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烟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的建议

2018-02-11 09:03张富强张建祥
乡村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烟田烟农烟株

张富强 张建祥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隆阳分公司,云南 保山 678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需要加大力度,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的重要战略部署。

随着反烟控烟呼声越来越高,烟草产业将如何持续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如何维护好烟农的根本利益以及烟草爱好者的合法权益和吸食安全,是烟草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其中,烟草的安全性决定烟草产业的发展与消亡。推进构建“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防控体系的目的就是保障烟草的安全性,维护生态健康,同时也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烟农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1]。

1 我国烟叶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烟叶生产紧紧围绕“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勇于突破,着力实施烟叶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绿色防控水平,有力推动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效益对比、用工成本持续增加等原因,造成基本烟田流失、烟农流失,对绿色防控技术真正落地造成了阻碍。具体来看,我国烟叶生产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1 烤烟轮作存在差距

随着烟农的流失,轮作面积呈降低趋势,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偏高,影响了烟叶内在品质的提升。

1.2 施肥方式不科学

肥料流失率偏高,造成土壤板结、碱化现象突出,烟株不能早生快发,抗病能力偏低。

按照烟株正常生理需求,除红花大金元品种外,平均667 m2对氮肥的需求为纯氮6.0~7.0 kg。但从实际调研来看,部分烟田烟农平均667 m2使用纯氮12.0 kg以上,高氮的土壤环境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调,进而为解决营养元素失调的情况又增施磷钾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增加,不仅增加了生产投入成本、用工成本,更加速了土壤的恶化。这就是错误的施肥方式导致肥料流失于烟株根系之外无法吸收,肥了杂草。由于肥了杂草,为了减工降本,又增加除草剂的使用,除草剂的使用又抑制了烟株生长,从而跌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1.3 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

一是随着户均种植面积的增加,烟农为降低用工成本,在烤烟生产技术落实质量方面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病虫害防治存在错误的“统防”现象,即一次性预防多种病害的情况。二是烤烟生产技术标准落实下滑,田间管理水平不断降低,农事操作注重表面,未尊重实际情况,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田间排水系统不完备,易形成高湿环境,病害发生概率偏高。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黑胫病、青枯病、低头黑;低温高湿易诱发根腐病;田间积水在氮肥含量过高时,烟株易感染赤星病;氮磷钾比例失调时易诱发野火病;打顶、抹杈易诱发空茎病。

1.4 农药使用监管不力

前茬作物除草剂、生物调节剂使用现象日趋突出,烟株生长受到抑制,抗病能力偏低,烟叶产量、质量偏低。烟农农残意识不强,市场农药混杂,导致烟叶农残存在超标现象。

2 提升烟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的建议

2.1 农业防治是重点

2.1.1 加强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能够把闲置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同时植烟土地集中、连片,更有利于绿色防控水平的提升,保障烟叶安全性,提高烟叶品质,彰显“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原料生产基地特色。

烟叶生产要想提高烟叶产出率、产出值,必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因当前的土地流转期限仅限于单季作物,为保障烤烟生产的优质高效,应注意,一是严禁流转前茬作物种植时无节制地使用除草剂的田块种植烤烟。除草剂的残留会导致烟株根系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烟株“蹲塘”不长。二是严禁流转前茬作物种植时使用过生物调节剂的田块。前茬作物使用生物调节剂(矮壮素等)会导致烟叶生长失控,致使烟田绝收。随着生物调节剂的推广使用,此类现象将会加剧。

2.1.2 农事操作是关键。统一达到“墒平、墒面饱满、沟直、土细、排水通畅,墒对墒、沟对沟”的质量要求,从而达到改善土壤通气性和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为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烟株大田生长期减少病虫害,促进烟株正常生长的目的。严格落实“无毒壮苗、地膜覆盖、拉线定位、带水带肥、干土覆盖”的移栽技术要求,使烟株早生快发,创造不利于病虫害侵染和流行的条件,提高烟株的抗病性。

2.1.3 精准施肥。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技术的运用是保护烟田的重要措施。要依据土壤检测的实际情况,做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要将精准化施肥技术落到实处,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指导机制和监督机制,维护烟田土壤平衡,进一步提高烟株对肥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肥料流失率,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碱化和板结程度。

首先,依照土壤检测结果制订施肥原则。土壤检测情况是确定施肥方法的重要依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烟株进行肥料补充,在满足烟株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尽可能维护好肥力平衡,不要随意打破平衡或抬高平衡基点,使烟田处于较高的平衡水平。

其次,根据烟株根系生长情况选择施肥方式。肥料的施入要靠根系来吸收,所以,应根据根系生长情况选择施肥方法,其重点就是肥料施入后第一时间能够被根系吸收,否则随着水分的补充,肥料将随着水分流失。因此,少剂量多次施肥是施肥的关键技术要求。

2.2 生物防治是重点

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的袭扰,但如何才能保证农残不超标,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十三五”大力推进的绿色防控理念,是保障烟叶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重要举措。针对此,应积极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技术,加大烟蚜茧蜂、枯草芽孢杆菌、宁南霉素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首先,科学、精准地选药用药,最大程度地降低农药使用量是保证烟叶农残不超标的途径。然而,纵观农药使用现状,一是农药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以及高毒、高残留、低防效的农药充斥着市场;二是销售方利用烟农防治病虫害的急切愿望,肆意推荐给烟农农药制品,存在随意混配、多种病虫害一次防治的误区,曲解了病虫害预防的目的,增加了农药残留风险。

其次,建立健全绿色防控体系。一是加强农药精准施用及安全控制管理。坚持对症用药、适期适量用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示范应用植物诱抗剂、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二是加强农药规范使用的宣传和培训,加大绿色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通过提高病虫害预测准确性、召开现场会等手段,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绿色防控知识,增强烟农科学用药水平,减少盲目施药。三是做好农药使用跟踪调查。做好年度烟农农药使用详细调查,包括使用品种、使用量、使用方法、烟农反馈意见等,消化烟农使用农药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强烟叶农残监控。合理制订农药残留管控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绿色防控措施,注重生物制剂替代化学制剂的应用研究,促进农药减量使用,切实保障烟叶质量安全,提升烟叶市场竞争力。

最后,全面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技术。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烟叶农药残留量,保证烟叶的安全性,真正为农民增收、减工降本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物理防治是辅助

虫害是烤烟病害的传播者,有效控制害虫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率是物理防治的重点。物理防控措施的推广和使用对有效降低农残风险、病虫害防控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可以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

2.3.1 性诱防治成虫。于移栽前45~60 d,在烟田设置诱捕器诱捕成虫,移栽后40 d左右结束诱捕并收回诱捕器。移栽后及时设置斜纹夜蛾诱捕器诱捕成虫。

诱捕器设置高度为距离地面1.2 m左右,并设置在较大面积连片烟田,诱捕器间距25.0~30.0 m,诱杀期间根据诱芯有效期及时更换诱芯。

2.3.2 灯诱防治成虫。有条件的地区,移栽前60 d左右在烟田设置杀虫灯,山地烟区2.00~2.67 hm2设置1台,坝区3.33~4.00 hm2设置1台,灯间距离180.0~200.0 m,呈棋盘式分布。开灯时间为19:00至次日06:00。

2.3.3 黄板、蓝板防治害虫。在烤烟移栽后用黄板、蓝板诱捕蚜虫和蓟马,有效预防病毒病害的发生,但是,黄板、蓝板必须严格进行回收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2.4 化学防治是补充

按照国家局绿色防控的相关要求,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将是烟叶病虫害绿色防治的关键工作。化学制剂的使用必须慎重、科学,遵照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优先选用生物制剂类农药,当病害发生猛烈迅速时才能考虑选择化学制剂,但必须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制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烟田烟农烟株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轮作与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海拔高度对膜下小苗移栽烤烟生长生理的影响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四川省烟田空心莲子草危害调查及化学防除
根部温度和氮素形态互作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的影响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