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汝城更靓丽

2018-02-11 00:41陈克鑫
湘潮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金山被子旅游

陈克鑫

汝城县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因巡视工作,我曾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到汝城,感到此地虽属山区,经济欠发达,但山清水秀,干群劲头十足,是一个值得流连的地方。退休后仍心向往之,直到2017年8月中旬终于和老友李泽余约定,利用周末再看看汝城。此行两天,先后看了沙洲、濂溪书院、金山古村、潭屋新农村、热水镇、九龙江森林公园和白毛茶庄。所到之处,的确发展很快,变化很大,面貌一新。倘佯在汝城这片红色土地和灵山秀水间,不啻一次心灵和身体的洗礼。

★沙洲村“半条被子”见证初心

到汝城的第一站,我们直奔文明瑶族乡的沙洲接受红色洗礼。沙洲村因1934年“半条被子”的故事被誉为“红军房东村”,是当年红军长征第一方面军卫生部旧址所在地,红军书发现地。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82年前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经过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跟“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习总书记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具体地体现在“半条被子”上。

对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杜家毫、许达哲、乌兰等领导先后到这里指导工作、参观“红军房东村”,并决定在这里举办2017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省里投资1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沙洲,拓宽道路的推土机、载重汽车机声隆隆、往来如梭,建筑工人风钻突突、瓦刀挥舞,成百上千的劳动大军正在紧张施工,好一幅如火如荼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壮美图画。为迎接红色旅游文化节的到来,已经开工的项目有11个,包括市政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滁水河风光带建设、节会广场、长征纪念馆和公园等。建成后将有力促进汝城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产业扶贫紧密结合,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我们对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感觉是站位高、立意新、规划美、调度力、行动快。

★金山古村“乡村特色前景美好”

土桥镇金山古村距县城7公里,已有820多年历史,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全村以叶、卢、李三姓为主。村内现有叶氏家庙(敦本堂)、卢氏家庙(叙伦堂)、李氏家庙(陇西堂)等古祠堂6座。我们重点参观了叶氏家庙。看护人骄傲地说,此庙建于明英宗年间,清乾隆时维修过,大修在改革开放后。这里曾为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队屋,墙上社员分配榜仍清晰可见,上世纪50年代初扫盲时画的猪、牛、羊,鸡、鸭、鹅惟妙惟肖,形象生动逼真。村里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有95栋,面积6000多平方米,青砖青瓦,色彩清淡而朴素;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敦本堂、叙伦堂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汝城县抢抓郴州市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目的地机遇,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整合金山村的旅游资源,将金山村打造成全域旅游村。2014年,金山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015年,汝城县聘请北京绿十字会团队,对金山古村景区开发建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金山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探索出了“古祠堂文化旅游赚现金、黄色土地流转经营赚租金、绿色农业股份合作分股金、蓝领工人门口就业挣薪金、红色关怀集体扶助领基金”的五色扶贫法,带动全村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脱贫增收。

结合金山村丰富的祠堂资源,汝城县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公司开发、市场运作”模式,组建了金山古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村庄道路、民居改造、古祠堂修缮利用、停车场建设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为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容,近年来土桥镇金山村投资约500万元,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了金山白莲产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共有360户农户参与联结,种植荷花1000余亩,带动周边种荷400余亩,预计每亩产值8000元,可带动就业200人。

乡村旅游铺筑百姓致富路。我们去时正是荷花盛开的旅游旺季,放眼望去,既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宏大规模,又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妩媚娇艳,真是荷香扑面游人醉,一路清风一路香。村民自家产的莲子、糍粑等美食深受游客青睐。游客到了金山,既可以观荷花,又可以摘莲蓬。受益于金山旅游扶贫的村民无不喜笑颜开。

在金山村村东头,由民营企业家投资建立的金山花卉产业园,高矗着一排排钢架结构的温室大棚,专业培育生产以红掌为主的中高档盆花。花卉产业园的红掌已销往粤港澳及沿海城市。

★潭屋“美丽乡村不是梦”

县乡合力加上民营企业家回报家乡,潭屋村已打造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湘南第一村”“生态旅游观光村”,村容村貌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如今的潭屋村,一栋栋青砖白墙别墅取代了矮小破旧的房屋,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争奇斗艳,太阳能路灯呈放异彩,还有小游园、小广场、景观石、柏油马路绕村庄,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新气象。

这个变化,始于县财政局牵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入驻潭屋村,拉开汝城“空心村”改造序幕。改造秉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的工作思路进行,已完成了66户村民统一规划建房及水、电、路、绿、亮等配套设施建设。

汝城县以“空心村”重建為契机,努力抓好四个提升:一是提升村庄“外部形象”,二是提升村民“宜居指数”,三是提升村民“安全指数”,四是提升村民“参政意识”。同时以改造“空心村”为突破口,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村支书告诉我,两年前时任省委农村工作部长的蔡建和看了潭屋新农村建设的喜人场面后,动情地说:“美丽乡村不是梦!”回省后以此为题撰文,介绍潭屋村的经验。

★集龙苏区广场“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翻山越岭,专程参观了中央红军西路军转战汝城纪念广场和纪念碑。1932年5月1日,中央红军西路军攻占汝城集龙,并在集龙成立了汝城革命委员会,开辟了中央苏区新区域。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13年汝城县委、政府决定在集益乡集龙墟兴建苏区广场。项目总投资676万元,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苏区广场、中央红军西路军转战汝城纪念碑及相关配套设施。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县里邀请中央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巡视二组的同志参加了奠基仪式。苏区广场的建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汝城县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丰富党史教育形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将有力地推进汝城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我这个曾有6年党史工作经历的人,看到这里心情很不平静。更加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仅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应该倍加珍惜,我们还要教育我们的子孙,做到世世代代“吃水不忘挖井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汝城县是湖南的“南大门”,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湘南暴动的策源地和中心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留下光辉足迹,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游击区和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开放、活力、生态、文明、和谐汝城”的发展目标,以大开放承载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攀升,产业培育步伐加快,项目投资效益明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个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新汝城正在湘粤赣边际奋力崛起。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山被子旅游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Mary’s Cninese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