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互助模式及共学成果

2018-02-11 10:45周焕冰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方式课堂

◆周焕冰

(广州番禺区石楼镇海鸥学校)

将小组互助模式运用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性的以集体的方式对初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方法和目的性的探讨。让小组间产生竞争关系,让小组内部互相帮助,学生不再像之前被动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小组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去对地理知识进行个人的分析研究,还会让他们在集体中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让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组互助模式教学程序

小组互助教学模式的展开之前,学生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老师对接下来的地理课程进行准备,也要求学生自主去搜集资料。如学习学习海陆的变迁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地图地球仪之类的学习工具,让学生提前查询与海陆变迁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们提前对海陆变迁有个人的初步认识。然后要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目的、总体知识点、其中的原理和实践方面进行分类,让每个小组分担相应的内容。例如,讲世界气候时,气候的特点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简单,但因为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让学生搜集当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度降水量的数据作为依据,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对比,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不同想法的碰撞,让学生对气候的特点掌握更加直观形象,这样的小组互助方式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有不小的帮助。

在课堂小组互助过程中,组内成员可通过合作探究,相互辩论的方式来进行。组间可通过竞赛的方式,如学习我国的山脉的分布,老师可以提前做好空白的地图,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竞争,看看那个小组最快把不同走向的山脉在空白图中填写完整,用竞赛的方式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活泼,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记忆。

最后,当每个小组的成果互相展示的时候,其他同学就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去重新分析思考,对方的成果为何和自己小组的不同,有没有对方或者自己没注意到的关键问题。如果感到疑惑不解,就站出来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互相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小组互助模式的共学成果和策略

1.小组互助分组的方式

小组互助的方式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效果。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地理知识的喜好进行分组,学生肯定是希望自己小组研究的内容是自身感兴趣的,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另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先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分配,老师再根据自身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更为合理的分组,让每个小组都能保持热情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小组互助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无论哪种分组方式,都要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分出若干小组,每组设置组长,其余为组员开展学习活动。每组的成员由组长根据学习情况进行优生帮扶差生组内分组,进行学习竞赛。同时,每个小组也可以展开竞赛。组长要督促组员学习,帮助其他组员完成活动要求,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效的分组对合作学习的成果影响很大,合作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一种,而是要在合理的同时具备更为灵活的变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

2.小组互助模式的共学成果

小组互助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自主和自由,让学生的优点能够汇聚起来,以往在课堂上不会思考的问题和产生的状态思维,都可以在小组中激发出来。地理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内容很重要,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小组互助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够通过自身搜集相关课题的资料,自主观察思考,这无疑让学生得到了巩固提升,不仅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小组互助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化的创意思维,小组中每个同学都有着自己的知识理解,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更加事半功倍。而且小组互助也能让学生在合作探讨的过程更为亲近团结,对以后的班集体学习和生活的氛围有着积极良好的作用,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同学们都能够具备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可以自主的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地理期末考成绩比没实施小组互相的成绩高出10分。不过,小组互助毕竟知识初中地理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不可能完全脱离老师的课堂讲解自学掌握,针对不同的地理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也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的各方面学习都能得到最合适的训练发挥。

3.小组互助模式的策略

很多学生学习地理都是通过查阅资料简单得出的答案,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思考,互助模式给学生的任务设定,能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认识到自己现在与最初对地理知识理解的不同之处。不同的学生本身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不能用同一个任务让不同的小组探究,因为根据小组学生的层次进行合理的任务设定,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小组互助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善于集体合作,让学生们在互相探讨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学习其他同学知识。老师也应该对于小组遇见的难以解决的难题进行引导。

(1)预热指导。在小组互助模式开展之前,老师应该对接下来的小组研究进行提前的预热指导,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身应该在小组中做什么。让学生提前回去根据课堂任务对小组讨论的知识点进行搜索思考,让每个同学个人的思维头疼都能得到最大体现。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具备很强画面感的,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如果只是单纯的概念灌输,学生很难起到正确深刻的认识,也无法发现地理真正的乐趣所在。

(2)知识联系实际。在小组互助模式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更加紧密地思考。小组互助模式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首先自身就要有一个丰富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经验,对地理有一个非常直观深刻的认识,并且接受小组互助这种教学方式,承认它对于激发学生更加学习效率的作用,只有身体力行,教师才能更好扮演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也让学生具备更强的主动学习能力。

三、总结

初中的地理教学需要这种的小组互助教学方式,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地理学习的乐趣魅力。新的教学方式就应该从学校老师到学生整体意识到学生应该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老师的责任并不仅是名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热情主动的去展开对地理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充分体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内起到良好效果,还会延伸到学生课外的地理学习,让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提升,真正的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胡亚静.初中地理学习难点微课设计与制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吉菁.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及案例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方式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分组搭配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