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2018-02-11 13:14李星雨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高中物理分析

李星雨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课程之一,而且它在高考分数中也占据着较高的比例,要想学好高中物理,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鉴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解题技巧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物理解题速度和效率,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分析

掌握了高中物理的解题技巧之后,我们的物理成绩能得到有效提升,故而我们在高中物理具体学习中,需要了解正确的学习方式,以便帮助我们掌握高中物理解题技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认真审题、解题方式、题后深化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高中物理的解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

在物理题目的解答过程中,依据以往的做题经验不难发现,要想实现正确解答,就必须将题目内容读懂,并将题目的具体考察点明确。而若是能在题目阅读中将隐藏条件找出,便可将解题时间有效缩短[1]。因此,我们在解题时,首先需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灵活捕捉关键词,为后续解答提供便利。

例: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滑块a(质量为m)与另一块初速度为v1的滑块b(质量为M)相撞,两滑块碰撞后有位移运动一起产生,那么两者碰撞后各自速度为多少?

我们在解答该题时,首先就要认真阅读题目,在完成阅读后便能得知该题属于动量考察类,随后便能在有关动量知识的运用下开始解答。随后,捕捉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该题中的“光滑”和“一起”,“光滑”表明了碰撞与运动过程中并未有摩擦力,即不会损失动量和动能,而“一起”则表示两滑块在经过碰撞后有着相同的运动速度,属于隐藏条件。我们在完成题目分析之后便可列出等式:设两滑块一起运动的速度为v,那么m+M=Mv1,进而便可得到v=Mv1/(m+M)。我们在解题中,若是将“光滑”忽略,就会考虑摩擦阻力,进而导致题目无解。而若是将同时位移运动忽略,也是如此。而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时间就会很多,而高中理科综合考试题目量很大,时间却有限,不允许我们消耗过多时间,这也就进一步突出了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二、解题方式

在完成审题后,答题者大脑中形成了基本的物理概念模型,随后便需思考解题方式。以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为例,我们需将力学、动量和能量等三个知识点掌握。具体而言,便是结合运动学和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进行解答。力学观念的解题运用通常为直线与曲线的匀变速运动等恒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也包括变速运动中一个点的分析;物体系统的解决可借助能量守恒定理,也可结合两种定理进行解题;能量观点在于变速运动和对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变化问题进行解决等。在经过图表分析后,可将解题方式朝着图表转化,图表分析主要是以原理分析图、物理过程示意图作为对象[2],如运动、受力分析和等效电路等示意图,在完成图表的绘制后,便可将解题思路了然于心,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寻找解题方法。

在图示分析中,受力分析是我们最为常用的,其次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例如匀速运动的物体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箭头将加速度方向、相应状态标示出来。如此一来便能明确运用平衡方程、牛顿第二定律方程。通过转化运动示意图,可帮助我们将流程图或v-t图像分段画出。通过图像便可求出物体的位移,而通过板块模型也能求出平板车与小木块的位移关系。针对电路图转化而言,电源位置上也需标注电源的E、r参数,如此一来便可准确计算电源的内阻数值。由此可见,正确的解题方式能使我们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得到提升。

三、题后深化与反思

高中阶段,很多学科在学习时都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练习,尤其是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若是未能在题目解答中合理进行归纳和总结,那么即使有大量的习题练习,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学习物理时,需要重点关注解题经验的累积,并且在完成解答之后,对相关知识点展开深化反思,归纳题型,总结解法,以便达成举一反三的效果。高中物理解题中,通常包含推理、代换、逆向、隔离及转化等解题思想,我们在习题练习过程中需要归纳并吸收这些解题方式,同时需将想象法、建模法的使用技巧掌握,以便提高自身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最终提高物理成绩。

除此之外,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也能以题目具体类型为依据,合理进行解题技巧的选择。力学相关的问题可依据确定对象、绘制分析图、列出方程的步骤完成解答;运动学相关的问题可在考虑动能、动量的基础上完成解答;电学相关的问题可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完成解答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提升,就必须将有效的解題技巧掌握。在解答物理题时,认真审阅题目、思考解题方式、题后深化反思是推动物理成绩提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燊.高中物理解题的几种常用技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 (10):56-57.

[2]苏心頔.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 (10):68-69.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高中物理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回头潮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高中物理实验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Units 13—14解题分析