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2018-02-11 10:45高文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高文平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常庄镇中心小学)

在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应把小学生主体作为教育栽培目标中的重要环节和中心工作,应该善于利用教育的内容和背景,将整体的教学方案和活动理念都发挥到最佳水平,其中重要的表现方式和突出形式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指的是一种让小学生通过固有的学习模板延伸出利用自我调节机制和自动生成的课程改革方式,这种贯穿课堂内容并且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兼顾体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科学性的课程。其重要的表现方式集中体现在学生在展现其个人能力的同时将学习潜力发挥到极致,并且能够将课程核心掌握其中,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懵懂认知到深刻领悟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可以让漫长的活动过程变得充实且有实践意义。

一、了解思维常识,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时,过去陈旧的死板硬套或者死记硬背的指导模式,不再适应学生的思维定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呈现持续上升发展趋势,学生认知事物的超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崭露头角。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在同样时间内相比以前教学思维更容易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甚至可以在学习固有知识的同时另有收获,这才是现在教育该有的成效。

提起思维,大多数教育学者都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容易驾驭的核心词汇,事实却大大相反,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小学生对于“思维”转换和变换的速度和延伸程度都超出预期,悉心教导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大大说明了在认知面前,低龄段的孩子更有可塑性,学习方法和认知延伸能力更有识破攻击性。

在创造综合实践学习的同时,不仅可以解决交际障碍、交流能力匮乏等问题,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洞察力,在信息处理和思维过渡阶段都是很好的缓冲和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利用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高度和深度。

二、端正态度,做好学生思维的导向

端正态度,无疑在意识方面能够给身心投入学习状态的小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灌输给学生虚心态度的重要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众人皆知的学习格言,但是要想使看似简单的真理切实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就要兼顾虚心、专心、责任心的多管齐下。责任心的培养和完善是指让学生将学习计划永远考虑到实践范围当中,将合理有序地建议接受并采纳。积极端正的态度是学习的关键,需要任何一个学习参与者的端正态度和责任心,更依赖于在教育事业面前对于信念的一致协调性。

以审美教育为例,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对他们开展审美教育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次学习与提升。校园艺术节上学生们的奇思妙笔令老师拍案叫绝,栩栩如生的轻泥画作,神采飞扬的草帽画,精美别致的七彩盘子,还有那些口风琴、歌舞、小品、民乐、书法、朗诵、足球操、走秀、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成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学生健康积极、快乐成长的魅力与风采。在学生展示才能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铭记荣誉都是伴随汗水,奋斗才能不断进步。

遇事逃避责任是责任感缺失的一个突出表现,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社会的一员,从小开始就需要学会面对责任,现在有对学习的责任,以后有对工作、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这是每个人肩上的担子,也是督促不断成长的最佳助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责任教育的开端;在班级运动会上每个人奋勇争先,为班级争取荣誉是对集体的责任;走出校门要维护学校的荣誉,这些都是小学生责任意识的萌芽。

三、凝聚合力,营造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

在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对于孩子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异常具有重要性,要想使孩子具有相当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营造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良好局面就需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既可以加强孩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还能够使小学教育方面和家庭当中来自父母的启蒙教育相互协调,达成一致,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既不利于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还会因为孩子辨别能力和方向掌控能力差,从而混淆孩子的判断能力和价值观的养成,家长对于一些良莠不齐的思维模式切忌灌输于孩子思维意识当中,因为处于初期接受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家长的一些思想难免与仅处于教育阶段的他们产生冲突,结合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潜意识思维方式都能点点滴滴中透露家庭的教育成分和影响因素,包括谈吐方式,思维定式,礼仪教育,还有对于情绪化的处理方式,在孩子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结合平日的工作内容,老师都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沟通与交流更能够让孩子的教育方向更正确且清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变现重点,才能以客观公平的角度平判处孩子发生的各方面的细微变化,教育的实质性特点就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来进行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上课实践之余,用教师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对孩子心理学的研究,组织适合不同孩子的不同实践活动。

比如,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语文课文,用几何拼图的方法让孩子在数学天地中自由翱翔,这些用情境设定来指导孩子钻研学习的办法在教育体系的实施和完善中都是重要的铺垫,更是拓宽教学思路,寻求新一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对孩子进行指导工作时,真实情况下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有一个潜在的规律,那就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都会出现类似系数高的突出性问题,如年龄差距导致的知识储备量参差不齐,这就会使思维的方法和能力的强弱都有一定的出入,教会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去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问题树思维法、金字塔几何树等,这些固定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突飞猛进的学习成绩是不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可见,要想将实践活动进行得有序且顺利,好的开启模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也将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教育界也是开创了新的大门。

四、总结

对于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实践中,老师作为传播知识和主要教育内容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应该善于运用其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当中体验到学习对于自身充足感的需要和对知识汲取的满足感。通过参加学校或者个别班级组织的实践活动,对于不同教育初衷和教学目的的活动都应该以不同的展现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锻炼到社会交际能力,更能够通过创造活跃气氛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灵活思维,改变思维模式,将陈旧传统的学习方法以创新灵活的新式学习态度来代替,完成完美的转型,让老师真正走下讲台,走向学生,使教育达到双赢,更是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完美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敬贵.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4).

[2]葛国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师,2013,(19).

[3]祁正来.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学,2014,(1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