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8-02-11 06:41张文钰郭庆梅刘红燕胡晶红张永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考精品课程汇报

张 芳 张文钰 李 峰 郭庆梅 刘红燕 胡晶红 张永清

形成性评价由美国著名评价学家克里芬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明确提出[1],它是指为改进课程教学及其方案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使教学设计人员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体系中只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阻碍了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形成性评价常采用的形式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验等,其实施,有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

中药商品学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是研究流通领域中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的一门学科,其在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医药学知识背景并具备中医学、药学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中药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我们在近几届学生中药商品学的学习评价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模式,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1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背景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制4年,中药商品学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此时,学生们已具备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且已具备了中药学、中药化学、仪器分析等药学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此外,通过给学生们讲解这门课对于将来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学生们从思想上对这门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学生们已具备了学习这门课所需的知识储备,并且情感层面上也能给予足够重视。但由于开设学期是第六学期,学生们由于考研或者外出实习的原因,在学习时间上有时无法保证,所以上课出勤率不是太高。

2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运用形式

根据中药商品学的学科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模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其中,形成性评价又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课堂5分钟小考(占10%),专题调研与汇报(20%)、精品课程讨论版块(10%)。

2.1 课堂5 min小考 随堂小考安排5次,每次20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商品学》教材为例,根据课程进度,随堂小考的时间安排分别设置在:(1)总论结束之后;(2)根及根茎类结束之后;(3)皮、叶、花结束之后;(4)果实种子及全草类结束后;(5)藻、菌、地衣类及动物、矿物结束之后;每次出2~5个题,时间以5 min为宜。当然,具体哪堂课安排小考,时间要由教师拿捏,不能让学生知道时间安排的规律,这样既能起到对学生前一阶段学习情况检查的目的,又能起到考勤的目的,避免了学生在传统点名考勤过程中互帮答到情况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随堂小考学生更加重视课后复习,加深了对课堂所讲知识理解和掌握。

2.2 专题调研与汇报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以药品销售为主,结合中药商品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将全班学生按几人一组,安排相应的专题调研题目,比如某某药市场行情分析、某某药产业的调查与思考等,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实地考察与走访,搜集相关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将其制作成5 min PPT,进行汇报。该专题实施前,教师要给学生开展两方面的培训工作:(1)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如如何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如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阅资料;如何通过一些专门的中药价格行情网,如中药材天地网、康美中药网等收集所需资料;必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药店、药业公司等了解药品的行情、销售情况、存在问题等;(2)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要求,如何通过所收集资料进行文字材料的提炼与总结,论文的基本组成要素等等。

汇报前,教师制作专门的打分表,打分表既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并将打分表的打分细节提前通知学生,以便让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做到有的放失。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点评,指出学生汇报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特点,相对加大这一部分在形成性评价中所占比例,占整个评价的20%。通过专题调研与汇报,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提前体验了“产品推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不断的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胜任所从事工作奠定基础。

2.3 精品课程BBS版块教学互动交流 中药商品学课程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建有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站的“交流”版块,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空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主导的作用,可以利用“交流”版块(BBS)发布作业,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发布学习技巧和布置相应的习题,上传优秀的学生作业和报告;而作为学生,则是起一个主体的作用,学生需要在该板块上交流自己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完成相应的习题与作业等等。当然,为了使这种交流有序良好的运转,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作业批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反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评价,最后以学生收到的这些评价的个数来界定这一部分的成绩。通过精品课程的“交流”版块,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使教师理解了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教师不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3 “形成性评价”的运用效果

“形成性评价”在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中药商品学本科教学的教学评价中已应用了三届,通过应用,我们发现相比传统的单纯的总结性评价,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学生出勤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旷课现象显著减少,通过5 min小考的实施,学生们加强了课后复习,巩固了课堂知识,学习压力显著减小,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2)通过“专题交流与汇报”环节的实施,学生们初步掌握了调研资料的获得方法、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体会了“产品推介”过程,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点评后,有些同学主动要求将自己的汇报拿回去进行修改进行第二次汇报,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3)通过“精品课程BBS版块交流”,及时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加强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1]伍义行,胡华军,张永勇,等.药学专业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3,29(3):1-4.

[2]王秀丽,马群,艾璐,等.中药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3,31(2):23-26.

[3]周凤琴,郭庆梅,张芳.中药商品学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11-112.

猜你喜欢
小考精品课程汇报
“避居山水”小考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