蓄下来的水进行充分释放,并且实现对水的利用。

1.2 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从我海绵城市理论内涵核心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理论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海绵城市颠覆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立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与水资源循环相呼应,城市运转和资源利用相协调。海绵城市遵循着城市生态环境循坏发展规律,旨在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资源、人与生态的相统一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弹性变化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大自然的发展千变万化,规律性和突变性共存,城市的发展总会遭遇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建立海绵城市,实现城市的弹性变化,能放能收,目的在于蓄水利用和排水防涝,保证城市开发前后的水系统良性循环。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2.1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原则

一直以来,雨水排得越快越多即是最好的排水防涝方式。然而,这种传统的排水防涝方式仅仅是解决一时之需,而不是长远之计。海绵城市理论的践行需要转变传统的排水防涝思路。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实践原则中遵循六字方针,即:渗、滞、蓄、净、用以及排。首先,重视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完善雨水管理相关条例制度,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雨水资源处理利用的规划引领,并在引领性的规划下结合区域性的特色发展以及区域性的雨水水系特征而因地制宜。其次,城市建设方法要科学合理,正确界定划分绿色雨水和灰色雨水,并严格规范这两种雨水在城市规划当中的利用。确保城市规划的水文水系在恒定不变的状态下,不破坏原有的水流湿地系统,原有的水流量和峰值流量要保持稳定,既要遵循的六字方针,又要稳定水流特征,可以采取削减源头、控制过程和末端处理的手段来调节和控制。

2.2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措施

城市道路路面的地表径流量大,雨水大量堆积影响了城市道路运输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城市水害污染源头之一。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在城市道路的规划,旨在完善雨水环境下的城市道路管理,降低雨水堆积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并实现路面雨水径流的排放和利用,既能避免路面积水又能在路面干燥给予水分补充,形成良好的雨水利用循环。首先,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的规划。对绿化带进行改进,设计成凹式的绿化带,并建立LID树池等基础设施。其次,使用透水路面。道路路面的建设使用透水建材,在考虑路面承载力和路面透水性能的前提下,对受力较少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建材。下凹式的绿化湿地系统,既能达到道路绿化景观的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吸收道路雨水流量,达到调节地表径流,充分利用道路雨水的作用。

绿草广场对城市的地表径流起到净化、吸收、滞留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强的水污染治理的功效,还有着改善城市环境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规划中适当拓展城市绿地广场的占地面积,尤其是广场草坪、公园内河湖泊等建设。另一方面,对城市的广场公园的建设应考虑其与城市周边区域的关系,建立区域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水循环利用开发设施。一是考虑公园和居民区的空间关系和横竖向关系,不仅实现公园的基础游憩功能,还能促使公园拥有雨水净化、调节、利用的管理功能;二是城市广场作为市民广阔的活动空间,不具备承载过往车辆的交通功能,应规划为其具备雨水的蓄水池功能,可通过使用透水路面,在广场的板块内部建立雨水的储存系统,并通过循环设备,利用之前存储的雨水对附近的绿化及农作物等进行灌溉。

通过对城市内部的水系生态循环系统的调节,强化对水生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雨洪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第一,城市的湿地建设是有效治理雨洪灾害的途径,而在湿地中建立区域性的雨水集合系统,镶嵌式的雨洪管理系统,更加体现出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第二,整合城市分散性的区域湿地系统,通过构建连片的湿地循环配套设施实现湿地系统的整体性。第三,水系湿地系统要满足生物的生态功能,湿地系统不仅满足了人类对雨洪的管理要求,还要满足湿地生物的生存繁衍的条件。第四,实施板块内部的开发规划。城市板块内部的规划是执行海绵城市理论的削减源头的分散措施理念,在考虑城市板块的水文水系特征前提下,规划绿色屋顶、雨水花坛等开发设施。

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海绵城市,打造海绵似的弹性城市成为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人性化的城市,以促进城市建设向着生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规划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农事 雨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