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龙舟文化创编校园集体舞的实践评价分析

2018-02-11 13:14钟炯荣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钟炯荣

摘要:基于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现如今国内校园集体舞推广比较慢,很多学校并没有完全展开,因为教学场地、师资等问题。当前还没有很完善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且有较少的真正校园集体舞进校园,基本上舞蹈创编处于空白。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结合龙舟文化创编校园集体舞的实践评价分析。

关键词:实践评价;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

在 2007 年和 2014年,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分别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了组织编制的《第二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对于校园集体舞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素养,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便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美的身体形态,同时营造出的校园文化,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按照“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以及《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甚至于“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全面落实,此题的提出,能够创编出有龙舟舞蹈特色校园集体舞,并良好传承水乡特色文化,完美结合艺术与体育活动。

一、龙舟文化创编校园集体舞原则

(一)龙舟精神传承

龙舟比赛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的使命,同时是重要的民俗活动,形成力争上游、精诚团结、你追我赶、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龙舟文化集体舞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对“龙舟精神”的传承。这一集体舞,是艺术加工划龙舟动作,基于特定的龙舟音乐伴奏下,使之成为舞蹈动作元素,融合到校园集体舞当中,并以龙舟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浓郁地方水乡特色。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能够体现出学生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1]。

在创编好之后,选择分班与班、级部比赛等,经团委、音乐备课组组织,为了保证校园集体舞更好地展示和完成,需通过评奖加分的方法,这也是“优秀班级体”的评比标准之一。鼓励学生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培养学生自尊自律、积极进取、主动配合的品德情操,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优化学生个性品质,塑造集体荣誉感、提倡学生的团队协作。“龙舟精神”通过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获得广泛流传,促使“龙舟精神”与学习紧密结合,活在同学们心里,最终变为拼搏进取、挑战自我、豪情干劲、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坚持美育性

校园集体舞是一种很好的美育形式,同时结合了传统音乐和体育课内容,是通过队形的变化、基本舞蹈动作、跑跳组合的变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舞蹈,进行的韵律活动。龙舟文化校园舞蹈的创编思路是以集体形式展示,加上龙舟锣鼓音乐,两组学生站在规定队形位置上,作为一队,创编动作风格为力量性、节奏统一的龙舟舞蹈动作,动作简单,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呈龙舟队形,舞动起来仿佛徜徉校园广场。

(三)坚持本真,增强体质

舞蹈的本真因其来源于劳动,远古的人们在原始社会无语言和文字前边学会了舞蹈。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舞蹈来源于生活。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创编,需遵循舞蹈的本真原则,本着对水乡生活的尊重,调查搜集水乡生活素材,深入水乡生活,感受龙舟运动并整理其文化,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前人的经验,整理龙舟资源、影响、文化、形式,创造鲜明校园龙舟舞蹈形象,并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对于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的推行,能够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同时可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相较于当前已有的校园学生课间活动,龙舟校园集体舞和广播操等,均有不可比拟的优点。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队形不断变化跑动,动作要求干练有力,节奏统一,是模仿划龙舟等动作、运动的集体舞,有一定程度的运动量[2]。龙舟文化集体舞,整合了学科资源,锻炼身体,寓跳于乐,形成体育特色和音乐的教学资源,达到体育和艺术活动的高度融合。除此之外,每天的课外集体体育锻炼时安排校园集体舞,开展“三课,两操,两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舞蹈,并固定排练时间,不取代课间操,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

二、考核评价形式与方法创新

龙舟文化校园舞蹈的创编思路是以集体形式展示,加上龙舟锣鼓音乐,两组学生站在规定队形位置上,作为一队,创编动作风格为力量性、节奏统一的龙舟舞蹈动作。每天的课外集体体育锻炼时安排校园集体舞,开展“三课,两操,两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舞蹈,并固定排练时间,不取代课间操,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

考核形式以龙舟文化团体编队舞形式进行,在考核前一周抽签决定出场比赛顺序,选择预赛、决赛决出比赛名次,增加考核评价形式的对抗性和精彩程度。裁判选择优秀学生代表和教师,共同为同学进行打分评判。通过集体舞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促使考核评价具有竞争和欣赏性,以比赛名次决定比赛成绩,对学生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3]。学生参与裁判的评判中,锻炼学生集体舞综合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结合裁判学习、规则、实践,转变教师单一评定的评价方式,体现考核评价的全面、公正和公平性。

三、结论和建议

校园集体舞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和特点,同时具舞蹈团体舞表现特征,将其引进课堂中,能够拓展教学素材,并丰富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选择的技术考核评价形式,是班级教学比赛,学生参与的评价形式,将考核评价的公正、公开、公平更可观的体现出来,同时考核评价呈现多角度和层面,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性[4]。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对龙舟文化、集体舞的竞赛裁判知识,促使课程考核更具精彩、观赏和竞争性。

要促使课程内容常上常新,教学中不断探索,保证课程可持续性发展,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选择多形式的考核方法,做到不断探索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获得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荣.基于龙舟文化校园集体舞创编原则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7,37 (15):202.

[2]杨焕培.瑞金市市区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5 (5):225.

[3]胡贛萍.对校园集体舞开展影响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调查分析[J].收藏与投资,2017 (9):179.

[4]李文元.校园集体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研究[J].才智,2015 (18):11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