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研究

2018-02-11 09:03赵长霞
乡村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结构性基础设施供给

赵长霞

(宁津县大曹镇政府,山东 宁津 253400)

2015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之后的10月15日的G20会议上,习近平又提出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与难点

在供给产能欠缺的状态之下,进行产能的盲目扩展是存在问题的。产能扩张会让资金继续流向已经停产或者是减产的相关企业,从而在宏观上造成通货膨胀,而且会让国内经济结构更为不合理,也让结构调整因此受阻。另外,增加供给的同时会产生三方面欠缺的情况:一是资本欠缺,因为要加大投资;二是专业人员和技工欠缺;三是土地及淡水供给欠缺,营销力量也有所欠缺。这三方面的欠缺均需进行统一规划并加以解决[1]。

为有效解决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难点,一是进行定向调控,也就是结构性调控,用定向减税或者是免税的方式来鼓励现有生产,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增加供给。二是多鼓励高新企业的发展,注重扶持短板行业,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三是大力发展新产品,让其可以满足居民消费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从而扩大需求。四是着重展开职业技术培训,让劳动力素质得以全方位提升,从而让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五是要做到简政放权,明确“三个清”,即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利于民间资本投入供给方面[2]。六是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而促进民营企业更快进行转型。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2.1 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产前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中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后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非常陈旧,且不够齐全,无形中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 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立足于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强化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弱化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作用,多鼓励社会投资科技的行为,注重扶持农业现代化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3]。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引进新型科技人才,逐渐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逐步建立以乡镇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此同时,要重视把技术和生产进行结合,提升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入户,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

2.3 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比率

我国可以建立一批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并对之进行扶持,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提升粮食加工附加值,扩大粮食深加工的比例。将社会资金合理引入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产增添新鲜血液,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粮食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合作以及对接工作[4]。

2.4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拥有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以及生态多种功能性,各功能又存在诸多子功能。与此同时,农业各功能及内部各子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中的各个功能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体现出了各大小功能之间的多种关联,以及发挥作用方面的全面性特征、整体性特征。所以,必须重视在发挥农业多功能作用的时候,对各个功能的关联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让个体功能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总体功能最大化的目标。

3 结语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遵循经济规律及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其中存在的短期矛盾及长期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解决,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农民及其他经营者的主体作用,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实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结构性基础设施供给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